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發展學生的智慧潛能是教育的價值追求,發展學生的言語智能是小學語文學科的重要任務。兒童文學閱讀對學生言語智能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并且不可替代,教師應挖掘兒童文學中的言語智能訓練點,鼓勵學生嘗試創作,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在表演中詮釋獨特感受,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順應學生的思維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兒童文學閱讀;言語智能;發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9-011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9.103
發展學生的智慧潛能是教育的價值追求,發展學生的言語智能是小學語文學科的重要任務。言語智能的發展是在言語實踐中完成的,閱讀則是學生最重要的言語實踐活動,而兒童文學則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優質的言語訓練文本。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兒童文學作品作為語文教育重要的課程資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許多研究都表明,兒童文學作品以其獨具的特質和價值在中小學語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課程標準下的新編語文教材選篇中,兒童文學作品所占比例與傳統教材相比有大幅度的上升,兒童文學的體裁也更加多樣化。兒童文學閱讀對學生言語智能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教師應挖掘兒童文學中的言語智能訓練點,順應學生的思維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鼓勵學生嘗試創作,打碎兒童文學“高貴”的經典光環
北師大版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精彩的兒童詩,教師在講授這些作品時,首先要打碎詩在學生心目中的“高貴”光環,拉近詩與學生的距離,讓他們自由地朗讀并想象,大膽地去嘗試、去創作。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禮物》一詩時,我就為學生設計了這樣一個言語智能訓練:“請大家說一說,你曾經在什么時候收到了什么禮物,在收禮物的過程中懂得了什么,然后仿照詩歌前四小節作一首小詩。”我先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由交流,說一說自己收禮物的經歷,然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與交流的內容仿寫一首詩歌。最后,我請幾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寫的詩。等學生朗讀完畢后,我適時追問:“讀了自創的詩歌后,你們有什么感受?”學生說:“我感覺非常有趣!寫詩就是把自己心里的話用優美的語言說出來。”從學生的神態和回答中,我感受到了學生享受成功之后的欣喜。
二、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打通兒童文學“多彩”的審美通道
兒童文學作品之所以能得到很多學生的熱捧,是因為這些作品的內容都具有“新穎性”“神秘性”“奇特性”,符合他們的精神需求,當他們沉浸在精彩的童話世界中時,他們自己就是整個童話世界的主宰,他們的精神得到了釋放,這種釋放又能帶給他們審美的愉悅和精神上的滿足。教學三年級上冊《七色花》一文時,學完了課文我這樣提問:“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實現什么愿望?”通過提問,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跳出思維定勢,借此機會喚醒學生的想象,并最終激發了他們心中的文學創造力,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言語智能。
三、表演中詮釋獨特感受,打磨兒童文學“神奇”的表演因子
在學生身心投入地閱讀兒童文學作品時,他們會情不自禁地走進文本,將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某一個人物,并跟隨作品中的人物或喜或憂。有時情節的發展與學生的意愿不一致,他們還會主動改變故事情節,化身為正義使者,走進故事中與惡勢力斗爭,將故事改編成符合自己心意的新故事。《狼和小羊》《丑小鴨》《花臉》等課文中表現出的兒童情趣,在我們成年人看來是難以理解的,甚至有些異想天開,但這恰恰就是學生所喜歡的。對于這些課文,“表演”是一種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演”會促使學生更主動地去理解文本,去感受語言文字,通過動作、語言和表情去演繹人物,在表演中詮釋個人的獨特感受,在表演中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才真正談得上是發展了學生的言語智能。
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啟發兒童文學“靈性”的創作情感
兒童的情感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常常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靈性”。例如,在學習了《春天的雨點》后,我指導了習作主題為“父母的愛”。我首先提問:“愛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學生說:“愛是媽媽手中的雨傘,在雨中為我遮風擋雨。愛是媽媽手中的扇子,在炎熱的夏天它不停地為我扇風。愛是媽媽明亮的眼睛,在我犯錯時為我指明方向。”在一句句真摯的話語里,學生自然就會流露出真情,折射出動人的“愛”意。教師在面對學生時,一定要放下教師的身份,將自己當作兒童,用兒童的視角觀察世界,用兒童的心靈思考問題,提出一些學生熟知并感興趣的問題,比如“愛是什么,在什么地方”這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更容易激發起學生內心的“靈性”情感,會讓他們情不自禁地想要抒發自己的真實感受。只有這樣,語文教學才會充滿生機,使學生入情入境,達到發展言語智能訓練的目的。
兒童文學作品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寶貴精神食糧,就像雨水之于花兒一樣。在兒童文學中發展學生的言語智能,已儼然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我們教師要把發展學生的言語智能作為語文教學的一種自覺的追求,挖掘兒童文學中的言語智能訓練點,創設適合學生言語學習的“聰明環境”,在積極健康、富有“營養”、充滿情趣和交互作用的環境里,促進學生言語智慧潛能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學延.閱讀教學如何讓學生擁有智慧語言[J].教育科研論壇,2008(10).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張桂萍(1979.7— ),女,漢族,甘肅臨澤人,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言語智能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