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鋒
解析預算與內控體系之間的關聯,需要從兩個方面加以分析:其一,從預算管理角度看,構建全面預算管理機制,是不斷完善內控體系的主要執行方法。一般情況下,透過全面預算管理,可及時了解企業具體生產經營情況,從而制定與企業發展相契合的經營及管理目標。在此過程中,還可利用預算管理,不斷激發企業各個部門及員工工作潛力,為管理開展及目標完成產生一定促進作用。其二,從內控體系角度看,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能夠為全面預算管理提供切實依據。兩者互相依賴,不可缺少任何一個。也就是說,要想對預算管理機制進行完善,需要詳細觀察企業內控體系建設情況,將其作為參照,不斷提高責任目標,強化預算管理執行,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1.內控環境缺失。從目前我國多數企業實際情況看,缺乏必要的內部控制環境現象比較普遍,不僅對企業內部崗位執行產生不利影響,還會導致企業缺乏內控建設氛圍,對內控制度建設及體系構建產生不小影響。與此同時,內控環境的缺失,也會導致各個部門之間分化嚴重,弱化企業集中辦事的能力,直接對內部控制管理造成制約。
2.投資控制不足。投資活動是企業開展對外經營的主要行為,在企業內部控制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是,在投資控制管理過程中,由于缺乏良好內控體系作為輔助,也會出現一定問題。例如,企業在執行某些投資項目過程中,投資規劃缺乏嚴謹,存在一定短期經營行為。與此同時,在未開展深入調查基礎上,直接過渡到決策階段,因此未能兼顧多種風險因素。
3.風險管理匱乏。很多企業在開展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由于沒能意識到財務、投資及經營等方面的風險因素,導致企業風險內控機制建設受到實際影響,對企業持續穩定發展帶來制約。在此基礎上,很多企業雖然開展風險管理工作,但是在風險評估上存在較多問題,如未能及時采用合理評估方法,將經驗和主觀判斷作為主要執行標準,因而無法及時識別風險。
4.信息溝通不暢。保證內部信息溝通的順暢,能夠為內控體系構建及高效運行提供堅實保障,但是從很多企業實際情況來看,信息管理機制及系統建設比較滯后,不僅對信息快速傳遞產生較大影響,同時也對實現信息共享帶來一定制約。即使部分企業建立財務信息系統,但是由于缺乏對應運行平臺,明顯降低數據信息自身傳輸及共享效率。
1.構建內控新環境,為內控體系建設創造條件。全面預算管理不僅是內部控制的主要執行方法,還是構建良好內部控制環境的外在表現。企業應透過不斷改進內部控制環境,來為全面預算管理執行提供必要保障。從實踐工作情況看,要想構建內控新環境,促進全面預算管理執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思考:其一,不斷對財務管理系統進行完善,改革管理方向。為此,對財務部門進行有效劃分,細分財務部門內部責任,可分為會計管理崗位、預算分析崗位、資金管理崗位等,從而將預算管理職能進一步融入到現代財務管理中,拓展財務職能。其二,對會計核算方式方法進行統一,結合資金管理情況,對財務工作進行詳細分析,進而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為績效評價提供一定依據。其三,對企業內控制度加以完善,將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主要因素,對企業內部多種財務方面問題進行集中管理,使各項制度能夠發揮自身作用。
2.完善投資控制,為內控體系構建提供便利。在開展投資管理過程中,要結合全面預算管理相關要求,對內部投資活動進行有效規范。在此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對投資活動開展必要控制管理,構建良好內控體系。明確投資規劃,使其更加具有嚴謹性,控制和減少短期經營行為。開展深入調查全面考慮多種不確定因素,明確投資風險,不能直接過渡到決策階段。同時,還要對投資方案開展科學論述,制定可行性研究報告,結合報告中內容,制定更加完善的決策程序。此外,財務部門要積極參與到投資項目管理中,準確評估投資風險,發揮一定決策作用。為避免亂投資現象,財務預算人員也要對投資開展一定監督,禁止擅自決策情況。例如,加強資金集中管理及控制,對于投資項目,及時編制預算,在季度和年度預算期內,對預算編制進行嚴格執行。只有這樣,才能明確資金流向,避免超支。
3.關注風險管理,滿足全面預算管理實際要求
財務風險不僅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執行造成影響,同時也會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產生嚴重威脅,為減少企業經營及管理風險,應對風險管理工作加以關注,結合實際需要,及時開展風險管控,滿足預算管理需要,也進一步為構建內控體系提供必要幫助。為此,應對風險評估進行改進,采用科學合理的評估方法,減少主觀隨意性。透過數據及信息分析,對企業面臨的多方面風險狀況加以明確,使風險管理更加客觀。與此同時,不斷擴大風險識別范圍,針對重大風險建立對應識別機制,如財務風險、預算管理風險及投資風險等,從而制定針對性較強的防范對策。例如,某企業針對風險管理,采取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對風險因素及其危害程度進行判斷,對預算執行狀況開展跟蹤檢查,及時查找多種風險發生的主要原因,明確是否偏離預算目標。
4.保障信息溝通,落實全面預算管理控制措施。為進一步提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質量,強化內控體系建設,滿足全面預算的質量要求,要對預算管理開展全程質量管理,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質量控制體系。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內部信息溝通問題進行重點解決,加快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構建信息溝通平臺,從而實現財務良好管理,為企業提供完善的資金鏈和信息流。例如,利用ERP系統,實現財務信息及資料遠程監控管理,對資金開展動態監控,明確其報銷、支付等情況,保證賬實相符。基于企業經濟運行狀況,利用信息平臺,構建縱向評價體系,目的在于強化預算執行控制力度。為此,將評價體系直接融合到企業運行評價中,掌握各項指標實際情況,將其作為標準值,為投資方案提供更多決策依據。
綜上所述,企業發展有賴于完善合理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要想切實提高市場競爭實力,需要開展全面管理,構建更為先進的內控體系,進而保證企業正常運行,并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良性管理機制。實踐經驗顯示,以企業實際狀況為出發點,構建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對內控體系建設提供較大幫助。為此,作為預算管理人員,要深刻意識到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結合市場經濟發展特點及企業自身情況,不斷優化內部管理流程,適時開展必要調整,使全面預算管理能夠為內控體系構建提供更多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