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
經商的根本,在于“取悅顧客”
企業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創造顧客,那些做一錘子買賣的公司基本都不會活的太久,企業想要長期生存必須贏得顧客的信任,進而重構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體系。
我經常對員工說“要做顧客的仆人”。這句話表明了與顧客打交道的態度,同時還意味著將“顧客至上”貫徹始終。我一貫強調,特別是接待客戶的姿態,要把自己定位為心甘情愿為客戶服務的仆人。“心甘情愿”不是“勉勉強強不得已”的意思,而是樂于當客戶的仆人,主動、愉快地為客戶服務。不肯盡力去做客戶的仆人,不管銷售戰略如何高明,也只能是畫餅充饑。即使一時取得了成效,也只是單筆生意,成功難以延續。
徹底地為客戶做奉獻,這也是經營的大原則之一。但是,雖說要徹底奉獻,但事情本身存在界限。以價格為例,無論多么便宜,也不能賠本賺吆喝。另外,關于產品質量,要追求絕對的高品質在現實中也是不可能的。再說交貨日期。采購資材、生產流程以及運輸等環節都要花費時間,交期不可能為零。然而,只有對顧客的態度、服務是沒有界限的。所以,必須當好顧客的仆人,為顧客提供最好的服務。
有時客戶會提出“如能開發出這樣的產品我們就下單”,但客戶的設計書往往遠遠超出行業和公司現有的技術水平。當聽到客戶這種需求時,即使現在公司沒有這類產品,或者現有的技術能力不足以應對,首先要說:“行!”把訂單接下來。這個態度非常重要。
先拿下訂單,然后再研究“如何開發”“如何在短期內交貨”。為了不給已經下單的客戶造成困惑,就要拼死力開發。這種態度風險企業必須具備。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能力這東西要用將來進行時來考慮,這點很重要。
先果斷設定高于自己能力的目標,最初就下定決心,設立現在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高目標,在將來的某個時刻達成它。然后再思考具體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達成那個高目標。
以現在的能力來判斷是否可行,就不可能做成新的事情。現在沒能力做的事,無論如何也要把它做成,只有這種心態才能有真正的創造。不以未來進行時思考自己的能力,風險企業和中堅企業就無處尋找新的商機。
我認為,定價就是定經營的死活。可以說,定價體現了經營者的經營思想。為產品定下某種價格,產品究竟能賣出多少,獲利多少,極難預測。定價過高,產品賣不出去;定價過低,雖然暢銷,卻沒有利潤。總之定價失誤,就會給企業帶來莫大的損失。
正確認識自己產品的價值,在此基礎上,使單品的利潤與銷售數量的乘積最大,要找出這一點,據此定價。這一點也必須是顧客樂意購買的價格。
對制造商來說,一旦經過深思熟慮確定最終的價格,就必須做出努力,以求獲得最大的利潤。這時,“材料費多少”“人工費多少”“各種經費多少”,這類固有觀念和常識要統統拋開。價格再加上既定的規格要求、品質要求,在滿足客戶一切條件的范圍之內,用最低的成本制造出商品,這種努力至關重要。
信用是經商的基本。在經商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出努力,積累顧客的信任。在既定的交貨時間內,以合適的價格提供給客戶優質的產品。憑這些可以量化的因素,努力為客戶做奉獻,確實可以贏得顧客的信任。
然而,我認為還有比這更高的水準,那就是贏得顧客的尊敬。這是一個更高的層次。若是贏得了顧客的尊敬,與別家公司比較質量的高低,或者價格比它們高些、低些,這些問題都可以超越。
如果在顧客的心里埋下“無論如何也想買這家公司的產品”的種子,顧客就會優先購買這家公司的產品。相反,如果顧客心中想的是“那家公司的產品不想要”,即使價格再便宜,也不會有太多的人光顧。達到讓人尊敬的程度,與顧客構建這種絕對性的關系,這才是真正的經商。要做到這一點,經營者與員工必須具備值得顧客尊敬的高尚品質。
企業就是一面鏡子,這鏡子映照出經營者及其員工的心靈。正因為如此,尤其是經營者要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品格。(稻盛和夫,日本著名企業家,本文摘編自《敬天愛人》,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