(昌吉學院 831100)
景觀設計學起源于美國,由著名的景觀之父奧姆斯特德創立。他于1900年在哈佛大學首開景觀設計課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培養了大量景觀設計大師。雖然我國園林景觀設計課程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園林景觀設計行業發展迅速,各地農林院校、建筑學院、藝術類高校都紛紛設立了景觀設計相關課程。景觀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其中涉及到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植物造景、景觀生態學等眾多內容1。但在藝術類院系中,環境設計專業所開設的景觀設計相關課程綜合性較弱,培養的景觀設計人才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教學質量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急需更新觀念,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在當今全面推進大學生專業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積極探索一套培養大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的教學方法對促進學生就業、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具有重要意義2。
目前,我院美術系環境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只開設景觀設計初步、景觀設計及景觀植物配置三門課程,且三門課程都開設于大三,學生在大一大二接觸到的都是美術和室內設計相關課程,沒有開設景觀設計類課程中的必要基礎課程,例如園林史、綠地規劃、園林樹木學等,因此,學生大三之前基本沒有接觸到景觀知識。雖然藝術類學生在審美及形式構成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3,但缺乏基礎知識的積累,學生真正能夠學到并掌握的景觀專業知識有限,且大四就開始校外實習及做畢業設計,學生大多只能選擇室內設計公司實習進而避開把握較小的園林景觀相關工作崗位。
景觀設計課程對學生實踐素質要求較高,學生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有相當的實踐經驗4,這樣才能在設計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做出好的設計。目前,由于景觀設計課程的課時有限,實踐內容往往只能選擇一個類型的場地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這是遠遠不夠的,真正的設計實踐至少應該從常見的小尺度庭院景觀、中尺度的居住區景觀、公園景觀以及大尺度的旅游區景區等規劃方面入手,訓練學生不同尺度及空間的設計能力。而且,目前的實踐教學組織不夠靈活,基本都是教師先進行理論講授,然后學生在設計過程中進行方案指導,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的指導所起的作用也有限。此外,學生的設計往往也只停留在方案設計階段,對方案擴初及施工圖階段涉及較少,這導致學生不能深入理解景觀設計的本質5,進入職場不能很快適應。
景觀設計專業近年發展迅速,學科內容和知識也在不斷地更新,專業教師首先要完成大量的理論傳授任務,包括景觀設計的美學原理、構圖法則、景觀空間設計原理及方法、人體工程學與景觀的關系、各景觀要素的設計方法、各類型綠地空間設計要點等6-7,然后對實踐任務進行詳細講解、有時候還要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調查,在學生進行方案設計時及時輔導每一位學生,在圖紙繪制階段為學生提供指導,最終讓學生完成一套比較完整的設計圖紙。這一系列過程至少需要幾位教師共同合作才能完成,而目前我系環境設計及景觀專業的教師只有3人,專業師資力量不夠,教學效果還有待提高。
景觀設計理論教學工作量較大,按照目前的課時量單純依靠課堂講授難以取得效果,一方面可以適當增加課時量,另一方面,盡量安排一些景觀基礎課程在大二8,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接觸景觀知識,也便于引導學生課余時間進行自學,彌補課程開設不足的缺陷。
除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提前將理論課程視頻錄制好或者為學生選擇本專業優秀的教師開設的網絡課程9,引導學生課余時間進行觀看,同時,布置相應練習,檢驗學生觀看視頻學習的效果,并記入課程平時成績,以此鞏固學生學習效果。此外,加強與景觀公司的合作,聘請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到校進行專題講座,為學生開闊視野,加深對行業的了解。同時,學生的作業也可以請具有實際工作經驗的設計師進行點評,讓他們給出專業建議。
景觀設計是實踐性較強的一門課程,教師必須順應社會對景觀類人才的需求,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在實踐教學中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例如情景式教學,教師在講授公園景觀設計重點時,可以選擇在一個當地比較優秀的公園景觀實地講解,引導學生切身體驗公園的設計10-11。同時,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調研,提前說明考察的要求,并將以前學生的優秀考察作業分享給學生,然學生明白考察需要注重哪些方面,考察的成果要求學生制作成PPT在班級匯報,讓學生相互學習交流,
教師的教學水平決定著教學質量。要提高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必須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師資隊伍12。首先,學校可以引進高素質景觀設計專業人才,如加強與園林景觀專業名校的交流,聘請教授來講學,開闊教師和學生的視野。其次,積極支持教師外出進行專業培訓學習以及提高學歷13。此外,還可以加強校企合作,讓教師真正參與到景觀公司的真實設計項目中,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的方案設計。
我系環境設計專業學生專業基礎和素質較其他高校有一定差距,許多學生的專業學習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和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要達到更好的專業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小場地的景觀設計,提供一些優秀的國內外專業學習網站,讓學生在課外自學并完成作業,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分并記入考核成績。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專業競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景觀設計行業在當下已經成為了一個熱門行業,學生的總體就業形勢比較樂觀,但學校培養的景觀人才與社會需求還有一定差距。因此,學校要堅持與時俱進,積極進行景觀設計課程改革,改善課程結構、創新教學方法,注重理論、實踐緊密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設計能力和創新意識,采用多種方法增強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和自學能力,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教學質量,縮小與名校之間的差距。
注釋:
1.黃麗霞.《園林景觀設計》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3:100-101+109.
2.范晶晶.《園林景觀設計》課程創新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驗[J].大眾文藝,2016(05):212.
3.張慧芳.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教學實踐探索[J].現代園藝,2016(22):214.
4.袁杰.環境設計專業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戲劇之家,2016(22):191-192.
5.董瑞云.適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園林景觀設計與實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為例[J].藝術教育,2018(05):142-143.
6.向瀟瀟.環境藝術專業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28(04):77-78.
7.李雄.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本科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園林,2008(01):1-5.
8.李英曉.《園林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初探——以湖南科技學院為例[J].大眾文藝,2014(17):194-195.
9.溫瑞芬,何婷.“互聯網+”背景下環境藝術課程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以園林景觀設計課程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8(08):115.
10.吳劉萍,黃艷娜.感知?情景?體驗——風景園林設計思維訓練的教學探討[J].中國林業教育,2016,34(04):8-12.
11.劉娟娟,孫靚,李保峰.走向體驗—參與式教學模式:“風景園林設計初步”改革嘗試[J].中國園林,2015,31(05):33-37.
12.邵鋒,包志毅,寧惠娟,謝云,鄭鋼.風景園林專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農學卷,2010,7(02):96-98+101.
13.王義兵.淺談園林景觀設計藝術課程實驗教學的改革[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6(02):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