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松 昆明圣夢達經濟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引言:財務會計以及管理會計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財務會計更加側重于企業資金核算以及流轉,已經難以滿足現代企業發展的需求,未來將會以管理會計為主導,因此,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進行融合是必然發展的趨勢,推動管理會計的發展,將可以為企業高層決策制定提供更加全面的數據信息,從而保障企業健康發展。關于兩者的融合,本文筆者結合當前會計發展形勢以及自身實踐經驗提出以下見解。
為了能夠最大限度促進兩者實現融合并順利朝著管理會計發展,企業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會計觀,充分認識到管理會計職能所擁有的拓展性優勢,它并不是簡單記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以及相關的經濟業務,而是著重為企業做出最優決策而服務。管理會計是從傳統會計體系之中分離出來的,并且與財務會計并列,目標是對企業經營管理進行改善,從而幫助企業提升經濟效益服務。所以,管理會計側重于對企業管理部門編制計劃、作出決策以及控制經濟活動,不僅要記錄經濟業務,而更為重要的是結合內外部環境進行全面分析,提煉、捕捉以及呈報管理信息,并會直接參與到決策過程之中。由此可見,管理會計擁有著更為實質性的職能,這就要求:首先,企業高層以及財務部門加強對管理會計職能內涵的理解,認識到管理會計在企業決策、經營等等方面的價值;其次,做好針對性教育培訓,引導財會人員主動積極轉變觀念,盡快將傳統財務管理固定工作的觀念進行改善。此外,注重自我學習與提升,將財務管理與企業發展進行有機結合,確保每一項財務管理都能夠為企業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從而持續推動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
完善的會計制度是促進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進行有效融合的基礎。現階段,我國大部分企業在會計制度建設方面,例如,會計記錄、會計信息反饋、會計核算監督等等,均達到了有章可循;但是管理會計制度建設方面還不夠完善,與此同時,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于管理會計的建設并未作出明確的規范指導。因此,在建設管理會計制度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國家盡快完善相關規定,另外一方面需要企業自身增加相關的規章條文,從而明確會計管理人員的職責以及義務,使得管理會計人員能夠對企業各項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并對會計信息進行有效加工,從而為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具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此外,面對形勢多變的環境,企業不能固本自封,需要根據形勢變化以及自身發展需求,從而對會計制度進行不斷完善,例如,可以選擇合適的方法實現會計體系的構建,從而制定出多種先進、科學的會計制度,有利于更好應對各類情況。
基于管理會計職能內涵,企業部分會計人員逐漸朝著管理層中靠近;與此同時,加強對會計理論的研究以及掌握,是他們能夠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依據的關鍵。會計理論的研究不應當局限于傳統財務會計,而應該延伸至整個會計領域,例如,財務共享體系、會計電算化以及會計信息技術等等方面的融合。依托理論與實踐的融合能夠有效提升會計工作效率與質量。與此同時,對財務會計以及管理會計理論進行深入研究,還能夠幫助財務管理人員深入認識兩者之間的關系,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快速找到兩者的融合點,從而促進財務會計以及管理會計的信息共享,有利于提升其實際效用,保障企業穩定發展。
關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實踐,建議企業構建財會新的計量基礎及多計量模式。從計量屬性層面來講,企業財務會計應該集歷史成本、現行市價、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現行成本等等計量模式于一身,且做到各種模式能夠協調合作。從實際情況,例如,在確認的基礎上,大部分企業財務會計的計量基礎僅有一種模式,即:債權發生制,而這種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需求;對此,建議企業應當將債權發生制作為基礎,并且以現金流作為補充,兩者之間實現相互融合的確認基礎。在對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確認基礎進行處理以及協調之后,則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管理會計的工作量。從實際工作來看,企業財務會計倘若能夠實現通過多種計量模式來獲取更多信息的話,那么便有非常利于管理會計進一步對信息進行分析、加工以及應用,可見,對于兩者融合實踐以及協調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另外,企業高層還需在企業內部構件一套信息系統,且制定統一的標準,這樣有利于企業資源共享以及溝通;與此同時,則需要展開針對性的ERP系統應用以及模擬記賬的培訓,從而為兩者融合奠定人才基礎。
綜上所述,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的融合已然成為現代企業必須重視的發展方向。首先,要對管理會計引起高度重視并積極轉變觀念;其次,要依托制度的完善為兩者的融合奠定堅實的基礎;還要不斷深入研究會計理論,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而更為重要的是財務會計應當朝著多元化計量模式發展,從而為管理會計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依托管理會計的分析、整合以及提煉,以便為企業制定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保障企業更加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