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 210044)
Vlog一詞源于blog,是創作者以“video (視頻)+ blog(博客)”的方式將真實的生活狀態記錄下來。Vlog的視頻時長依據創作者想要展示的生活內容通常設定為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不等,一般來說5-15分鐘為最佳觀賞時長。Vlog最早出現在國外大型視頻網站YouTube,由于Vlog具備成熟的商業模式現在已經成為Youtube上數量最多的視頻形式。Vlog這一形式僅在近兩年才開始出現在國內的新浪微博和bilibli視頻網站,這一全新形式已成為時下年輕人喜愛記錄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Vlog也是繼近些年大火的短視頻之后又一興起的網絡表達形式,與依賴圖文形式表達的blog相比,Vlog集音頻、視頻、文字于一體,與短視頻不同的是Vlog旨在最大限度地向觀眾展示創作者在生活中真實的狀態,同時它還具備視聽語言的藝術性以確保Vlog在觀賞方面的水準。
Vlog能在國內迅速引起創作熱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拍攝設備基本不受任何限制。創作者可以使用手機隨時隨地開始拍攝,專業的拍攝也可以使用像單反、gopro等專業攝影器材。專業研發攝影器材的品牌大疆看中了這一商機在今年推出了口袋靈眸相機,這種相機對長期需要手持拍攝的創作者們而言減輕了很大負擔。一閃、VUE等手機視頻剪輯軟件也在不斷更新,用戶可以將手機中的視頻片段直接導入在軟件中,利用軟件的剪輯、濾鏡等功能制作效果出色的Vlog。可以看出由于數字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原本具有專業性的拍攝和剪輯對大眾來說變得愈發簡單方便。
Vlog作為blog的衍生物,延續了blog長期以來真實的特點。在嗶哩嗶哩視頻網站可以看到多數創作者都會發布與日常生活有關的Vlog,例如《和我一起度過一天》這樣記錄真實生活的主題Vlog。類似這樣主題的Vlog往往點擊率都非常高。創作者使用第一視角拍攝記錄他們日常生活的一天,他們使用攝像設備拍攝的畫面可以將自己的生活一覽無余地呈現在觀眾眼前,讓觀眾在觀看時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并且感受到視頻內容的真實性。
內容的真實性還體現在線下互動中。創作者和粉絲之間的關系有時會通過Vlog從線上延伸到線下發展。例如:創作者舉辦粉絲見面會、品牌活動的邀請等線下的活動,粉絲和創作者會從虛擬的互聯網世界走向真實的現實世界見面,創作者通常會應品牌方和粉絲的要求將線下的互動拍攝記錄下來制作新的Vlog,觀眾在觀看時不僅會感受到內容的真實性也在無形之中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同時,也正是由于Vlog視聽結合的方式致使傳播內容更具互動性和描述性。但是難免會出現內容同質化的現象。通過在視頻網站上搜索Vlog關鍵字可以看到很多相似主題的內容,很多剛入門的創作者認為Vlog只是將日常生活平鋪直敘的記錄下來,其實觀眾真正想要看到的并不是簡單的生活記錄,而是具有創作者個人風格的對日常生活進行提煉之后的記錄。信息濃度高、碎片化敘事才是內容創作的關鍵。創作者若不能形成創作的個人風格就會將Vlog演變成視頻素材的簡單堆砌,極易讓觀眾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創作者應發揮主觀能動性,著重挖掘內容創意并且掌握一定的剪輯技術制作出具有個人風格的作品。
受眾的主動性主要體現在會搜索自己喜歡的Vlog主題進行觀看,不同類型的Vlog都有不同喜好的觀眾觀看。受眾在觀看時并不只是被動的接受傳播內容,而是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知體驗產生對內容的主觀感受,受眾的主觀感受也促進傳播受眾的參與意識增強,他們會對Vlog進行評論轉發,促成對Vlog的再創作和再傳播。雖然多數創作者都是以獨白的方式面對鏡頭進行拍攝,但其實他們使用這種方式也是在與看不見的觀眾進行隔空對話,觀眾在觀看視頻時通過彈幕與創作者進行溝通,創作者試圖與受眾通過這種方式建立軟性溝通,從而達成與觀眾良好的互動關系。
傳播受眾的主體意識增強,主動為傳播主體創作者在創作方面提出建設性建議。這樣一來,傳播受眾就主動參與到了傳播過程中。受眾在傳播過程中不僅僅是觀眾,提出建議也是在無形之中將自己塑造成了“把關人”的角色。這也說明受眾在滿足自我表達欲的同時實現了觀念上的轉變。
Vlog的反饋即時性主要體現在B站的彈幕文化。Vlog能夠在嗶哩嗶哩網站迅速傳播開并且為大眾所熱衷,離不開嗶哩嗶哩網站效仿源于日本的彈幕文化。由傳播學家德弗勒創立的互動過程模式提出的觀點即在傳播過程中,受眾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傳送者,這一觀點肯定了在傳播過程中反饋的重要性。而彈幕文化的特點就在于反饋及時性,受眾在觀看Vlog視頻時可以在視頻的任意時間節點發布彈幕留言,創作者看到觀眾的留言后會及時回復給予觀眾反饋,觀眾與觀眾之間也可以通過彈幕在視頻的任何時間節點互相討論,隨時隨地可以進行高效、即時的互動與反饋滿足了互聯網年輕群體在網絡中交流的需要。可以說反饋即時性是Vlog在傳播方面至關重要的特點。
遠古時期的人類以壁畫和符號作為最早記錄的方式,文明時代的人類用文字的方式進行記錄。現在人類進入了web 2.0時代,記錄方式也隨著媒介的變化而變化。從圖文形式的blog到現在利用視聽結合的方式分享的Vlog視頻形式,記錄的方式和內容也變得越來越豐富。
目前,Vlog是最貼近創作者和觀眾真實生活的視頻形式,這也是它成為視頻社交的最大優勢。它在創作方面的個人風格化以及彈幕和評論的反饋及時性推動了用戶在社交網絡中以Vlog為核心進行深度社交和互動。短視頻時代的基礎也體現在社交方面,因此Vlog有望成為最熱門的視頻社交方式。
明星效應首先體現在創作者推廣產品方面。品牌會篩選出粉絲活躍數量大和關注度高的創作者進行品牌推廣,創作者則以軟廣的形式將產品植入到作品當中。通過明星效應進行商業合作也在無形之中推動了這一行業領域的發展。市場看待創作者和明星藝人都是以粉絲基礎作為商業價值的考量標準。創作者推出含有軟廣的Vlog也存在很大的風險——很有可能會有損個人口碑和形象,讓粉絲對其人品產生質疑甚至沒有興趣觀看視頻。同時植入廣告也會導致Vlog創作主題的模糊,創作內容的審美風格也無法得到保障。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87.0%的用戶觀看Vlog主要是休閑娛樂。其中近四成用戶觀看原因為追星,明星為Vlog帶來了巨大的流量效應成為其發展的重要動力。今日頭條利用自身擁有的2億月活用戶選擇與明星歐陽娜娜進行合作。今日頭條摒棄了以往明星在鏡頭前的表演性質,將Vlog創作權全權交由歐陽娜娜。歐陽娜娜在Vlog中以十分樸實、自然的狀態記錄自己的生活,去除了繁復、花哨的設計,讓觀眾在明星Vlog中也可以體驗到十分真實的觀感。歐陽娜娜的 Vlog不僅獲得了觀眾的好感也吸引了許多對Vlog感興趣的粉絲。這樣做一方面滿足了觀眾和粉絲的窺視欲望,另一方面也增進了和粉絲之間的親近感。
歐陽娜娜也制作了十分獨特的Vlog《你們控制我的一天》,在視頻中歐陽娜娜會根據粉絲的想法和喜好生活一天。在Vlog的互動中,明星主動問詢粉絲的意見與喜好,邀請粉絲參與到視頻的制作中來,在粉絲的評論與明星的回應之間增強了二者之間的關系,也強化了粉絲對明星的好感。
國內現在的vlog仍然處于初步發展的階段,一方面由于人們只愿意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或者看自己喜愛的明星,很少有人會去主動關注普通人的生活記錄。通過明星進行流量引流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Vlog傳播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隨著Vlog的發展也呈現出商業變現困難、傳播內容同質化嚴重等困境。普通網絡用戶參與創作的積極性需要通過頭部用戶的帶動,移動終端技術的不斷更新降低制作門檻都是推動Vlog未來快速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