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企 山東東山新驛煤礦有限公司
煤礦機電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力和化學作用,使用方法、工作規范、工作持續時間等影響,其技術狀況發生變化而逐漸降低工作能力。要控制這一時期的技術狀態變化,延緩設備工作能力的下降過程,必須根據設備所處的工作條件及結構性能特點,掌握劣化的規律:創造適合設備工作的環境條件,遵守正確合理的使用維修方法、允許的工作規范,控制設備的負荷和持續工作時間:精心維護設備。
一個片區的成立有班長定片長,片長負責一個片區該片區的設備,包機人為組員一塊負責片區設備基礎信息、設備使用狀況、設備配件材料計劃、設備維修復新計劃、設備維修計劃、設備發放情況、配件出入,有片長與組員一塊商定出書面計劃報告書,并對設備檢修、維護、零備件配置等過程準確記錄和跟蹤控制,實現科學有序的管理,使設備滿足生產需要,降低整體運行成本。
本片區內部機電設備互檢,在片區內檢查,推行礦井內部安全互檢,實行設備完好驗收制,由另外一個片區的包機人對本片區設備進行、安全隱患、設備完好質量進行聯合檢查,實現互幫互助互提高;在檢查中出現的問題要明確責任,即有本片區片長負責責任追究進行處罰以此做出處罰,即是對片長提高標準的要求,如果檢查中設備完好標準高沒有檢查出問題折對片長及包機人進行加分獎勵。另外開展班組機電完好標準化競賽活動,樹立標準化樣板工程,在思想上追求卓越、永不滿足,推動全工區機電設備完好標準化工作的全面升級。
把每周三作為業務學習日,針對性的選擇一起事故案例進行剖析、圖文講解,討論機電完好標準以及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處理方法,逐步完善機電標準化工作,并制定本周的設備完好標準化整改目標具體措施及完成時間。
在設備投入使用前,生產人員需要對設備的性能和特性進行審查,審核設備的生產證明和生產資質,對設備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在設備投入使用后,維修人員要建立責任機制,對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查,觀察煤礦機電設備在生產中的運轉情況,以及設備的磨損程度,使用表格的方式,對設備進行評分,并且將情報以書面的性質進行記錄和呈報,做好記錄的備份工作。相關設備問題需要及時派遣維修人員進行處理,并且根據問題大小,調整維修人員的維修時間,降低對于生產工作的影響。
在形成了相應的審查機制后,維修人員會有清晰的修理目標,維修人員可以成立專業化的維修小組,對設備的維修問題進行安排,將責任落實到個人。維修人員需要對設備存在的問題進行觀察和處理,并且通過修理、更換等方式,讓煤礦機電設備回歸正常的運轉狀態。維修可以根據生產任務,將搶修放在優先地位,減少設備損壞對生產工作的影響。維修人員要堅持安全維修的理念,降低維修時發生的事故幾率,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轉。
對于煤礦機電設備,要使用數據模型和曲線圖的方式,對煤礦機電設備的運轉效率進行評估,并且借助煤礦機電設備的使用年限,對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和改良設計的處理。在生產過程中,應該強調創新精神,鼓勵員工提升專業化知識,并且對現有的工作行為進行革新,提升設備的運轉效率。在設備接近使用年限時,需要及時采購新型的煤礦機電設備,觀察設備的參數,做好更換的準備,提升生產設備的工作效率,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
在生產活動中,需要出臺相應的管理制度,對員工的行為進行約束。企業可以出臺獎懲機制,并且推行責任制,使用獎勵激勵員工提高安全生產下的工作效率,發揮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進行技術的創新和改革,同時,對不安全的生產行為、不合格的維修成果進行處罰,讓員工提升安全生產的意識,降低設備發生事故的幾率。員工在進行煤礦機電設備操作和維修時,需要制作紙質的報告,對責任進行劃分。
以前是井下戰線長處理問題不明確,今天你去處理明天他去處理處理問題不徹底,每個人都是抱著今天我糊弄完就完了弄不徹底也有別人去處理,處理不好對我也沒有什么損失,照成了人的懶得與應付了事的心里,這樣的心態下處理問題就不徹底,就對設備留下了安全隱患。3+1模式的成立改變了原來的工作模式,把設備分片分區包機具體到個人,設備在出現問題以及需要整改的問題下就變成了具體到哪個人的問題,從原先的要我干活變成的我要干活的轉變,在完成本職工作后,通過機電設備互檢制度提高自己整改設備以及設備完好的標準。以及參加班組機電完好標準化競賽活動取得名次后還能得到屬于自己的豐厚的物質獎勵。這樣的競賽更是帶動了大家的工作的積極性。3+1模式還更好的利用了制度,用制度制約用制度管理用制度獎勵。
結束語:礦山的生產離不開設備,設備的好壞直接影響礦山的生產。3+1機電管理模式是一套全面覆蓋、適用性強的班組機電管理模式,它從根本上將機電設備工作抓細、抓實、抓牢、抓出了實效,夯實了機電設備的完好,夯實了安全生產根基。好的設備才能更好的為礦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