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甜美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就業關系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黨的十八大報告在持續關注就業問題的同時,進一步指出要“推進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最終達到企業滿意、學生滿意、家庭滿意、學校滿意、社會滿意的五滿意狀態。建筑行業易受國家經濟形勢影響,建筑類高職畢業生成為“弱勢群體”,存在著工作地點流動性大、工作環境艱苦、工作強度較高、休息時間較少等現實困難,隨之出現畢業生就業滿意度低、就業質量不高的現象。如何根據當下形勢特點,有效探索新方法、新途徑,推進建筑類高職院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對高職院校就業工作至關重要。本文將以筆者十余年來的一線就業工作經驗,立足于建筑類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來探討如何有效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在就業質量內涵問題的研究上,經過較長時間的探索,基本形成了一個較一致的觀點:勞動者個人對就業狀況的主觀滿意度是在就業質量內涵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就業質量內涵要素應該包含工資水平、工作條件、福利待遇、職業發展等。比如李軍峰認為就業質量是反映就業機會的可得性、工作穩定性、工作場所的尊嚴和安全、機會平等、收入、個人發展等有關方面滿意程度的綜合性概念。筆者認為就業質量的定義應注重個人的心理感受,即自我滿意度。自我滿意度高,工作熱情高,就業質量也將會提升。自我滿意度不高,無法喚起工作熱情,就業質量自然無從談起。那么影響自我滿意度的因素有單位前景和口碑、薪資水平與就業公平、晉升機會與教育培訓、就業穩定與社會保障、勞動關系與職業安全。
以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2017屆畢業一年后的學生為例,參與調研的畢業生涵蓋了全院,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研。將問卷調研相關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2017屆畢業生2686人。其中,男生1756人,女生930人,男女性別比例1.9:1;省內生源2051人,省外生源635人。畢業時平均就業率為98.59%,其中,簽訂就業協議就業1828人,占比68.06%;簽勞動合同就業77人,占比2.87%;其他錄用形式就業554人,占比22.63%;專升本183人,占比6.81%。
就業地域:畢業生初次就業地域以浙江省內為主,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為2385人。主要流向杭州、紹興、寧波、嘉興4個發展相對較好、建筑業發達的城市,流向較少的分別是麗水、衢州、舟山;省外就業263人,僅占9.8%。可以看出外省學生更愿意留在浙江發展。
就業行業:以“建筑業”為主,與所學專業關聯度最密切,共1682人,占62.62%;其次是“制造業”,共150人,占5.58%。然后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共122人,占4.54%。
就業單位類型:進入“中小型企業”的居多,為2401人,占89.39%;“中國建筑500強企業單位”的有31人,占1.15%;“國有企業”的有35人,占1.3%;“三資企業”的有13人,占0.5%。
畢業生的工作領域與所學專業相關,可以保證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符合當下建筑行業飛速發展的要求,避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出現浪費現象,同時也能讓畢業生學以致用,有利于畢業生個人的職業成長。2017屆畢業生畢業一年后的就業率較畢業時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為85.56%,主要還是由于2018年房地產形勢不溫不火影響了建筑業的崗位。同時,學院2017屆畢業生一年后的專業相關度為73.52 ,有近1/3的畢業生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并且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從事較低層次的、近似農民工的崗位。專業相關度最高的是工程造價,為91.91。從數據分析來看,雖然建筑類高職畢業生畢業時就業率較高,但后續因現實因素導致干勁不足、思想松懈,產生逃避情緒等,因此建筑類的職業發展道路并不順暢。美國的實證研究發現,所學專業和工作崗位不匹配的大學畢業生工資將顯著降低11%。
薪酬水平是體現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核心指標,畢業生的薪酬水平是畢業生對社會貢獻的一個反饋,是社會、企業對畢業生的認可程序的體現,是畢業生自身價值的體現。月收入包括工作、年終獎金、提成、住房公積金及其他各類補貼等折算現金。學院2017屆畢業生一年后的薪酬水平為4673.36,其中,薪酬水平最高的是建筑設備工程技術,為6016.51元。薪酬水平將影響到畢業生的就業整體滿意度。
離職是一種“雙損失”,即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都受到了損失,離職率過高一方面將會影響用人單位對學校的認同度,對學校以后的畢業生造成連環不良影響,另一方面由于畢業生不停地更換單位,導致其職位晉升空間變小,嚴重影響薪酬和職位的提升。學院2017屆畢業生一年后的離職率為50.84%,其中,離職率最低的是工程造價,為21.28%。這進一步說明在于建筑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大多在企業項目部就業,崗位人員流動性大導致離職率高。就業專業相關度低、學歷不高、職位晉升空間較小,致使畢業生看不到職業發展前景,不停地更換單位,極大地影響了薪酬的上升和職位的晉升。
就業滿意度是畢業生對工作的一種主觀評價,影響因素有收入、升遷機會、同事關系、工作本身等,每個人的心理預期不同,對就業滿意度的評價也不同。畢業生就業滿意度不僅影響畢業生的就業信心、勞動激情、個人能力的發揮、職業生涯的發展,而且還將影響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學院2017屆畢業生一年后的就業滿意度為77.80,其中,就業滿意度最高的是鋼結構建造技術,為87.65。表明大部分學生對工作的期望值和現實工作相符合,對個人崗位的綜合發展前景較為樂觀。
用人單位滿意度是衡量高職院校對畢業生培養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對畢業生和高職院校都有著重大意義。學院2017屆畢業生一年后的能力反饋主要涵蓋了實踐動手能力、專業水平、創新能力、合作與協調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五塊內容,調研值分別為91.45、90.33、87.90、90.74、90.56。
目前國家發展進入“新常態”,建筑業作為國民支柱產業,建筑類高職院校應緊密結合國家政策,在尋求改革突破的關鍵時期一展身手。建筑類高職院校應及時根據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有關數據,結合建筑業市場變化的形勢,公正設置和調整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改革、教學等多方面大力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以幫助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時能盡快適應職場、勝任工作要求,增強本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建筑業發展顯現兩大態勢,一是建筑業數據化轉型勢大必行,隨著BIM技術、裝配式建筑、智慧城市、云計算、物聯網的高速發展,以及國家各種政策的大力支持,建筑企業推行信息化、數字化將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學校應緊緊抓住信息化發展契機合理布置專業,打造“數字建筑”品牌;二是建筑業從粗放型向精細型轉化,傳統的施工單位在向工程總承包企業轉型,學校應從培養技術人才向培養復合型人才轉型,在創新中打造“全能人才”品牌。
一是舉辦各類體驗式就業活動。如就業形勢政策報告會、專題講座、創意集市、職業生涯團體輔導、創業見習、團體輔導,素質拓展等,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中,形成互動,向學生傳授就業知識,豐富學生課外生活,對外部職業環境和內部自我心理進行探索,提升就業認知度和就業創業素養。鼓勵學生在建筑行業進行技術創新,為未來創業提供技術資源支持,提高創業教育的實效性和輻射力。
二是開展職業生涯一對一咨詢服務。開通職業生涯咨詢室,通過就業網、現場預約等方式接受學生的咨詢預約,集合學校就業指導師資隊伍,根據指導教師不同專業背景和咨詢領域,為有困惑的學生提供生涯目標確立、專升本、就業的抉擇、就業心理調試、人際關系障礙修復等精準化就業援助,幫助解決了就業弱勢群體的各類生涯問題,給學生提供一個就業問題答疑解惑的途徑。
三是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創業一方面能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緩解國家就業壓力,另一方面創業活力將會形成帶動就業的倍增規模效應。學校要加強創業教育,轉變學生就業觀念,建立就業創業導師為提供學生創業幫扶,從而達到創業帶動就業、不斷提升就業質量的效果。建筑類高職院校可邀請校企合作企業和政府單位知名創業領軍人物蒞臨開設創新創業課程,集合全社會優質創業師資,通過專題課程、師生研討、師友結對、創業沙龍、創業競賽等形式為少部分有創業意向和創業項目雛形的學生提供創業援助,同時將學生的就業創業教育工作從校內延升到校外,讓學生進入建筑業名企或者知名創業園區,幫助學生真實體驗創業文化和創業實際運作,提升創業意向。
四是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實現建筑類高職院校實現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手段,學校與建筑企業相互融合,有利于打破高職院校的辦學壁壘,提升辦學水平;有利于學生近距離了解企業文化、了解工作內容、了解行業發展,增強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提高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有利于企業后續選拔人才,為后備人才輸送夯實基礎。建筑類高職院校應依托建筑業行業,加強校企合作,調整教學大綱和方案,完善教學體系,建立一支有活力、專業性強、穩定度高的“雙師型”師資團隊,讓專業教師走進企業,讓優秀企業員工走進學校,實現雙贏模式,在教學計劃中加入大量的實際操作性環節,讓教師帶領學生走入建筑企業,了解建筑企業現場情況,聯合企業技術人員進行授課教學。
就業指導課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指導和服務有著重大意義,它能快速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價值觀,探索建筑行業的特點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制定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讓學生扎實掌握求職過程中簡歷和求職信的撰寫技巧,把控面試的應對要點,提高面試技能;了解創業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創業意識與創業精神,提高創業素質與能力;指導學生掌握相關心理調適方法,擊敗各類負面情緒,幫助其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并能勝任。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各類就業技能主要是通過就業指導課來完成的,為提高就業質量,就要積極完善就業指導課的學習。同時,學校要鼓勵支持就業指導教師參加就業相關的培訓,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加大對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的培訓力度,提高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素質,創新上課模式,讓學生將該門課程的重視度增強,從而達到就業創業育人的效果。
就業質量是高職院校教學工作業績考核的重要指標,也是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的體現。目前國內就業質量的研究已經處于發展初期,后續將大力推進,因此,建筑類高職院校要有效結合學生特色、專業特色、行業特色,從思想上重視,從行動上加強落實,不斷增強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