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雄
初中語文作文能夠體現出學生的文學素養及語文綜合能力。現階段,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過于重視文章結構的布局、寫作手法及技巧的運用,卻忽視了學生作文內容的豐富性、形式的多樣性及語言的生動性等特點。本文將通過拓展對話的方式,分析如何提升學生作文水平。
生活永遠是鮮活的,每天都會發生著不同的事情,學生的情感每一天也會有著不同的體驗。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若能夠引導學生與生活對話,關注生活,從生活中提出自己獨有的見解,那么學生的寫作熱情也會得到激發,進而主動地參與到寫作過程中,在作文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新課標提出:“初中語文作文應力求表達出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與真切體驗”,優秀的作文應當是具有真性情的。寫作是因為有話想說,有感情需要抒發,通過文字來表達出自己的喜怒哀樂。因此唯有與生活對話,才能夠讓作文具有真性情,才能夠顯示出自己獨有的見解,才能夠讓作文更上一個層次。每一位學生的生活環境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可以根據獨有的個性生活為出發點,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逐漸讓學生形成獨有的寫作方式。在生活中應當做有心人與有情人,好作文則應當用真心和真情去抒寫,表達自己對生活及生命的感悟與認知。重視與生活對話,挖掘出學生個人生活中的情感體驗,這樣才可以寫作出具有個性特質的文章,因為唯有真切的情感深度,才能夠真正感人至深。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可以將世界作為課堂,引導學生從現實社會中去發現其中的人性美,培養學生對社會的關心、對國家的熱愛、對他人的關懷,對假丑惡現象的辨別。
長期以來一直強調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尤其是受到應試教育環境的影響,教學模式功利化傾向極其嚴重,進而導致學生的寫作與社會出現脫節的現象。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人的個性更為復雜,初中生更應該通過學習建立良好的品格及個性。那么怎樣才可以在作文中進行體現呢?首先需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激發個性化思維,進而讓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三觀。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放假期間收集自己感興趣的熱點話題,之后再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表達自己獨有的見解,讓學生能夠對人的生命、生存及發展具有深刻的認知。這樣不僅僅是為了傳遞內容,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社會的關注,體現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能夠主動聆聽社會的聲音,進而培養學生個性化思維。
閱讀與寫作是兩種相互聯系的能力,讀是寫作的積累,內在的吸收;寫作則是知識的運用,外在的表達。因此可以說讀是寫的基礎,只有厚積才可以薄發。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積極進行閱讀學習活動,通過經典書籍開拓自己的知識視野。經典閱讀非常重要,尤其是它的影響性、時間性及廣泛性。經典閱讀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氣質,能夠展現出學生應有的文化底蘊。為了讓閱讀能夠落到實處,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閱讀,做筆記,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最終形成終身閱讀的良好品質。當學生有了一定的積累,他們的作文水平也會受到影響,所認知的內容也會有所不同。如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把握作者的內心動態、寫作情感、寫作方式及技巧等,這樣再加深自己作文的認知形成獨有的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多種途徑的拓展對話,能夠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初中語文教師應積極研究學生的認知及心理特點,引導學生與個人生活對話、與社會生活對話、與閱讀對話,激活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愛上寫作,能夠將自身的真情實感通過作文抒發出來,形成個性化思維,讓作文能夠更加具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