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文化館人員綜合職業素養的主要內容,分析了當前文化館人員素養現狀,提出了關于如何提升文化館人員素養與能力的幾點意見建議。
關鍵詞:文化館;職業素養;能力提升
文化館以文藝創作、文藝培訓、美術輔導、組織活動、組建業余團隊為主要業務。主要職能有:組織開展公益文化藝術活動;輔導公眾進行文化藝術創造;促進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發展。隨著社會進步和改革深入文化館的職能也在不斷變更和豐富。文化館干部職工任務重,肩負著創造豐富人們文化生活,熏陶人們的思想情操,造就有紀律、有文化、有知識、有思想的四有新人的重要職責,所以,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升自己的素養與能力,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變遷,更好的辦好文化館,切實為群眾做好文化服務。
1 文化館人員綜合職業素養的主要內容
1.1 職業道德修養
職業道德修養,是指從事各種職業活動的人員,按照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規范,在職業活動中所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職業道德素養是一種自律行為,也是從業人員的基本準則。一是政治修養。要有堅定的思想信念,始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自覺自愿的履行黨的路線、政策、方針、遵紀守法,時刻不忘初心,矢志永遠奮斗。二是愛崗敬業。文化館的工作人員首先應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就是愛崗敬業,對本職工作要始終保持著飽滿的熱情,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于職守、盡職盡責的對待自己的工作,履行好自身的職能職責,要有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大公無私的精神。三是吃苦耐勞。吃苦耐勞體現在學習上,寶貴的知識、技能、經驗都不是唾手可得,是需要通過刻苦鉆研一點一滴積攢得來,在當今知識更迭快速的知識型社會來說,吃苦耐勞的學習精神十分重要。文化館的干部職工不僅要打牢自己的專業知識素養,還要不斷的通過知識“充電”,更新專業知識,拓展文化特長、技能,學習其他相關的文化知識、業務技能。吃苦耐勞還體現在工作精神上。由于文化館的工作特殊,工作范圍廣,有時候要一連好幾天不休息的工作,工作任務重。加上文化館干部職工的級別、待遇不高,就需要文化館的干部職工要有一顆強大的事業心和自豪感,不懼困難挫折,堅持生氣勃勃的精神狀態,在工作中不斷的開拓進取,有一顆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而努力奮斗的心。
1.2 專業能力素養
一是具備優質的藝術修養。文化館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藝術人才,這就要求干部職工除了要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還要對不同藝術的基本常識有一定的了解,需要多掌握一些諸如文學、曲藝、美術、攝影等自己專業技術以外的藝術,以便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和培育新人。另外優質的藝術修養決定了群眾文化活動的水平高低,具備優質的藝術修養有利于保證群眾文化活動的質量和水平。二是具備文藝創作的能力。如何滿足新時代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是擺在每個文藝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文化館繁榮昌盛的鮮明標志是文藝創作的繁榮和文藝作品不斷推出新作品,文藝工作者有責任也有能力創作出聚焦新時代、反映新生活、展現新風貌的優秀作品,這不僅是對人民群眾精神需求的回應,也是文藝工作者不斷努力和探求的方向。文化館的文藝工作者要走入基層、深入生活、貼近群眾,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開發和開拓最深入人心的題材,發行最有代表性的文學藝術品。三是有較好的培訓輔導和組織能力。為普及群眾文化素質和審美教育,文化館需要開展各類藝術培訓和文化活動,這就需要文化館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的培訓和組織能力,另外,為了更好的勝任文藝老師的這一職責,還要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交流技巧,相比書面表達來說,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利于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進行,也更加有親和力與說服力。
2 當前文化館人員素養現狀
一是人才流通配置渠道偏窄,文化館工作人員流動性差。導致了職工人口年齡結構老化,人員素質普遍不高,缺乏專家型人才,業務尖子等問題。二是干部隊伍思想落后僵化,進取意識普遍薄弱,館內工作熱情和活力不足。三是人才配置不合理,文化館需要的是專業人才,而實際隊伍多為缺乏文化館工作經驗的劇團等單位的平調人員,造成人才浪費。四是業務進修培訓機制不靈活,培訓渠道窄,加上各級領導對在職人員培訓不夠重視,制約了干部的專業素質的提高。
3 如何提升文化館人員素養與能力的意見建議
3.1 完善文化館人才政策機制
一是拓寬人才選聘渠道,保障人才的流入。文化館在進行招聘人才的時候,可以從不同的渠道發掘人才,招聘的人才除了要注重專業技術,個人的品行也十分重要,需要熱愛文化,還需要具備能吃苦,勤學好問等優良品質。另外,為了更好的幫助基層文化館完善館內的文化知識,可以聘請對當地風俗習慣熟悉了解的當地居民為基層文化館工作,以便使基層文化館有更好的發展。二是加強基層政策保障,防止基層人才流失。基層文化館在培養出大量的技術型人才之后,為避免出現人才流失的現象,基層文化館必須加強館內的政策保障制度,在政策上讓人才長久的為基層文化館所用?;鶎游幕^可以通過提升薪資待遇增加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采取公平公正的職務晉升政策,拓寬優秀人才的晉升渠道;創新完善職位評比制度,改進對青年干部的評價方式,科學結合發現人才和評價人才,優化配置職工職位;定期考核,加強對職工的約束力和責任感;完善考核制度,將其考核結果作為重要依據來進行干部人員獎懲、榮譽認定、干部培訓和任用。通過加強基層文化館的政策保障制度,減少基層文化館的人才流失狀況。
3.2 完善培訓保障機制,加強文化館相關培訓
要保障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達到預期效果,必須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制度體系。首先,領導要重視員工的培訓工作,建立或完善培訓制度體系,通過制度來保障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和培訓的實效性,約束和鼓勵職工進行自我的提升。有了體系為依托,接下來就是對培訓工作進行再加強。這里的培訓,應包括專業特長的培訓和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通過專業特長的培訓來彌補文化館專業技術人員不足的缺點,優化館內人才結構,幫助各工作人員掌握更多的技能特長,充分挖掘個人的潛力,人盡其用,避免出現“吃空餉”或人力資源浪費的現象,提高文化館內的工作人員的有效工作價值。從文化館職業的實際出發,進行職業道德修養的培訓,采取制度、守則、公約、承諾、誓言、條例等易于為從業人員所接受和實行的靈活形式,來培養職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優良品質,增強文化館的凝聚力和熱情活力。
3.3 大力開展文化活動,以實踐促成長
所謂實踐出真知,真知促實踐。光進行培訓還不夠,還要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去。當然,實踐出真知,體驗促成長,通過實踐也能增強體驗和進步。文化館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組織策劃各類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滿足群眾不斷提升變化的文化需求,說到底,培訓的再多,理論再充足,最終都要落到實踐中去,文化館可以通過增加活動次數來鍛煉和檢驗人才隊伍,通過開展組織大量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來實踐鍛煉職工的技術技巧、組織能力、主持策劃、問題的解決能力、反應能力及靈活性,用實踐來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培養出一支既有知識理論,又有實戰經驗的高素養、高水平的文化隊伍。
參考文獻
[1]李滟潞.淺談文化館工作者的綜合素質[J].才智,2018(20):247.
[2]馬金鳳.基層文化館的職能及人才隊伍建設的問題探討[J].赤子(上中旬),2017(02):187.
[3]胡建達.淺談如何走好四步棋讓基層文化館走出人才困境[J].大眾文藝,2016(17):16.
[4]龔明如,沈國富.如何提升文化館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J].戲劇之家,2015(12):229+244.
[5]左俐.內強素質 外樹形象 大力推進新形勢下文化館建設[J].理論導報,2010(02):43.
作者簡介
楊韶紅,女,館員,云南省瀾滄縣文化館,發表論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