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沂南縣第二實驗小學)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是向課堂要時間、要效率,在課外要活動、要實踐。語文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少講多讀,注重方法提煉、指導,從而讓學生在掌握閱讀方法與寫作技巧的過程中,做到“簡簡單單學語文,輕輕松松寫文章”。這一點和沂南縣第二實驗小學一直以來的“課內外一體化”研究有異曲同工之處。
在2015年3月伊始,沂南縣第二實驗小學全體語文教師引領孩子們開始了“語文主題學習”之旅,至今已有近4年的實驗歷程。這4年的“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實踐探索中,在對“主題學習”的不斷解讀中,結合該校實際情況,二小人把“主題學習”實驗目標定位為扎實開展課堂內的語文主題學習課堂教學,搭建課外的閱讀、展示交流的平臺,踐行課內外一體化的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切實為學生的閱讀服務,為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服務。
在教學研究過程中,學校將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終極目標,通過課內大量閱讀,增加學生的感悟和體驗,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探討新的閱讀方法,擴大閱讀數量。開展各項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穩步提高,語文素養得到普遍提升。
1.提速閱讀教學、做好課本教學和主題叢書內容的整合
轉變教學觀念,增加語文課內教學容量,使教師課堂在教學結構、教學策略上發生根本性轉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做語文課本和主題叢書內容的整合,讓學生的自主閱讀得到了有效保障。
《語文主題叢書》作為教材的拓展延伸,它給語文教師提供了豐富的閱讀素材,讓指導學生閱讀變得更加便捷。因此,教學時教師要重視教材與《主題叢書》的閱讀結合,教師把一篇文章作為例子,由點到面,從這篇課文中學習到的方法,遷移運用到《語文主題叢書》其他文章的閱讀中。例如,在三下第三組課文中的《寓言兩則》教學中,教師可以把《亡羊補牢》作為精讀,讓學生了解寓言的文體特點和學習寓言的方法。從精讀中歸納出的學習方法是質疑課題、讀文明事、明事悟理。然后,采用以文帶文的方式,遷移引導學生學習《南轅北轍》以及《買櫝還珠》,最后讓學生運用學習到的方法自學叢書中的《盲人摸象》。在教授《圓明園的毀滅》時,拓展叢書中的《圓明園之最》《圓明園,中國永遠的痛》兩篇文章開展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之情,對侵略者的憤恨之心。
2.提煉閱讀技巧,加強閱讀方法指導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注重“語文是學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設計教學流程,采取合理的教學策略,把學生放在課堂主體地位,教師做好教學的引導者,保證在合作、自主的基礎上學生有效學習。
學生在閱讀主題叢書的過程中,養成圈、點、勾、畫、簡單做批注的好習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注重傳授給學生圈、點、勾、畫、簡單做批注的方法,并且全班統一標準規定和固定做批注的各種符號:好詞圈、好句畫,好段落就用波浪線,有了感想寫旁邊。就這樣,潛移默化中,學生掌握了讀書做批注的方法,養成了不動筆墨不讀的好習慣。如在講授《觸摸春天》這一課時,就讓學生用不同的勾畫如橫線、三角形、圓形等來感受安靜創造的奇跡。同時,教師要求學生依據讀書內容,完成學校專門根據《語文主題學習叢書》設計配發的《快樂讀寫》,把讀書中關注到的好詞佳句摘抄到《快樂讀寫》上,用三五句話簡述文章大意,并根據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寫下自己的讀書感悟。而在學完一個單元后,教師可以精選《叢書》中3~4篇與該單元主題相似的文章,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用大約3/4的時間讓孩子自主批注閱讀,然后剩下1/4的時間討論交流。教學的重點依然是積累好詞佳句,學會運用學到的閱讀方法去閱讀、理解,粗淺了解文章大致內容,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教師也可以不給學生設置任何學習作業,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想讀多少就讀多少,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讀書,從而提高學生的讀書興趣,讓學生盡情享受讀書的樂趣。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獲得了能力,還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他們的語文素養。
3.創設課外閱讀成果展示平臺,激發學生閱讀的自信與興趣
每一次閱讀成果的展示,都會帶給孩子平時誦讀時完全不同的體驗,而教師恰恰要通過展示、交流的平臺,將這種獨特的體驗轉化成學生蛻變、超越的力量,幫助和引領他們更快的成長、提升、突破。為配合語文主題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課堂之外可以開展“讓書香浸滿校園,讓讀書伴我成長”活動,定期組織各種類型的讀書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如演講比賽、班級詩會、課本劇表演、朗誦比賽、手抄報比賽、讀書筆記展評等。在踐行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中,學校積極參與設計學校、班級的誦讀活動,“校園朗讀者”社團也應時而生,在學校掀起了一股朗讀的熱潮。每周一期的誦讀活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致敬父親”“感恩母親”“美好童年”“感受離別”……把老師、家長、學生都調動起來,大大激發了學生對朗讀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讓校園里多了幾分濃濃的書香。
在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的啟發下,學校積極開展班內展開了班級詩會活動,學生們在“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中體味到濃濃的離情別意;從“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中領略人生的豁達與灑脫;懂得“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思念與祝福;會激發“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強烈的愛國之心……孩子們跨越時空與詩人遙隔相望,體味中華文化獨有的跨越千年的心意相通。
豐富多彩的讀書交流活動,為孩子們搭建了展示魅力的舞臺,施展才能的機會。在展示活動中激發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信心、熱情。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孩子們深受感染,變得溫文爾雅,書香氣息濃郁。
靜靜的等待,蹲守每一株草綠,喜迎每一樹花開。當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并逐漸走向成熟,那所有為“花兒”的這番心血,終會讓每一株“花兒”開成自己的模樣,也終將讓我們這些守護者成為最美的“賞花人”!我始終堅守:學生的精彩就是教師的精彩,也是對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最好詮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最大的收獲理應是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學生的不斷成長!
在“課內外一體化”的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的道路上,我們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并肩向前。春來草自青,既然選擇了語文主題學習這條路,就風雨兼程地走下去,懷揣夢想,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