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毓 楊書茗 吳夢然
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
高淳現代農業隨著時代進步,科技發展,逐漸開辟出了它獨特的道路。當今社會,旅游業對經濟的推動作用越來越大,高淳現代農業將旅游業與農業相結合,開發了椏溪國際慢城、水漫城度假區,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為農民創收。另外,高淳還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發展固城湖養殖,一步步推動高淳現代農業的發展。
高淳農業的發展方式提供了發展現代農業的一些經驗和方向,但同時,高淳的農業發展也存在著自身的問題。本文通過考察高淳現代農業發展的幾個路徑,總結高淳農業發展的五條經驗,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五點建議。
高淳現代農業將旅游業和生態農業相結合,利用其自然資源和人情文化發展休閑觀光農業。
由于農作物的生長周期和季節性不同,椏溪國際慢城針對性地打造了“保障性農業+經營性農業”的開發建設模式。椏溪國際慢城保障性農業主要依賴傳統大田作物生產,經營性農業則依托規模化有機農業,多元經濟作物。
另外,為了緩解財政壓力,籌集建設資金,椏溪國際慢城還利用“ 政府引導、國有企業搭建平臺、社會民間力量積極參與”的PPP模式進行市場化運作,有效推動慢城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
在融資模式方面,椏溪慢城實現了地方政府企業化的轉變,實行公司化運作。在建設基本完成后,慢城引進發展成熟的公司經營,政府在具體開發利用中逐步退出,所有權和經營權歸公司,而農民則以個人身份加入,通過勞動來獲取收益。
高淳區位于江蘇省西南端,生態環境優美,水產業是高淳的支柱產業和傳統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螃蟹經濟如今已成為高淳農民受益面最大產業,“固城湖螃蟹節”也已然成為高淳的名片之一。
高淳區螃蟹養殖經歷了“河溝混養―稻田放養―生態精養”的發展過程,其形式的不斷改變也意味著農業的效益不斷提高。除此之外,螃蟹經濟的持續發展與該區水產批發市場發揮的龍頭作用密不可分。該市場自組建以來,按照“市場+基地+農戶”或“公司+經紀人+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全力發展,發揮市場的聯動效應、經銷商的集聚效應,增收效應明顯。
水慢城位于南京固城湖旅游度假區的西側,在政府政策的推動下,從2013年開始投入建設,占地面積8000余畝,打造了一個集科普教育、生態觀光、水上娛樂、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特色項目。
期初依托現有的生態和濕地資源,在永勝湖里進行了生態養殖,圍繞永勝湖周邊打造出了眾多觀光體驗型景點,例如金沙灘、百荷園、濱湖花海、婚慶園、濕地動物園、蘆葦蕩、戲魚谷及湖心花島等,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旅游+現代農業”轉型;同時,景區根據季節的變化舉辦了各種特色的節日活動,整體的規劃貫穿了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高淳現代經濟的發展不僅依托其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文化底蘊、物產資源的優勢,“人為”因素在其中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對現狀分析的基礎上,筆者總結出了五條其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經驗。
從高淳的國際慢城的開發建設經驗來看,要實現合理規劃,一方面,鄉村旅游管理與休閑農業經營人員要對當地特有的歷史文化以及獨特的自然景色有深刻透徹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分類。在準確定位和歸類后,再進行合理的規劃和有效的調整,使當地的資源利用率達到最佳的狀態,以迎合市場的發展和需求。另一方面,在開發規劃實施中,相關工作者一定要在科學的指導下,制定長久且有效的發展目標,充分調動一切資源,進一步促進鄉村經濟和社會的共同發展,實現社會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高淳區一直致力于綠色生態的保護和發展,多年來秉承“生態立縣”的發展理念,注重將親水顯綠的景觀融入城市建設。其在18年先后獲得“2018年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和“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的稱號;近3年全區生產總值、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26%和16.2%。“慢城”并非意味著不發展,而是追求生態、經濟、民生的互動并進。
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高淳政府一直起著重要的領導作用。當地政府除了依靠豐富的生態資源引導群眾打造了融農業觀光、生態體驗、吳楚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的旅游度假區,還支持農戶建設了大山村特色農家樂:由政府補貼,農戶自主經營。2017年實現了旅游總收入99.8億元、增長20.4%,接待游客新增100萬人次;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42元,增長9.2%。 近幾年,各種獨具特色的節日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點,也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要增加農民收入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延長傳統農業的產業鏈,使得農業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耕種和售賣,延長農產品產業鏈;近年來,將農業和旅游業結合起來大力發展觀光農業也達到了不錯的經濟效果。從高淳椏溪國際慢城的發展模式來看,農民通過較小一部分的資金,完成了“轉型”,將傳統農業和觀光農業結合起來,達到了不錯的創收效果,使得當地的農民大多脫離了貧困,奔向小康。
2001年高淳區注冊了“固城湖”螃蟹商標,多年來陸續獲得多項榮譽,至今固城湖螃蟹已擁有五個國字號名銜。與此同時,高淳區高度重視河蟹養殖技術安全和規范,并實施地域品牌化管理戰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比如,制訂出一系列生態養殖技術標準和產品安全標準。此外,為確保河蟹養殖的安全,本區所采購的魚藥也都需要通過專業認證,大大保障了品牌質量。
高淳的現代農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與挑戰,本文總結歸納了五點需要高度重視與關注的問題。只有解決好這些主要問題,才能突破發展瓶頸,步入發展新階段。
目前以觀光農業為一大特色的高淳景區,卻因為季節之間的差異性導致客流量相差很大。春秋季由于特色農業以及節日眾多而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例如水慢城的花海、荷花節等;而夏冬季卻因為極端的氣溫、觀光物的缺乏失去了潛在的游客。
雖然高淳的品牌建設已經取得一些成效,但品牌管理仍存在問題:一方面,在散戶經營管理的問題上仍存在單打獨斗帶來的質量參差不齊問題;另一方面,許多服務和硬件軟件設施也存在無法跟上游客需求,這將影響到游客的觀光體驗,不利于游客的再回頭率,影響品牌的口碑與傳播。
由于觀光旅游業的打造過程中,農家樂一類更多的是散戶經營,而缺少統一完善的規劃管理,在旅游淡季時散戶經營積極性往往不高,導致設施維護、服務質量等都達不到游客要求,即使耕種的農作物生長情況較好,觀光性仍在,也鮮有游客量,從而造成“游客少—經營散亂—游客更少”的惡性循環。
基礎設施不完善極大地降低了散客的體驗感。首先,由于慢城遠離市中心,較為偏遠,公共交通匱乏:公交、出租車等很少。其次,去景區的路上沒有可供休息的商鋪或者是座椅等設施,當地整體服務水平較低,跟不上旅客需求。
在將傳統農業逐漸向休閑觀光農業轉型的過程中,如果一味由政府補貼開發,而休閑觀光農業卻缺乏比較強的盈利能力的時候,這種模式就很難維持下去。一般這種農業模式轉型的投資金額都會比較龐大,政府需要引領吸納更多社會資金。
慢城和水慢城景區的前期規劃相對完善,但是沒有很好的處理好季節性的問題。為了增加訪客量,提升旅客的體驗感,政府可以通過季節規劃,在不同時節種植不同的農作物來打造生態農業種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同時,采取措施與別的產業相結合,例如在夏天高溫的時候,將游園時間改成傍晚、舉辦晚會等,在游客們享受風景的同時,無形中增加農家樂民宿的收入。以此來盡可能地避免氣候帶來的游客量大幅度減少的情況。
加強品牌建設一個關鍵點為,要強化對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管理和保護,加強品牌經營資源整合。與此同時,還要通過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體系等方式為品牌形象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此外,還要加強品牌營銷,將農產品通過多種媒介、多種渠道進行銷售,把優勢品牌宣傳列入政府性宣傳內容,提高生產經營者和市民的品牌意識。
政府需要注意對散戶經營的管理和設施的維護,要將有質量差異的散戶經營進行整合改善,做到統籌管理,以此來提高對游客的吸引力,與此同時,也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的發展,對農戶的積極性達到一個督促的效果,散戶經營能力得到提升,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游客量,這種效果能夠在淡季時得到較為明顯的體現,從而農戶也就能得到盈利,形成 “散戶—游客—散戶”的良性循環。
基礎設施的落后與不便影響了慢城的訪客量,針對這個問題,政府一方面應當加大投資力度,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為游客提供一個舒適的旅游環境,從而提升鄉村的旅游形象;另一方面要建立并強化景區交通體系,例如在酒店和景區之間多投放自行車,形成以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車為主,私家車為輔的多級慢行交通系統。這樣不僅能增加游客量,還可以提升當地居民的舒適度和幸福感,實現更大的綜合效益。
政府要合理運用PPP模式。單純靠政府補貼并不是有效的發展當地經濟的方式,真正的政府引導商業化需要的是在滿足政府產業導向基礎上去實現充分商業化。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資金規模的度。同時,也要讓專業投資人來進行管理資金,實現充分市場化的運作方式,或是盡量選擇素質水平較高的投資者、營運者來進行商業化合作,避免由于資金來源廣泛而帶來的資金管理混亂、使用不當等情況。另外,也要注意盡量規避投資風險,保證投資項目可持續的經營。
高淳在鄉村經濟上的探索與發展,是響應中央一號文件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大成功實踐,也是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大成功典范。高淳的現代農業實踐內涵及其豐富,包括多元化的融資模式、傳統文化內涵的挖掘與創新、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產業價值鏈的延長、品牌的樹立與打造等,堅持走生態發展道路,通過現代化的綠色農業創造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符合現代社會發展趨勢的鄉村發展之路,并對其他類似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