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霞
“共享經濟”是新產生的一種經濟形式,其主要是依靠互聯網技術,以網絡信息平臺作為載體,以生產資料、交易生活的使用權為主,通過短期租賃取代購買。因其特點不同于傳統經濟形式下的監管,所以以往的監管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共享經濟”的發展需要,而是需要依據其特色,采取適合其發展的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水平,讓“共享經濟”能夠健康發展,從而為我們帶來更多的便利。
(一)消費者權益保障監管有效性較低。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者的信息安全沒有得到全面的保護。在“共享經濟”時代下,提供服務與享受服務的個人都可以自己注冊賬號,進而促成在線交易。因此會有大量的用戶信息會存儲在“共享經濟”的服務平臺上。如果這些平臺中出現信息泄露,那么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危害,這些問題是長時間存在的。在現階段的監管體制下,針對用戶信息泄露和安全問題,國家并沒有做出具體的法律法規,也沒有明確處罰措施。除此之外,現階段的監管體系在“共享經濟”平臺方面的規定還不足,這體現在對平臺信息的可靠性審核方面,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在劃分責任方面也存在不足,從而導致問題時有發生。
(二)法律不完善。在現階段的共享經濟的監督管理,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沒有解決。目前,關于共享經濟這一塊政府還沒投入非常大的管理力度,我國也沒有出臺完善的法律來進行共享經濟的監督管理。所以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一些實質性的問題,人們在享受共享經濟產品的同時不會過于重視共享經濟產品的保護,導致共享經濟產品沒有辦法更長久地為人們服務。同時共享經濟的發展涉及面還很單一,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問題都有待人們進行解決。特別是一些與消費者相關的問題,所以共享經濟的監督管理想要進一步的發展下去,最先做到的就是需要解決這些問題。
(三)評價反饋機制不規范。使用者在平臺中發布的分享服務的主體信息需要確保是真實、可靠的,然而現有的監管體系,針對這方面卻并未做出對應的規定,缺乏相應的監管制度以及懲罰措施。缺乏事前預防,這就無法有效控制信息的有效性,會給消費者帶來不良的影響,使得其在投訴以及處理問題方面存在較大的難度。在“共享經濟”模式下,每單交易完成之后,消費者都可以在相關的平臺中對自己購買的服務進行評價,包括自己的使用體驗以及服務質量,但很多平臺在判斷共享服務質量和效果時采取的方式較為單一,都是通過用戶雙方評價和評分,將雙方的評價公開,為之后的用戶提供借鑒和參考,進而判斷服務的質量和購買情況。因為不能有效確保“共享經濟”主體信息的可靠性,這就使得監管難度加大,同時由于無法保障評價的公正性以及客觀性,也將影響到評價機制的規范性。
(四)政府監管方面的問題。對于我們來說,共享經濟的監督管理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方式。因為共享經濟產品主要的生產目的就是為人們進行服務,人們通過使用共享經濟產品不僅僅可以提高生活質量還可以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但是到目前為止即使政府加入了監管,但是很多方面還是出現了監管不力的情況。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發現,這種新型的管理模式隨處可見,但是由于這種模式剛剛開始運行,所以很多人對這種共享模式的認知還不夠全面。而且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很多時候政府沒有全面的履行自己的職責。例如:現階段城市中出現的共享單車,很多人在使用之后都不會將車停到停車位,導致車輛的隨意擺放,給城市造成了交通影響。
(一)對監管制度設計進行創新。在調整制度的過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則,積極鼓勵創新,進而制定出有效的監管制度,并與“共享經濟”發展特征相適應,要符合其規律,特別是在那些新的“共享經濟”業態中,它們還處于創新實驗中,因此對其采取行政干預時更加需要認真以及謹慎,最大化的讓實踐先行先試。各地需要對“共享經濟”監管進行創新,積極進行制度探索,要明確規定監管中要落實先行先試的原則,加強事前和事中的監管。對于監管制度設計需要進行優化和調整,依照產業的實際特征,從事前監管轉變成事后監管,從政府監管轉變為合作監管,設計需要做到精細化。
(二)加強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構建完善的社會誠信體系,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信任度是當前最為重要的。現階段我國還屬于發展中國家,所以無論是在經濟還是技術上都與一些發達國家相差甚遠,這就需要我國國民要齊頭并進、共同努力。但是想要更好的建設國家首先就要做到維持社會發展需要,保證人們都可以安全的生活。因為在實際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加強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不僅僅是保障共享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社會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誠信就是發展的第一要素,只有不斷的加強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才能加快社會的整體發展。
(三)創新政府監管工具,促進監管政策科學性以及準確性的提升。“共享經濟”這種新的經濟模式給政府監管增加了難度,其所在環境也日益復雜。當前時代下,一個新的特征就是大數據推動的科學決策,基于大數據基礎可以有效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各行業也開始注重分析重大數據,在此基礎上做出重大決策,進而提升正確性和回應性。要想讓政府監管能夠有效地分析信息,就需要加強政府內外部信息共享機制的構建,例如,政府可以強制規定參與“共享經濟”的相關企業,都要留存信息、披露和共享信息等。另外,還需要加強對大數據的應用,這也是一種有效的監管工具,其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找出監管對象在行為上的特征,同時在此基礎上需要出臺有針對性的制度以及有效、正確的監管政策。人工智能是一種有效的技術,具有很強的信息處理能力,還能夠對群眾進行劃分,進而更加準確地進行信息傳播,若在政府監管中進行應用,則可以提高監管效果。
(四)加強政府監督管理。政府是一個區域的管理部門,因此在現階段的共享經濟的監督管理政府人員的加入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人員的加入不僅僅可以讓人們更加重視共享經濟的監督管理,同時還會提高大眾參與保護共享經濟產品的積極性。所以現階段要做到的就是政府要全面加入到共享經濟的監督管理中來,找到合適的方式來解決共享經濟的監督管理中的問題。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不管是科技還是經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共享經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為了讓其能夠健康的發展,就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采取有效的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水平,進而使“共享經濟”為我們提供更優質的共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