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璧云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有人會發現排尿時尿里出現泡沫,有些人就會驚慌失措,認為尿中有泡沫,就是蛋白尿,蛋白尿就說明腎功能出現問題,甚至擔心得了尿毒癥。
事實是否如此呢?到底什么是泡沫尿?泡沫尿究竟意味著什么?泡沫尿是不是蛋白尿?出現泡沫尿應該怎么辦?我們就以上幾個問題向讀者簡要介紹。
我們知道,正常新鮮尿液為透明、琥珀色的液體,隨尿量的多少,顏色有深有淡。但是為什么會出現尿中有泡沫的情況呢?
在正常情況下,尿液的表面張力很低,形成氣泡較少。但由于各種原因,尿液中成分發生改變時,如含有一些有機物質(含氮廢物、葡萄糖)和無機物質(礦物鹽),使尿液張力增高就可出現一些泡沫。但如果泡沫較大或大小不一,并且持續時間較短,屬于正常沖起的泡沫,所以,出現泡沫尿并不一定就是有病。
有泡沫尿不等于就是蛋白尿。泡沫尿可以分為正常的泡沫尿和由疾病引起的泡沫尿。
1.小便有泡沫可以是正常的現象
*男性站著排尿時因沖擊力較大容易有泡沫產生;
*當水喝得較少,尿的濃度高,較易有泡沫;
*早上的第一次尿液經濃縮后,也易有泡沫;
*尿急時,排尿壓力加大,尿速增快,使尿液表面張力增大,也可見氣泡增多;
*如果人體進食了過多的蛋白質食物,身體又無法完全吸收,那么就有可能會有一部分蛋白質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這樣的尿液就容易出現泡沫現象,但此種泡沫尿通常是一過性的;
*夫妻長期分居,停止性生活時間過長,經常性興奮者,由于尿道球腺分泌的黏液增多,使尿液表面張力增高,也會出現尿中氣泡增多。
以上幾種情況中出現的泡沫尿大多會較快消失,進行尿常規檢查多無異常。
2.5種情況警惕病理性泡沫尿
如果尿液表面漂浮著一層細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消散,時間超過5分鐘,則很可能是蛋白尿;如果是大泡沫,要警惕是否糖尿等明顯的病理性泡沫尿。
而明顯的病理性泡沫尿有可能為尿路感染、糖尿、蛋白尿或患者本身就有的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所引起。如以下幾種情況:
*有腎臟病時,尿中蛋白含量增多,尿液表面張力增大,在排尿時可產生較多氣泡;
*有肝臟、膽道疾病或溶血性疾病時,尿中的膽紅素增加,尿液表面張力增大,在排尿時同樣可產生較多氣泡;
*糖尿病患者當血糖控制不好時,尿液中尿糖或尿酮體含量升高,尿液的酸堿度發生改變,尿液黏度增加,致使尿液表面張力增高均可產生較大的泡沫尿;糖尿病腎病患者尿液中不但會出現尿糖,還會含有少量的蛋白質,也可使尿液的表面張力升高而產生泡沫。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泌尿系統感染,這也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泡沫尿的原因;
*泌尿道感染或泌尿道患腫瘤時,尿中紅、白細胞增加。這些都可能使小便濃度增加,會有較多泡沫,且泡沫存在較久;
*泌尿道中有產氣菌存在時,尿液中可產生氣泡。
總之,尿液中出現氣泡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氣泡特別小而多,或者氣泡大而且持續時間較長,則應該加以重視。
1.發現有泡沫尿后首先對照一下,自己的泡沫尿是否屬于以上6種正常的現象之一,逐個加以排查,確定自己的泡沫尿是屬于哪種情況;若不能判斷,自己鑒別的最好方法是:取一支試管裝20毫升尿液,用手來回振蕩試管,如試管內的尿液表面出現細小而持久不消散的泡沫,為可疑蛋白尿,應及時去醫院進一步診查,以尿常規檢查為準。
2.如果出現泡沫尿又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就有可能是尿路感染。這個時候,尿常規檢查會顯示尿中有白細胞、紅細胞,甚至有膿細胞或有細菌存在,需通過B超等檢查排除泌尿系統的腫瘤,給予抗感染治療即可。
3.同時伴有多食、多飲、多尿、口干渴等癥狀時,又檢出尿糖、血糖增高,就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也需要進一步診治。
4.如果尿液深黃、尿中膽紅素或尿膽原增多,需排除肝膽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也需進一步做消化系統B超檢查及肝功能等檢查才能確診。
5.確定蛋白尿的存在,當尿蛋白定性試驗陽性或定量試驗大于150mg/24h時,稱為蛋白尿。蛋白尿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蛋白尿,也應區別對待。
生理性蛋白尿:由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情緒激動、發熱、寒冷或高溫及在應激狀態時均會出現蛋白尿,但持續時間短,誘因解除后尿蛋白消失。妊娠期婦女也會有輕微蛋白尿。這種情況應多次復查、予以跟蹤。
病理性蛋白尿:一般來說病理性的泡沫尿最常見的就是蛋白尿。
若多次復查尿蛋白陽性或定量超標,提示為持續性蛋白尿,即病理性蛋白尿,應引起高度重視,盡快到腎病專科就診。
蛋白尿的具體病因非常復雜,大體可分為:1.腎小球性蛋白尿(急性和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各種風濕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腎病等);2.腎小管性蛋白尿(間質性腎炎、腎小管損傷);3.溢出性蛋白尿(多發性骨髓瘤、骨骼肌嚴重損傷及大面積心肌梗死等);4.組織性蛋白尿(指來源于腎小管代謝產生的、腎組織破壞分解的、炎癥或藥物刺激泌尿系統分泌的蛋白質進人尿液而形成的蛋白尿)。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一步檢查,必要時做腎臟病理檢查確定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