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李靜宇
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引發了對中國城鄉經濟的整體反思:主流的觀點認為,受制于制度安排的不完善,中國城鄉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呈現出明顯的“二元”結構特征。不僅表現在城鄉居民收入的非均衡增長,也表現在城鄉居民在諸如公共醫療、教育、養老等方面的巨大差異,從而造成了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進程中的城鄉分化。
國家針對農村居民的社會保障、公共福利不足,農村居民收入中較大比重用于基本生活支出,用于提升生活質量的支出嚴重不足,從而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有待升級,并且這一趨勢日益明顯。
但由于制度安排的不足,我國城鄉經濟長期存在明顯的“二元”分割特征,其不僅導致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也阻礙了農村商品市場的發展,農村消費市場長期“萌”而不“發”,已經嚴重影響了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
農村已經成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短板,如何發展農村經濟已經成為社會及政府共同關注的問題,
這樣的事實,本身就說明城鄉多年來歷史遺留下來的差距性。在城鄉差距和矛盾日漸凸顯的今天,思考當下,我們確需要對城鄉之差距特殊性有理性的認知。
然而,我們似乎從未深刻地反思過這種差距。特別是在國家正著力推進的“精準扶貧”、“互聯網+”等戰略下,農村地區或將迎來發展的機遇期,城鄉要素流動加速,更多的新經濟業態將在農村出現。
在此背景下,隨著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推進,城鄉一體化、城鄉統籌發展等戰略將是未來政府施政的主體思路,而處于實現該目標的短板的農村地區將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我們的“城”與“鄉”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據統計,2002~2017年,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 39.09%增長到 56.10%,年均增長 1.3個百分點。受制于城市承載力的影響,后期城鎮化的發展將趨弱,并且隨著城鄉差距的不斷縮小,未來城市居民可能出現逆向遷移,從而使農村仍將存在巨大的人口數量。
因此,農村消費市場存在巨大的人口支持,發展空間廣闊。2002年以來的統計顯示,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結構中,農村居民平均在食品、居住、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高于城鎮居民,而在衣著、交通通訊、文教娛樂等方面的支出明顯低于城鎮居民。
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背景下,作為實現目標的短板農村地區將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城鄉產品將加速流動,其一方面帶來農村消費市場的啟動與升級,另一方面農業產業鏈的商業屬性也將進一步強化。
隨著農村交通及互聯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農村居民通過互聯網進行消費的比例將快速上升,由此帶動農村電商發展。
事實上,近幾年無論農村網民數量,還是農村網購人數都呈現高速增長的趨勢。據商務部消息,2018年上半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632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34.4%,占全國網上零售額的比重為15.5%,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3個百分點。其中,在10月1日,筆記本電腦及智能手機的銷售額有大幅的提高,其中筆記本電腦的單日銷售相比一個月前足足上漲了3.8倍之多。另外,菜鳥網絡的數據顯示,以大家電為例,10月1日當天,全國農村地區的網購銷售額環比9月1日的增幅更是達到了驚人的9倍。
在網上購買大家電正在逐漸替代鄉鎮家電實體店的購物方式,成為一種鄉村新主流。農村消費者的網購,呈現出最大的特點是消費模式的轉變。
為了促進農村物流的發展,特別是有效解決農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國家先后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隨著相關政策的落實及推進,農村物流體系被逐步完善,物流效率逐步提升。特別是國家加大對中西部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具有巨大潛力的中西部農村物流需求將逐步釋放。
為了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國家加大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鄉村交通得到了明顯改善。同時,伴隨著農村整體交通條件的改善,基于電商渠道的城鄉產品實現了更快速度與效率的雙向流通。隨著城市產品“下鄉”和農村產品“進城”在效率、模式等方面的提升和優化,農村電商的市場效應將進一步顯現,農村物流也將得到進一步發展。雖然我國農產品的電商交易比例較小,但增長迅速,農產品“進城”表現出高速增長的發展趨勢。同時,隨著農產品“進城”規模的擴大,其對農村物流的需求將快速增長,農村物流將成為提高農產品“進城”效率過程的關鍵一環。
拼多多給中國電商的啟示就是,對消費人群進行針對性地布局是成功商業模式的關鍵。拼多多瞄準的主要不是城鎮的較高收入人群,而是挖掘對價格敏感的城鄉中低收入群體,在這方面,并沒有所謂的消費升級和降級之分,低價仍然可以成為人們追捧的對象,相對于名牌,人們越來越傾向于性價比更高、更實惠的商品。
與此同時作為由阿里巴巴、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控股、順豐集團、三通一達,以及相關金融機構共同組成的"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項目,憑借強大的資本運作及科技實力,菜鳥目前已打通了覆蓋跨境、快遞、倉配、農村、末端配送的全網物流鏈路。
從阿里、京東和蘇寧的運作路徑看,前者阿里對于農村市場在運作平臺的處理上主要采用加盟制,配送人員以全職為主,在農村物流建設上,主要縣城物流網點為依托,利用當地物流服務商實現商品的城鄉配送;以京東和蘇寧為代表的后兩者主要以自營的方式進行運作,人員用工上全職和兼職都存在,而在物流網絡建設上,都是通過自建物流實現商品的城鄉配送。
我國幅員遼闊,擁有約9萬個鄉村及近10億農村人口的巨大消費市場,受基建等因素影響的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物流發展困難重重,真正能將商品送到該地區用戶手中的時間依然要比城市市場長。激活整體農村消費市場的潛力,仍需要結合宏觀經濟環境及政策的動向而努力!
這就是中國城鄉“二元”經濟之下的特殊性,城與鄉之間物流的雙向流動的原因是復雜的,但是很重要的一點在于,這種雙向的流動性之活躍性讓彼此間的差距在慢慢地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