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元
摘 要 森林資源對于維持生態環境平衡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隨著近年來我國政府對生態建設的重視,森林資源保護愈受高度關注,但當前我國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基于此,闡述了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的意義,分析了當前我國森林資源保護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的措施。
關鍵詞 森林資源;生態平衡;保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9.034
森林是人類的“綠色氧吧”,持續不斷地向人類輸送新鮮的氧氣,同時,森林內的各種動植物也依賴良好的森林環境生長。而且,良好的森林資源能夠凈化空氣、保持水土平衡、防風固沙。因此,只有保護好森林資源,才能維持生態平衡,進而促使森林資源更好地發揮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 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的意義
1.1 有助于生態平衡
由于人類對森林資源的過度開采,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土地沙化、泥石流、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頻發。而加強森林資源保護有助于凈化空氣、防風固沙、涵養水源、減少洪澇災害等。因此,加強森林資源保護有助于生態平衡。
1.2 有助于保持生物多樣性
我國是世界人口大國,對于木材的需求量巨大,過度開采問題嚴重,已遠遠超出了森林的承受力。而森林中有許多珍稀物種和植被,過度開采會造成森林內眾多物種減少甚至消失。因此,保護森林資源有助于保持生物多樣性。
2 我國森林資源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2.1 森林資源不足,缺乏再生資源
森林資源保護是世界各國廣泛關注的熱點,而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森林資源占有率遠遠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先天不足加之后天的過度采伐,造成我國森林資源不足,供需矛盾日益激烈,可供開采的林木面積不斷減少。這種供需矛盾主要體現在木材供應方面,國內木材供不應求,導致我國木材需依賴大量進口,而全球氣候變暖使得世界各國對森林資源更加重視,一些原木出口國控制本國的木材出口,影響了我國木材的進口量。而在我國森林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又存在開發難度大的問題,以致森林再生資源缺乏[1]。
2.2 森林資源生態功能退化
由于早期我國存在犧牲環境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為,森林資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以致森林資源生態功能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泥石流、旱澇、酸雨等災害頻發,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植物生長,不僅對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更使人類的生存環境面臨致命威脅。此外,森林病蟲害的發生也給森林資源造成了嚴重破壞。
2.3 森林防火意識不強
火災是森林資源的頭號大敵,會使森林大面積燒毀,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還會嚴重破壞氣候環境。近年來,森林旅游受到人們的青睞,森林旅游行業得到蓬勃發展。但眾多游客的到來使森林景區管理難度加大,加之游客環保意識及防火意識不強,部分游客的不良行為給森林資源造成了潛在的安全隱患,不僅留下很多一次性垃圾,給林區環境保護也帶來了困難,更有甚者在森林內抽煙、野炊,帶來了巨大的火災隱患。
3 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的措施
近年來,人們逐步提高了森林保護意識,黨和國家對森林資源保護的關注度也不斷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就曾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充分突顯了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3.1 健全完善法律法規,依法治林
要想有效保護森林資源,必須依賴于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通過相關的規章制度來管理和制約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明確指出,對于森林資源必須實施限額采伐,通過植樹造林等措施擴大森林覆蓋面。在此基礎上,政府部門應發揮其職能作用,出臺一系列針對集體、個人造林育林的優惠政策,加大造林育林的強度,全民參與植樹造林;同時,鼓勵企業、相關科研部門開發出可替代木材的新型材料,取代木材的使用[2]。此外,還要設置專款專用,將其專門用于造林育林。針對違法開采和狩獵行為應加大打擊力度,如近年來部分地區開展的“獵鷹行動”就有力地打擊了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3]。森林管理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嚴格控制木材采伐量,保證開采量在森林可承受范圍內,避免濫砍濫伐,確保森林資源可持續再生。
3.2 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森林保護意識
森林資源保護不僅僅是某個部門或單位森林管理人員的職責,更是每位公民的責任。人人都應具有森林保護的意識,并積極參與到森林資源保護工作中來。相關部門可借助新媒體,宣傳森林資源保護知識,讓人們從自身做起,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如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等,為保護生態環境,減少環境污染自覺約束自身行為。同時,要加大森林防火的宣傳力度,可利用電視、車載廣告等循環播放森林防火有關知識;可在森林旅游區張貼醒目的宣傳畫,倡導人們安全環保旅游,愛惜景區環境,不亂扔垃圾;禁止游客攜帶火種進入景區內,可借鑒火車安檢程序對游客攜帶的行李物品進行安檢,確保其未攜帶打火機之類的火種后方可進入景區,從源頭上杜絕火災發生。要通過多角度多方位的宣傳來強化人們的森林保護意識,共同保護森林資源。
3.3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除加大防火工作的宣傳力度和宣傳范圍外,森林管理部門還應做好森林安全防火工作。1)要完善防火設備設施,保證防火設備齊全,數量足夠,并定期檢查,保證防火設備設施完好。林區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防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定期組織防火演練,制訂火災應急預案,還可種植具有一定防火功能的苗木,建立防火屏障和隔離帶。2)建立專門的防火巡邏隊,并設若干個防火小組,分區劃分、責任到人,各小組負責自己所在片區的防火巡邏,對進入林區的人員進行嚴格檢查,不得攜帶火種入內,經檢查無誤后方可放行。
3.4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1)應做好森林病蟲害預測預警,及時準確掌握森林病蟲害動態,迅速開展防治[4]。2)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宣傳和培訓工作,如由檢疫執法人員組織相關人員學習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同種類病蟲害需采取的防治措施、應選取哪種防治方法和措施效果最佳、農藥殺蟲的利弊等,編制森林病蟲害防治資料手冊并發放到位,提高防治效果[5]。3)選用良種壯苗混交造林,增強林木抵御病蟲害的能力。總之,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治理結合的原則,從源頭上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4 結語
保護森林資源有助于保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但當前我國森林資源不足,且森林的生態功能退化嚴重,人們的森林防火意識也不強,因此,為有效保護森林資源,應健全完善法律法規,依法治林;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森林保護意識;做好森林防火以及病蟲害防治工作,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符建昌.森林資源保護中的問題及其措施探討[J].綠色科技,2017(1):99-100.
[2] 秦聲德.簡述保護森林資源面臨的問題及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7(5):222.
[3] 王鑫.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J].吉林農業,2017(16):86.
[4] 修建奇.森林資源保護的措施研究[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7(5):9.
[5] 時晶.加強森林資源管護 促進生態環境建設[J].民營科技,2017(6):96.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