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海燕 蘭文軍
摘要:為加強開放實驗教學中生物工程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探討能夠實現創新人才培養的開放實驗教學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實驗室開放運行機制,完善開放實驗過程管理;建立設備共享機制,實驗室開放網絡化管理平臺;探討實驗教學考核評價機制和實驗教學的質量保障體系。構建能夠適應創新人才培養的開放實驗教學運行機制,探索能夠適應創新人才培養的開放實驗教學途徑和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生物工程專業開放實驗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人才培養;開放實驗教學;運行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05-0279-02
開放實驗教學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溝通、交流、協作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在開放實驗過程中,在實驗內容、實驗時間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具有自主選擇的余地。開放實驗較傳統實驗教學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近年來逐漸引起了國內高校的重視,開設了綜合性、創新性、設計性等不同層次的開放實驗,對于創新型專業人才培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開放實驗教學較傳統實驗教學在實驗內容、開放對象、開放地點、開放時間等方面的優勢,也恰恰造成了它難以實行大班教學、教學效率低下、實驗效果難以保證等不足。開放實驗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主要涉及教師隊伍、實驗過程管理、設備共享機制、教學效果綜合考核評價等方面,為適應創新型專業人才培養、保障開放實驗教學質量,同時又能為更多的大學生開放實驗的機會,深入探討能夠適應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開放式實驗教學運行機制非常必要。
一、開放實驗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
近年來關于開放實驗教學及其運行機制研究及實踐的文獻較多,通過文獻查閱和對我國部分高校實驗教學情況進行抽樣調研,總結了目前國內高校開放實驗教學的基本情況和發展特點。結合一些參與開放實驗的教師﹑學生以及實驗技術人員的訪談,了解目前國內開放實驗的教學實際,總結了影響目前開放實驗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并進行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根據本校生物工程專業的特點與優勢,指導教師實際、實驗室硬件條件和學生對開放實驗教學效果的綜合評價,梳理了本專業開放實驗教學的主要影響因素。綜合考查學生對開放實驗教學效果的評價,為整個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資料。
二、開放實驗教學隊伍建設
針對實驗人員不足的情況,探討能夠實現創新人才培養的開放實驗教學教師隊伍建設。開放實驗是專業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根據教師專業特點,吸引更多專業教師投入實驗室建設、實驗教學改革,將有效保障開放實驗教學質量。同時吸引優秀研究生擔任實驗室助教、吸引一些優秀本科生參與實驗室管理,作為開放實驗教學隊伍的有益補充,參與實驗教學指導和管理。充分發揮學生在科學研究、工作熱情以及投入時間充裕等方面的優勢,從而能夠保證開放實驗在實驗內容、實驗時間和教學方法等方面滿足大學生自主選擇的要求。
三、實驗室開放運行機制
建立實驗室開放運行機制,完善開放實驗過程管理。建立預約登記、預習、指導教師過程審閱把關、實驗設備管理系列制度。完善預約登記制度,學生從網絡實驗教學管理平臺進行預約。預約審核通過后,實驗管理教師根據學生預約情況安排和準備實驗。指導教師按照預習制度要求,安排學生查閱資料、改進方案設計。審核通過后,才能進入安排實驗環節。每次實驗后,教師通過網絡實驗教學管理平臺給予成績考核,通過后才能刷卡進入下一實驗環節。嚴格遵守實驗設備使用管理制度,實驗人員使用實驗室設備須登記,實驗后實驗管理人員要對實驗儀器設備進行驗收并定期維護,以保證儀器設備的正常使用。對于不按照規定操作,造成實驗儀器設備或實驗用品丟失、損壞,要按照實驗設備使用管理制度進行相應的維護及損壞賠付,以保證開放實驗的正常運行。高效合理使用實驗運行經費,保證開放式實驗教學的順利實施,同時探索并完善開放式實驗教學方法在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中的實施應用可行性。根據學生開放實驗的需求,不斷健全和完善實驗室功能,充分保障實驗室開放的有效運行,提高開放實驗運行效率。
四、設備共享機制
實驗室儀器建立獨立操作資格證制度。開放實驗之前,學生可通過多種方式熟練掌握儀器的結構原理、使用注意事項,拿到儀器使用資格證才能獨立操作、進行實驗。利用網絡實驗教學管理平臺實現設備共享,參加開放實驗的師生可以從網絡信息平臺準確了解學院擁有的設備信息(型號用途、使用狀態等),提高小型設備的使用率和大型、貴重設備的共享。在網絡實驗教學管理平臺定期發布近期能夠開展的開放實驗項目、指導教師、實驗地點、所用儀器設備以及教學安排等有關信息,方便學生網上預約及交流。對于一些涉及易燃易爆、條件苛刻、過程復雜、實驗成本高、毒性大的實驗,可以利用已建成的仿真實驗室進行安排仿真實驗。條件適合時,經指導教師確認可以安排正式實驗。
五、考核評價機制
根據開放實驗教學的運行特點,僅僅使用實驗報告和平時考勤去評定成績是不全面的。開放實驗過程中預習報告、實際操作能力、溝通交流協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驗成績考核指標中應該都能得到充分的反映,使實驗成績更能全面科學客觀地體現學生的實驗水平。
本文在學院生物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的基礎上,為我校生物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探索開放式實驗教學的有效途徑。對影響開放實驗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進行總結梳理,借助網絡實驗教學管理平臺等工具,整合實驗過程人力、物力資源,完善相關制度及運行機制,進行開放實驗教學運行機制的同步改革,從而有效保障開放實驗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同時也為其他理工類專業開放式實驗教學提供有益的借鑒。
參考文獻:
[1]C.A.R.Berg,et al,Benefiting from an open-ended experiment?A comparison of attitudes to,and outcomes of,an expository versus an open-inquiry version of the same experi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03,(25):351-372.
[2]謝川,等.深化實驗教學改革全面開放實驗教學[J].化工高等教育,2004,(79):107-108.
[3]王曉崗,等.開放實驗教學管理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04):155-157.
[4]龍燕,等.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開放實驗的運行模式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6):165-167.
[5]劉景艷,等.基于開放實驗室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5,13(6):166-168.
[6]李立.開放式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人本管理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12):39-41.
[7]王峰,等.開放實驗教學質量監控與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實驗室科學,2016,19(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