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衛星
發端于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思想的“一帶一路”倡議,必將對我國較長時期的經濟發展和相對應的各項管理工作帶來革命性的巨大影響和改革動力。以企業財務會計來說,作為一種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如何適應新形勢、發現新問題、迎接新挑戰,既是適應“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必然選擇,也是創新會計觀念、提升會計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本文擬圍繞新的歷史條件下為適應和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地生根和穩步推進,在財務會計管理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從面對的實際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和后果以及如何應對挑戰等方面,進行拋磚性探索。
“一帶一路”倡議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以中國為主導,實現與陸路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同他們攜起手來,在基礎設施建設、經濟貿易往來等方面開展多方位的深度合作,以實現這些國家發展戰略同我國發展戰略對接,達成深度融合,以期待促進世界經濟穩步增長。從這個角度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來,“一帶一路”具有跨國合作、促進發展、達到共贏等顯著特征。
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倡議,與只在國內開展經營與管理活動,在會計環境上發生了重大變化,對企業財務會計的理論與實務都會帶來很大沖擊。主要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會計規范的不統一和無法對接。我們知道,財務會計信息的初創、加工和生成,是需要按照一定的規范完成的,這些規范包括財務會計準則和財務會計制度等內容。也就是說,沒有完善統一、科學合理的“語法”,是沒有辦法形成交流各方都能順利溝通和理解的“商業語言”的。中國有自己的統一會計準則和體系完備的會計制度,與我們開展合作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又執行著另一套跟我們相差迥異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那么就會使雙方之間的會計指標、會計數據、會計報表等會計資料,出現指標內涵、計算口徑和報表形式的差異,不利于相互交流,影響合作質量。
第二,幣種的多樣性和匯率的波動性。財務會計的假設之一就是貨幣計量假設,即假定所有的交易都能夠用貨幣計量,且幣值不變。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跨國投資將越來越多、國際間貿易將越來越頻繁、不同國度之間的結算金額也將越來越大的情況之下,財務會計這一基本假設會受到很大沖擊。具體表現為,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貨幣,而且各種貨幣之間的比價(即匯率)每時每刻都會發生變化。這樣一來,如果不能正視“一帶一路”所帶來的新情況,傳統的貨幣計量假設就會坍塌,傳統意義上的財務會計核算就會陷入困境。
第三,稅收法律制度的差異性。從各國實際來看,每個國家都會制定符合本國具體情況的稅收法律制度,并且都以財務會計核算的結果作為計算應納稅額的依據。也就是說,如果稅收法律制度發生變化,對財務會計的確認、計量都會帶來不可避免的影響。在“一帶一路”倡議施行過程中,我們必然會面對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下的稅收計算和征收的具體法律規范,依此調整財務會計在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等主要會計要素計量和記錄的方法。并對各期會計收益和稅法收益進行調整,以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和稅收征收人的不同需要。否則有可能出現會計核算信息的紊亂,不利于不同使用者的需求,甚至導致受到所在國法律制裁等不堪設想的后果。
第四,各種因素導致的財務風險加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具有不同的自然、政治、宗教、民族和社會背景,其經營和管理的影響因素錯綜復雜,有時可能會瞬息萬變,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巨大。從財務會計的角度來看,必須充分和可靠地進行估計,并將穩健性原則的運用規模和范圍擴展到最大程度。
面對上述由“一帶一路”倡議施行所帶來的新問題,要做到臨亂不懼、從容不迫,就必須做到冷靜應對、周密分析。首當其沖的,就是要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如果應對不當會帶來怎樣的后果。
第一,對于財務會計規范不一致的問題。眾所周知,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二十多年對外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大,中國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已經完成了與國際慣例從大體接軌到全面接軌的全過程,目前已經形成了同國際會計準則完全趨同的現狀。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的仍然保留著前蘇聯計劃經濟色彩較為濃厚的會計規范(例如中亞五國),有的正處于邁向與國際會計準則逐步接軌的階段之中(例如南亞部分國家),而有的在會計規范國際化方向上已經趨于成熟(例如東歐部分國家)。也就是說,我們在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會計合作中,面臨著參差不齊的、國際化進程不同的會計規范。如果不對他們的現狀有所了解,做到胸中有數,并在充分論證和制定準確對策,通過合理調整,就不可能滿足財務會計信息的可比性要求,也就不可避免出現會計數據計算口徑的差異,無法在促進經營和管理上的發揮應有的作用。
第二,對于幣種多樣和匯率波動的問題。雖然我們已經提出并實施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但這一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需要曠日持久過程才有可能最終完成。因此,在相當長時間里,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開投資合作和經貿往來,會面對幣種多樣化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熱點地區政治經濟不確定性因素,都會不可避免地影響匯率的變化。如果對此估計不足,或者應對不當,那么我們的財務會計核算基礎就會受到沖擊,要么使得會計核算無法進行,要么會使會計核算數據與現實情況陰差陽錯,從而失去會計信息的有效性,要么會導致投資企業和貿易企業的經濟損失甚至合作的完全失敗,給“一帶一路”倡議蒙上陰影。
第三,對于稅收法律制度差異性問題。制定、頒布和實施各種稅收法律制度,是每個國家主權的體現,也是各國保護本國經濟利益的重要舉措。“一帶一路”倡議所涉及的國家和地區非常之多,在進行投資合作與經貿往來中,不得不面對多種稅收法律規范,是一個必然的客觀現實。更為重要的是,財務會計不僅著眼于為投資人、經營者、銀行和客戶等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有用信息,還承擔著經濟利益分配尤其是按照所在國的稅收法律制度,提供計算和繳納各種稅款的依據。如果不能遵守所在國的稅收法律制度,輕者會使企業蒙受經濟損失,使投資人失去應得的經濟利益,重者則會觸犯所在國的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并使所在國對“一帶一路”倡議失去信心,嚴重影響國家戰略的落地生根和穩步推進。
第四,對于風險應對的問題。“一帶一路”倡議施行過程中,由于國際地緣政治的作用,也受制于不同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實,市場情況變化異常,難于把握,再加上各國資本市場、金融體制相差很大,都會給企業帶來意料不到的各種風險。一般來說,企業經營管理中勢必會出現兩種風險,即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對于前者,是由于經營決策例如開發和銷售何種產品、生產和銷售多少、以何種方式生產和銷售等決策導致的風險;對于后者,則是由于籌集資金過程中是否安排債務性資金、安排多少債務性資金所導致的風險。從財務會計來看,既會在提供銷售和利潤信息時,給予經營決策者在經營決策時的支持,從而導致經營風險,更會在提供資金流轉、直接參與資本結構決策時帶來財務風險。
我們在上文對“一帶一路”倡議施行中,財務會計所面臨的四個主要問題及其產生原因和可能后果,進行了分析。然而,只是展示問題、剖析問題還是遠遠不夠的,更迫切的是在它們的基礎上,對癥下藥、有的放矢,提出解決對策。
首先,積極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對財務會計規范差異性進行分類,提出相應調整方案。一要開展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對合作國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等會計規范,做出詳盡了解;二是把我國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等財務會計規范,與合作國的會計規范進行比對,找出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相近的,還有哪些是差別很大的;三是要針對會計規范的國別之間差異,提出調整方案,根據調整幅度和影響程度,區分基本保持一致、一般化差別調整、實質性差別調整和重要項目差別調整四類。此外,對于不同國別的投資人、債權人、政府和客戶/供應商,分別采取相對應的、不同格式、不同計算口徑的會計數據,并附上填報依據和計算方法。當然,毫無疑問,這會大大增加財務會計人員的工作量。
其次,采用多幣種核算模式,并使匯兌損益核算的常態化。一是面臨幣種多樣性現實,主動采用多幣種核算模式,在每個會計期間結束填報會計報表時,均以所涉及的多國貨幣進行填報;二是要根據歷史數據和現實情況,培養準確預測匯率變動幅度的能力,對于匯率劇烈變動、一般變動和輕微變動,分別三種情況設置匯兌損益的會計核算方法,于每個會計期間結束時填報會計報表時,分別予以填列;三是要在會計報表后,詳細說明為什么采用不同會計核算方法的根據、具體核算方法的要點,以及填報結果對企業財務狀況和損益結果的影響。
再次,認真研究合作國的稅收法律制度,做好與合作國稅收管理機關的協調與報備工作。各國稅收法律制度盡管差別較大,但是在一個相對較長時間內,仍然會保持其穩定性和一貫性。因此,我們要做的,一是要盡快熟悉合作國的稅收法律制度,對于包括一般準則、稅種和稅目、計稅依據、申報時間、稅收優惠等方面的內容,盡早達到了然于胸的程度,為做好會計核算中的計稅依據計算,奠定堅實基礎;二是要懷有一顆誠摯與謙虛的心態,主動聯系所在國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經常往來、經常詢問、經常請教,必要時邀請對方對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展開培訓,保持與他們的密切往來,確保他們不會節外生枝,肆意找茬、制造不必要的麻煩。
最后,要研究所在國的政治、市場、技術和人文環境與變化,準確預測其發展變化的趨勢,采取適時風險控制措施。一是要對合作國的政治派別、周邊政治生態、與我國的友好程度、區域內的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價值觀甚至宗教派別等因素,廣泛收集資料,認真做出準確研判,對于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全部羅列出來;二是要運用科學預測方法,盡可能準確地測算未來的業務量(如生產量、銷售量、勞動量、各種生產要素的消耗量等),測算各種成本和利潤,在此基礎上測算經營風險并制定各種情況下可能采取的必要措施;三是要對合作國資本市場、金融市場、貨幣政策和銀行管理辦法,做出詳盡而科學的研判,對于企業融資需要量、融資渠道和方式,做出完備預案,并對不同數額融資權限進行嚴格授權管理,確保企業資本結構的合理性,控制債務規模和債務期限,保證不發生財務風險。
“一帶一路”倡議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有5次提及。在2017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的講話,豪邁指出,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也納入了“一帶一路”建設內容。“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2014至2016年,我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占同期外貿總額的1/4以上。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占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1/10左右。我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了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盡管面臨諸多新問題、新挑戰,但我們會計人也應當而且必須抓住機遇,主動作為,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策溝通不斷深化、設施聯通不斷加強、貿易暢通不斷提升、資金融通不斷擴大、民心相通不斷促進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