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
資金是企業永恒的生命力,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可喻為企業經營活動的“血液和命脈”。金融危機爆發全球經濟蕭條,如何防范資金風險、維護資金安全、提高資金效益成了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受到企業及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和紛紛研究探索。
經營以企業最終能盈利為基本行動目標,而盈利目標則以財務管理活動為主線進行的,資金管理作為財務管理核心內容構成了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部分。
1.無效無為的資金運維使HJ集團“一失足能成千古恨”。對于HJ集團的破產,外部金融危機、內部商業模式、采購礦業股權、內部管理等幾個方面成為共識的HJ集團倒閉的原因。但剖析其真正實質動因,無論商業模式還是股權投資及內部管理問題,都只是HJ集團的經營活動單元,這些單元的經濟活動究其根本是都沒有給HJ集團有效“造血”,甚至有的還直接造成HJ集團的嚴重“供血荒”,“供血不足”“血淤”是真正導致HJ集團癱瘓的因。
2.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更需要加強資金管控。與HJ集團破產截然不同命運的LC公司,在金融危機中的從容,甚至銷售訂單的逆勢提升,就充分說明了,加強并提升資金管控,順著資金鏈閉環模式穿透并規范企業經營活動,才使LC公司在危機中從容應對并捉住了企業發展“機遇”。LC公司通過技術及產品的創新,提升了產品品質帶來了市場份額,但這都是表證,探究其實質是:創新經營活動的有效性是直接帶動了LC公司資金輸入的有效性,在危機大環境下使公司獲得持續且良性的經營活動現金流,給公司存續和發展提供了保證。
因此,加強資金活動管理,可使企業依據未來戰略發展規劃,加強資管存量及流動體量,進而可使企業健康發展、取得更好的效益,達成戰略目標。
財務風險是企業經營活動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作為財務管理核心的資金活動正如上文所闡述的,貫穿于企業活動全過程、全周期,是企業經營正常開展的基礎。因此,資金風險管理成為企業經營及風控的重中之重的任務。強化資金風險管理才能降低企業資金風險,才能保證企業資金鏈這一企業輸血大動脈的安全,才能保障企業各項經濟活動良性發展。因此,認真分析資金風險成因,及早發現管理中存在的薄弱點,才能采取完善的防范措施,提升企業資金風險管理水平,有助于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升級。企業的經營及管理情況不同,其所面臨的資金管理風險也不盡相同,結合企業經營過程共性特征,資金面臨的可能風險及成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資本結構不合理。這主要是由無效融資或過度融資造成的。2.流向不合規、監督措施不規范。這主要是指有的企業對資金的控制力不夠,常出現資金被挪用、被侵占的問題。3.使用不科學,出現企業內部財務危機。這種情況大多數是企業調配錯位造成的。4.資金配置不合理,資金鏈斷裂、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企業投資決策失誤或資金使用效率低下造成的。沒有形成按價值鏈、分渠道視角分析營運資金配置的機制,使得企業內源融資分析能力不足,造成資金在不同渠道環節的滯漲或短缺。5.未形成適應企業規模化管控需要的、規范的、成熟的集中控管體系與措施制度。我國經濟體量不斷壯大,國內企業的規模、業務鏈條及管控層級也越來越巨人化,集團化運營成為趨勢,集團化管理在發揮集團作戰優勢也越來越重要。但現實中,由于缺乏管理經驗、有效的管理技術工具、及企業內部分權及局部利益沖突等原因,規范、適應規模化管控尤其是集中管控資金的控管框架體系及措施不到位,使資金管控捉襟見肘,常常是內部不協調的矛盾吞噬了企業快速增長需要的資金集中和統一管理調度。
基于上述風險,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及發展需要,建立適合自身戰略發展需求的資金風險管理的識別和管控體系,制定有效的防范風險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對企業資金的安全性、合理性以及科學性施以保障,規避或減低資金風險,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保障企業長治久安、長盛不衰。鑒于資金活動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各運行環節,應結合“渠道理論”加強對各渠道經營活動資金的分析運籌,確保最優化價值的財務戰略目標達成,為此,建議企業建立“以風險導向管理使用資金、匹配業務實施、監控活動關鍵點”的財務資金管控體系。主要措施如下:1.進行資本結構、債權、股權融資的設計。首先要以企業經營戰略、資本結構戰略(控權)為立足點,結合政策法規的限制因素,裁度融資必要性,再依據年度發展規劃,對標所處行業發展特征,從優化資金來源及資本結構、資金成本的視角,設計融資。2.做好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的評估和選擇,確保融資低成本和資金安全。企業需選擇多種籌資方式,分散籌資風險,做好事前控制。并結合全面預算管理做好財務預算。3.要制定專項財務資金管理制度,完善資金管理制度體系,明確資金管理的具體方法、流程和依據等。同時明確資金調配的流程,明確資金配置的管理原則和實施方式,保證資金在科學、合規的調撥,保證資金應用的合理有效。結合企業資金管理的模式及財務組織體系,明確各項關鍵業務的財務資金管理流程,明確各項關鍵流程實施的原則、實施方式和相關操作部門。4.實施資金集中管理,根據企業發展階段及規模,適時建立結算中心、內部銀行、財務公司乃至大司庫等資金集中管理體制。5.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建立預算編制、審批、監督的全面預算控制系統。通過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為企業建立資金的動態調控體系,使資金的使用達到最優化。6.建立財務預警機制。通過如“紅、黃、綠”燈等可視化的預警機制,實施對現金流動的適時監測,及時傳遞風險信號,并配建預警應急方案,保證關鍵業務點資金安全。7.探索在分權模式下實行“財務委派制”的監督方式,實現一級對一級負責的有效監督機制;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透過信息化系統建設,構建財務共享體系,實現財務集中管控。特別是大數據背景下的財務共享體系,增強資金管控的準確和及時。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更多的機遇和挑戰讓企業提高效益的途徑主要可分為兩個基本面:創新開源;精益管理要效益。加強企業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關注資金風險,發揮資財管理在經濟活動中的中樞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將會助力每個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基業長青,直至走向卓越。加強資管可以穿透并規范企業經營活動,形成資金閉環的業財融合進而助力。這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不二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