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泰山四葉參是五岳獨尊的泰山孕育生產的珍貴中草藥,其藥用價值與食用價值均甚為可觀。對其植物性狀的認真梳理,對于泰山四葉參祛痰、鎮咳、強壯、滋補、清熱、解毒、補氣、通乳、養陰、消腫、排膿、潤肺、舒筋、活血等藥用價值和滋補作用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開發和利用這種藥物具有醫療意義。
關鍵詞:泰山四葉參;植物性狀;藥用;食用;價值
泰山獨特的生態環境和氣候狀況,為名貴藥材提供了生長繁殖的絕佳環境。《泰山藥物志》記載,泰山孕育的“特產藥物”約有60多種,一般藥物500余種,馳名中外的泰山四大名藥(何首烏、四葉參、紫草、黃精)可謂婦孺皆知,家喻戶曉,享譽中外。這些天然藥物集天地之精華,山岳之靈氣,既能治病救人,又是養生補品。泰山四大名藥之一的四葉參,是泰山珍貴的中草藥,鐘靈毓秀,藥效獨特。中草藥的藥效與植物性狀、生長環境、自身結構、物候變化均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即便是同一種植物,生長地和濕潤度、氣候條件迥異,則藥效千差萬別。
四葉參的宿根是泰山四大名藥之一,泰安本地居民常稱其為泰山參。泰山四葉參分布于山野溝澗的陰潮濕潤處,并集中于低矮灌木叢之中,群集生長,植株稀疏成簇,尤其喜歡生于枯枝敗葉成堆的腐殖質沉積的沙質疏松礫巖土壤里。因其植株耐嚴寒,適應環境能力較強,植株繁殖較旺盛。泰山四葉參為多年生草本藤蔓植株,全株枝葉、藤蔓、根莖折斷面均有乳汁流出且具特異腥臭氣味,故又名羊乳、乳頭薯、乳芋頭等名字,其根頗似胡蘿卜的塊莖,其藤蔓有多數短小分枝。莖部無毛須。莖葉互生,細小橢圓,四片簇生,外部呈現菱狀卵形,故名泰山四葉參。其秧蔓衍生如葛藤,結根莖于土下,食之性熱,塊莖多呈圓錐形、紡錘形、菠蘿形、木瓜形,塊莖表面淡黃褐色,表皮粗糙且有縱向皺紋并有瘤狀微型突起。塊莖質地疏松,斷面白色,無紅黃心,質地裂隙叢生且有穴窩者為佳品。泰山四葉參,味甘微苦,性狀平和,食之有祛痰、鎮咳、強壯、滋補、清熱、解毒、補氣、通乳、養陰、消腫、排膿、潤肺、舒筋、活血等藥用價值和滋補作用,臨床多用于肺癰、咳嗽、病弱、產婦缺乳及乳腺炎等的治療,泰山四葉參不能與黎蘆同時服用。泰安當地民間百姓常以此藥浸泡白酒飲之,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通氣潤肺,乃是強身健體的滋補佳品。泰山四葉參的主要化學成分有維生素、皂苷、多酮、齊墩果酸、生物堿、黃酮、揮發油、甾萜類等,所以在抗氧化、抗腫瘤、抗突變、保肝醒酒、增強免疫方面等療效顯著。“隨著對四葉參的深入研究,其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已逐漸被發現。四葉參主要成分為生物堿、甾萜類、黃酮類、揮發油、多種氨基酸等,藥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癌、改善免疫功能、保肝、鎮咳、抗疲勞和對神經系統的影響等”。
泰山四葉參對糖尿病、肝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肺癌的治療也有很大的輔助作用。泰山四葉參質地滋潤多液,性狀甘淡平和,潤燥滋養的藥效較為明顯,病后體虛和產后缺乳的患者,可單服煎服或加入豬蹄燉湯服用,療效尤其顯著。若與黃芪、當歸、熟地等藥物并用則可用于肺癰、胸痛之療效。泰山四葉參與生薏米、蘆根、冬瓜仁、桔梗、銀花等藥物煎服,也可治療乳癰和腸癰。鮮四葉參四兩水煎服連服數日,對毒蛇咬傷的恢復有輔助作用。
泰山四葉參不僅僅可以藥用,亦為天然野生蔬菜,可謂藥食互補,相得益彰。春季幼苗或根煲湯或炒食,美味可口,滋養肺腑,妙不可言。“從泰山四葉參中提取多糖并測定多糖含量。經脫脂、醇提后,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測定其含量。結論表明泰山四葉參多糖含量較高,具有極高的開發利用價值”。從泰山四葉參實體中提取出的多糖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它能減少我們臨床使用的免疫抑制劑導致的機體抗感染能力下降以及對骨髓造血細胞的過度繁殖抑制等副作用,因此這種多糖可以做成口服或注射用藥物用于臨床,亦可制成一種功能性食品用于食補,求得漸進之藥效。泰山四葉參植株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淀粉、多糖,地上嫩莖葉與地下肥大根狀莖均沸水煮熟,蘸醬食之,氣味鮮美。沸水焯去生味,炒食或燉湯、佐以豬、羊肉拌餡做水餃,甜淡適宜,氣味清香。經常食用,可除油膩,潤膚養顏,滋補身體。泰山四葉參易消化,老年人食用還有調血脂,降血壓,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之療效,對于促進胃腸蠕動,潤腸通便亦有獨特療效和輔助作用。“四葉參,又稱羊乳,中藥材,也可食用,學名輪葉黨參,土名山戎蘿卜,假黨參,它具有強身壯力,養陰清肺,止咳化痰,增加乳汁之功效;可供炒食,腌制菜類,是我國出口美國、日本、韓國的山菜之王”。由此可見,泰山四葉參如果經過一番精細加工,實現藥補與食補的良性循環,甚至可以立足泰山,輻射山東,影響全國,走向世界。
近年來,四葉參與蘋果、山葡萄、白菜相互復合加工而成的果蔬粉,為泰山四葉參的深度加工提供了思路。以四葉參為主要原料,與蘋果、山葡萄、白菜復合,經過發酵干燥制成一種具有特殊風味的果蔬粉。結果顯示,四葉參與白菜經乳酸發酵后,能夠改善四葉參復合粉的風味;蘋果與山葡萄經酒精發酵后能夠起到增香的作用;實踐證明,復合粉是一種較好的膳食纖維補充劑,大大拓展了泰山四葉參的食用途徑。
筆者認為,目前泰山四葉參的成長主要依賴自然環境,產量非常小,不能滿足更多層次的需要。建議在泰山周邊,借助山勢,打造枯枝敗葉成堆的腐殖質沉積的沙質疏松礫巖土壤,營造適宜泰山四葉參成長的環境。同時,借助山東農業大學的科技資源,加大培植和研發力度,加強成長過程的監控和管理,保證質量,拓展這一名貴藥材造福社會的成長空間。
綜上所述,泰山四葉參是一種藥食共補的植物特產,它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日益得到重視和深入提煉,這種名聞遐邇的泰山特產必將造福人民健康。
參考文獻:
[1]谷紅霞,周茂金,蘇美英.四葉參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草藥,2015(12).
[2]孫紫陽.泰山四葉參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測定[J].河北醫學,2007(11).
[3]朱玉芹,姜忠臣,師轉哲,樸明忠,張長和.四葉參高產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03(1).
[4]黃姍,孫廣仁.四葉參復合粉加工工藝[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2).
作者簡介:李浩翔,山東省泰安市,泰安第二中學2016級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