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長巍
基層政府是國家治理的基礎,有著紐帶連接的關鍵作用,新常態下的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對于基層審計機關是一份嚴峻挑戰書,需要面臨的外部和內部挑戰眾多。然而,這也是基層審計機關在新常態下,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履行審計職能所必須承擔的神圣職責之一。
該項工作從審計署2015年開始試點,到2017年出臺《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規定(試行)》,雖然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大多數基層審計機關層面現今仍處于總結探索中,相關的體制機制仍然不完善。一方面審計體制存在制約性,像區級審計機關需要涉及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部門不僅為本級政府部門,還有國土、規劃、環保等市級部門,得到的配合十分有限。部分基層審計機關尚未結合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特點,對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制度進行創新和完善,工作開展的互通性、協調性不足。另一方面,基層審計機關尚未形成適應本地區的審計管理體系和審計方法,進而制約著審計工作開展。
領導干部的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離不開全面的自然資源資產信息,其中涉及到不同類型的自然資源資產價值量、實物量、質量等多方面信息,從整體現狀來看,相關政策的實施與審計需求之間仍然存在明顯的差異,一方面各部門按自身職責特點,對自然資源資產核算涉及到的目標、主體、類型、對象以及計量標準等方面仍不統一,如農業部門、統計部門與國土部門數據不一致等。另一方面各部門的統計年報等資料數據更新不及時,可信度低,導致基層政府不僅無法編制出符合要求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審計部門也無法獲得準確、詳實、權威的數據,導致審計結果可靠性容易產生偏差。
領導干部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時的審計數據存在數量大、質量不均衡、分布分散、權屬紊亂等問題,部分能夠說明分布情況但是不能提供存儲數量,部分只有數量不能體現質量,部分產權不清晰權屬不明確。另外,國家、省、市相關部門及一些科研機構和企業掌握的雖然比較詳實,但基層審計機關難以獲取,而谷歌地圖等軟件獲取的當前和歷史地圖僅供參考,不具有權威性,而且開放的地理數據存在斷檔、不完整的現象也比較突出,無法滿足審計的工作需求。
一方面自然資源資產的增量評估難度比較大,資料不完整以及數據可信度差等問題比較普遍,自然資源資產的類型豐富、分布廣泛,導致核實難度較大。加之不同的自然資源資產在當前并沒有準確的市場價值,很難實現資本化評估。另一方面自然資源資產的質量評估難度比較高,以水資源為例,一般是以抽樣檢測的方式進行評估,但是因為抽樣的范圍、數量以及標準化等因素的影響,很難保障評估的結果準確性與可靠性,帶來審計風險。
基層政府應結合本地區實際,出臺本地區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及審計相關制度法規,對各部門權責予以規定和明確,為審計工作開展做好制度保障。同時應主動開展層層詳查,落實至村級單位,摸清家底,集合統計、農、林、水、海洋漁業、國土等部門及時編制符合區域實際情況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為審計工作順利開展做好基礎性保障,服務好“最后一里路”。
基層審計機關要根據該項審計工作的特點,依托審計聯席會議制度,建立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相關聯席會議制度,將農業農村、海洋、發改和國土、環保、規劃等上級部門在轄區分局納入其中,統一協調,保障審計獲取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完善聯絡機制,加強信息交流與通報,建立審計發現問題通報制度和向當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專報制度、審計整改以及審計結果運用制度等,建立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方面專家庫,聘請評估、環保等相關方面的專家參審,有的放矢,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基層審計機關要結合“五位一體”的審計新模式,積極構建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體系,不斷提升工作層次和水平。要完善任前告知環節,增加履職重點風險提示清單,為領導干部時刻警醒。在離任交接環節,要將自然資源資產情況詳實納入,認真交接,不走過場,不走形式。要積極探索和編制在本地區行之有效的審計方法和審計指南,加強對審計隊伍和內審隊伍培訓。督促街道辦事處(鎮政府)、農村經濟管理相關部門,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功效,在開展內部審計時,積極實踐村官的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從最底層夯實審計工作。
領導干部的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屬于一項全新的工作任務,需要借助試點先行的方式進行工作,累積經驗。基層審計機關應對轄區資源管理情況進行全方位摸底,從自然稟賦較為齊全,管理較為到位的鎮街或政府部門入手,探索方向,摸索經驗,并逐步全面開展。要做好評價指標的建立,推動領導干部在履職過程中可以做到盡職盡責,需要根據不同類型的自然資源資產,做好評價指標的甄選工作,并形成一整套評價指標以及相關體系,持續提升審計的工作水平與能力。
要將互聯網、GPS等先進測量技術以及大數據分析方法應用到審計過程中,不斷提高審計準確性和實效性。具體來說,在審前調查階段,要通過互聯網站及時掌握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查清被審計對象的基本情況和自然稟賦情況,做到有備而戰。在審計實施階段要根據本地區實際,選取最容易掌握,效果最明顯測量技術等手段,對資源資產的位置、數量進行準確測量和歷史比對,并挖掘疑點。用大數據分析方法對資金往來數據和業務管理數據進行多維度篩查和分析,對異常數據進一步核實,抓住審計重點,提高審計工作實效。
隨著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自然環境的不斷惡化,對于自然環境的保護重視度也在不斷提高,自然資源對于我國的綠色經濟發展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和價值。今后,需要強化領導自然資源資產離任的審計工作,同時做好審計工作的多方位、多維護、多元化改進,以實現理論與實務相結合,從而真正推動自然資源維護保護工作,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