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 475000)
目前,我國的教育實踐不斷發展,新媒體不斷更新,給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帶來一定的挑戰。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創新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無法提高教學效率,導致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失去實際意義。基于此,相關的教育人員應當將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作為基礎目標,探究學生的實際需求,貫徹黨的方針。針對于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的變化,創新教學模式,對教學評價與方式提出明確的要求,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在滿足新時期發展的背景下,落實素質教育的需求,為高校的健康長遠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黨的十八大報告旗幟鮮明地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增強教學的實效性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現代社會培養出更多道德素質優秀的人才,使新時代學生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將培養思想政治素質過硬的人才,落實教育工作。
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歸根結底還是對人進行教育。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高教育效率,就要將學生作為基本導向,明確學生的實際需求,在課上和課下都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解決現實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感,進而為學生科學文化知識提高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基于此,要推進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就要增強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實效性。
在思想政治的理論教學過程中,應當強調教學雙方互動的過程,教師作為重要的引導者與組織者,起到重要的主導作用。但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在思政課的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采用居高臨下的態度,對教學對象角色的認定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將學生看做被動接受知識的客體,將教學過程作為被動的理論知識傳授過程,教師一味采取填鴨式的方式,不能充分發揮教學對象的能動性,導致教學內容比較單調,無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師經常使用成績高低來判斷學生是否優秀,認為只要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成績優異,思想道德素養就比較優秀,就達到了基礎的教學目標,導致中學德育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制約著思想政治課程實效性的提升。與此同時,針對于抽象復雜的理論性知識,教師無法將其轉變為學生容易理解的語言,沒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影響學生的創新精神,不利于創新教育的開展。長此以往,會對教學的實效性產生直接影響。
基于經濟形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許多教學人員出現了思想政治素質降低的現象,甚至存在淡化政治的傾向。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過分強調教學的知識性,忽略了重要的引導與教育功能。教育人員僅僅將從事理論教學工作作為謀生的職業,缺乏應有的職業精神,忽視了自身的思想境界提升,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
在開展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學校都會利用統一閉卷考試的方式,雖然這種方式與思想政治課程的嚴肅性相吻合,但是也阻礙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個性化發揮,使其不得不僅僅圍繞考試大綱進行教學,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無法顯著提升。
在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育人員與教學質量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務必要從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入手,探究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注重從學科建設與教材講解中找到規律,進而從多維度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相關的教育人員務必要牢記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進而將教學工作與黨的建設相結合,不斷宣傳與貫徹黨的方針。另外,教師要意識宣傳社會主義意識的重要性,結合社會熱點與教學實際情況,對大學生的思想意識進行引導,不斷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與此同時,應當建立健全的教學評價體系,對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進行合理評價。就目前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評價目標較為單一,學校管理者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教學模式滯后。基于此,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而是要從多維度的角度,關注學生的思想發展情況,還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當中,使教學評價體系更加多元化。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不及能夠提高其參與度,還能夠消除其抵觸心理。教師要注重學生成長中遇到的不同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性的評價,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觀念,為其學習與生活打下穩固基礎。
要想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實效性,就要創新教學理念與方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思想政教育人員要了解時代的變化情況,探索去耐心的教學方式,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服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設計符合學生特點的方案,多用生動的案例與幽默的講解方式,活躍課堂的氣氛,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首先,教師應當對理論性的知識進行講述,保證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教材內容。教師還應當利用真情感化學生,得到學生的認可,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利用精彩的講解與激情,摒除傳統的教學方式,落實實踐教學。教師可以定期開展課堂活動與課外實踐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生活當中,進而優化教學理念與方案,激勵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從轉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理念入手,進而形成雙向師生互動的教學觀,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并對教學內容進行探討,鼓勵學生在講臺中將自己的想法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通常情況下,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完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還能夠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進而實現思政教學實效性的目標。
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學課程之前,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收集更多有趣的資料,還應當堅持思政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教師要秉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避免思想政治課程僅僅講授理論知識,脫離實際的傾向。教師應當講解教學的藝術,與學生進行交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下面以《經濟生活》的講解為例,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內容與明星偷稅漏稅的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還可以讓班級里追星的學生聯系實際情況,將知識點與實際生活相連接,保證了教學的趣味性。對偷稅漏稅的概念進行簡單減少,采取全新的授課方式,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采取啟發式教學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對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進行把控。例如在進行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可以列舉網絡中的實例,讓學生理解到物極必反的概念與原理。在學生較為簡單的知識點的時候,應當讓學生憑借自己的能力去探究;在學習比較難的知識點的時候,應當提出問題讓大家進行討論,使學生能夠知難而上。由于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知識點的理論性較強,教師可以與學生分享榜樣人物的實例,告訴學生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要為一二而活,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要理性的分析,并找出有效的解決方式。
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現代化的信息化技術具有新穎、方便等優勢,能夠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提高思政教學的實效性做好鋪墊。采取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能夠不斷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空間,解釋概念性的知識點,利用視頻、圖片等元素,為教學提供參考。不僅要了解學生的興趣,還要明確基礎的思想政治教學目標。教師要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強化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作用。教師應當用心選擇教學資源,精心制作教學條件,合理利用豐富的教材,制作時應當遵循個性化、集成性的原則,堅持教師主導,教學與方法統一的原則,堅持學習與創新統一。在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針對于超出認知范圍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思維意識,豐富其社會經驗。在學生與教師的不斷交流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最大限度上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實效性。
綜上所述,由于社會的發展節奏不斷加快,要想緊跟時代的發展腳步,教師就應當創新教育理念,合理融入信息化技術,滿足素質發展的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將立德樹人作為基礎目標,找到教材內容、教學方式與人格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并立足于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較強的措施,提出科學設計教學方案與教師素養的理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進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將學生培養成為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為社會的進步作出自身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