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迪

許多青少年常常讓父母感到頭疼,他們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貓著身子坐在電腦屏幕前——這是在玩游戲還是學習呢?父母雖然感到疑惑,但卻不敢管。還有的孩子在家里很蠻橫,在外面卻很乖……
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18歲時自信勇敢地走向世界,而不是處處依賴手機、電腦來尋求所有問題的答案,那么我們需要教會他們一整套解決問題的技能。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長期關注孩子的成長和環境對他們的影響,我認為以下這些實用的生活技能是孩子們必須具備的。
18歲的青少年應該獨立自信地與陌生人正常交談
有些家長總是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交談,卻沒有告訴他們怎樣把壞的陌生人跟大多數好的陌生人區別開來,忘了教會孩子怎樣正確地接近陌生人——有禮貌,眼睛真誠地注視對方,談吐大方。不管孩子們是需要幫助還是需要提出意見,家長都要加以積極的鼓勵,讓他們大膽地對周圍的人說出自己的想法。
18歲的青少年應該熟悉自己周圍的環境
有些家長太習慣陪送孩子了,哪怕有些地方他們自己就可以去,甚至有很多孩子根本分不清東南西北,不懂得如何安排最佳的出行路線。所以,家長要鼓勵孩子獨自出行,不管是坐公交車,還是騎自行車,或者是步行,總而言之,就是要讓孩子自己熟悉他周圍的環境。
18歲的青少年應該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許多孩子在沒有他人提醒的時候,就不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不知道要怎樣安排自己的學習任務,也不知道如何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自己的任務。家長可以用時間表等工具來引導孩子,讓他們認識到管理時間的重要性。
使用方法:以周為單位,將每天的計劃寫在表格里,達到了目標,就打一個勾(√),如果沒有達到就打叉(×)。這樣做的好處是給孩子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他們知道自己有沒有完成相應的計劃,不斷提高積極性,關注自身每一天微小的進步。
18歲的青少年應該知道該為家里做些什么
家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港灣,沒有貢獻也就很難有歸屬感。我們不可因為孩子功課繁忙就不讓他們參與家務活動,這樣他們就體會不到父母為家庭做了多大的貢獻。
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樹立起家庭主人翁的意識,讓他們明白做家務是為家庭做貢獻,可以更加了解家人的生活習慣;或者告訴他們,如果他們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我們就能花更多精力來安排家里的各項娛樂活動,比如周末全家出去玩等。
18歲的青少年應該處理好人際關系問題
有些家長習慣介入孩子們的爭吵之中,一邊安慰孩子,一邊幫忙解釋誤會。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如果沒有家長在身邊,孩子就不知道怎樣去應對人際關系問題,不知道如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沖突。
所以,當孩子在學校或者社會上碰到各種問題、挫折的時候,家長不要馬上就參與進來,讓孩子自己試著去解決,學會談判、妥協、和解、禮讓等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技巧,相信他們會變得更加成熟、穩重。
18歲的青少年應該能控制住情緒的波動
學習退步、被老師誤解、被同學孤立等,都可能是孩子們日常要面對的事情。家長可以這樣教育孩子:舉出一些例子進行講解,讓他們明白事情不可能完全按照他們所期待的樣子發展,偶爾的受挫也不是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
18歲的青少年應該有管理財務的能力
因為孩子可以從家長那里拿到錢,所以有些孩子并沒有財務管理意識,花起錢來總是大手大腳的。家長可以試著讓孩子試著去做一些兼職工作,讓他們漸漸建立起金錢觀和對工作的責任感,讓他們明白要想獲得就必須付出,學會合理消費。
18歲的青少年應該有能力承擔失敗的風險
有些家長認為幫孩子鋪平了道路,避開了風險,他們的生活就不會那么磕磕絆絆了。但是這樣孩子們就學不到成功的智慧,不會明白成功是用無數次的嘗試和失敗換來的。所以家長要敢于放手,讓孩子獨自參與一些有挑戰性的戶外項目,如夏令營、野炊等,鍛煉他們承擔失敗的風險的能力。
在面對以上所述問題時,如果孩子們可以獨立去解決,而不是總是來請求你的幫助,那就說明他們成功擁有了這些生活技能。當然,如果孩子們仍然請求你的幫助,說明他們對你有足夠的信賴,這也是好事;但你心里要清楚,要適時地給他們提供鍛煉的機會,讓他們獨立成長。
后記:
生活是美好的,也是復雜多變的,只有親身投入到生活中去,才能夠理解和感悟人生的道理。讓我們暫時放下手機,關上電腦,重新拾起那一份初心,慢下來,去發現生活的樂趣,找到生活的真正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