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慶升 PATTHAVONG BOUNLEM
摘 要 老撾良好的地理環境,保障了香蕉種植的生態安全,通過分析老撾香蕉出口中國的現狀及對比其他貿易地區,進而多方面、客觀地闡述老撾香蕉出口中國的優勢和劣勢。綜合分析了老撾香蕉出口未來的發展趨勢,并對老撾地區香蕉出口中國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 香蕉;出口貿易;老撾;中國
中圖分類號:F323.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9.045
1 老撾香蕉生產布局的現狀及變化
老撾是以發展農業為主的內陸國家,地處熱帶且雨量充沛,全年濕熱的氣候促使了當地約85%的人民依靠農業生產為生,其中香蕉屬于老撾水果貿易及消費量最大的鮮果,深受種植企業的喜愛[1]。作為主要經濟作物之一,香蕉長期占據老撾出口農產品的榜首位置。2009年末,隨著中國香蕉種植企業及個人的進駐,老撾香蕉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同時出口量也逐年增長,從2010年的1.3萬噸增長到2019年的2.6萬噸,為老撾經濟的增長帶來了福音。二十年來,老撾的香蕉出口量增加約1 000萬噸。目前,老撾香蕉市場已經具有一定規模,香蕉的育苗、農資以及銷售等相關問題,已經吸引許多中國企業到老撾發展香蕉產業商機。另外,在對一些中國香蕉種植企業的實地調研中發現,大量被調查者均認為將來到老撾、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種植香蕉的人會越來越多[2]。
2 老撾香蕉外貿市場及流向分布
2.1 歐美市場
歐盟各國中既沒有香蕉生產大國,也沒有香蕉進出口的大國,甚至縱觀近幾年歐盟在世界的香蕉進出口貿易中一直保持著凈進口。20世紀老撾的香蕉出口到歐盟總量約為40 000 t,2007年下降到3 000 t,至最新數據2018年僅1 000 t,出口量持續的下行基本說明歐盟對進口的香蕉品質及服務要求較高,要求老撾香蕉進行改善以增強國際競爭力。同時,歐盟的香蕉進口量總體基本呈現增加趨勢,1986年歐盟的香蕉進口量約為7.6萬噸,2007年約為33.2萬噸,至最新數據到2018年進口量達到99萬噸[2-3]。說明進口蕉的良好增長勢頭,這也為老撾香蕉產業帶來更大的機會和挑戰。
2.2 北美市場
北美市場是由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三國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區域。這3個國家中,美國一直占據世界最大的香蕉的進口國位置,世界糧農組織數據表明,2018年北美市場進口老撾香蕉的數量為102.3萬噸,占據老撾香蕉總出口量的16.7%,其中美國進口量占北美總進口量的89%。世界的香蕉貿易50%以上是由美國的金吉達、帝盟和都樂三大香蕉公司經營,這三家香蕉貿易巨頭都在拉美以上三國有專屬的香蕉種植園。
2.3 亞洲市場
亞洲市場中,中國、菲律賓和印度都是世界主要生產香蕉的國家,2009年菲律賓和中國香蕉生產總量為172.2萬噸,占世界同年增產量的1/3。而這3個國家中,中國和印度香蕉出口量非常少,聯合國商品貿易庫表明,2018年中國及印度香蕉出口量合計不到66萬噸。中國是老撾的香蕉最大的出口地之一,老撾出口到中國的香蕉近年來占其總出口量的50%以上[4]。
3 老撾香蕉出口中國的發展變化
根據老撾工貿部的數據,2017年,老撾香蕉出口創收1.679億美元,2018年降至1.12億美元,但預計2019年將增至1.68億美元。據悉,大部分香蕉主要出口到中國、泰國兩大市場。
自2013年以來,老撾香蕉出口大幅增長。據老撾農林部稱,香蕉出口已成為老撾外匯的最大來源。根據海關數據,2014年,老撾向中國出口了43 000 t香蕉,金額達3 100萬美元。到2017年,出口量達22萬噸,價值1.62億美元,分別增長410%和420%。2016年,出口量達到25萬噸的歷史新高和1.83億美元的價值[5-6]。
4 老撾香蕉出口中國存在的問題
4.1 生產方式落后
目前老撾香蕉生產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生產方式落后,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直接導致了老撾香蕉生產生態品質的下滑。因此,老撾農林部種植部門需通過立法,以防止香蕉種植園造成進一步損害。現有立法規定,香蕉不應沿河岸種植,并禁止使用可能有害的農藥和化肥[3]。
4.2 相關基礎設施和政策體系不完善
較低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政策管理體系的不完善使老撾的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落后以及不足的基礎設施在香蕉生產的灌溉和運輸過程中造成了不利因素,影響了香蕉對中國出口,對雙方貿易造成了一定損失。
4.3 香蕉國際競爭能力較弱
相關研究表示,老撾尚未制定2019年香蕉出口的任何計劃,但預計將出現下降[7-11]。貿易壁壘仍然是老撾與中國之間的障礙,但雙方都在努力相互開放市場。中國是老撾主要的貿易伙伴,2017年老撾的出口額達到9.663億美元,2018年,出口額超過12億美元,在老撾對中國的出口中,銅排在首位,其次是香蕉。2019年的進口額為9.718億美元,而2017年為8.172億美元。因此,老撾香蕉出國際競爭能力較弱[3]。
5 老撾香蕉出口中國的建議
5.1 確保安全綠色生產
一部分較早投資老撾農業的小型企業相對缺乏一定的環保意識,因此對新進企業的投資標準審核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且農資的使用成本也在不斷增加。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醒種蕉人,必須嚴格履行企業自身的社會責任,在發展產業的同時,也要認真制定維護生態環境發展的一系列措施,確保維護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的順利開展,嚴格仔細地把控每個生產環節,確保境外企業的快速發展。
5.2 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2013年,中國和老撾的雙邊貿易額高達27.4億美元,是1990年貿易水平的20倍[12-13],其中香蕉是中國從老撾進口的重要產品之一。中國為確保進口產品質量,提高了對進口商品的標準和需求。只有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與品質,才能不斷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增加產品的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5.3 促進國際香蕉貿易商品層次的提高
近年來,老撾出口到中國的香蕉產品雖然數量多但層次相對較低,要想改變現階段的香蕉產品貿易結構,兩國政府必須要共同合作制定相應的各項措施,在雙方積極主動的調整和共同努力下,改變現在國際的香蕉貿易市場結構,從而促進兩國的貿易層次向更高水平轉變。因此,老撾應大力發揮其自身優勢,調整農業、水利產業等產業布局和生產標準,努力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促進香蕉產業升級,推動本國經濟的發展。
6 對策
對老撾香蕉產業的綜合分析,可知老撾與中國在農業方面的合作具有較強的互補關系:1)老撾擁有良好生態環境,這為香蕉的種植提供了有利的條件;2)中國具有先進的香蕉種植模式和管理經驗。因此,雙方可更好發揮各自的特點,在多方面共同努力下達到互惠雙贏。
6.1 完善管理機制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人才的培養、競爭又是重中之重。老撾應學習中國“以人為本”的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對企業而言,當前最重要的人才工作就是要吸引和留住人才。老撾企業人才的流失是面臨的重要問題。老撾經濟條件相對落后,法律體系尚不完善,勞動者簽訂合同制的勞務關系也極不穩定,這就需要充分信任員工、尊重員工,并且要建立對外具有競爭力,對內具有公平性的合理的薪酬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此外,還要對出口地區人才進行優質培養,完善內部人才管理方式,并保證出口地區人民、經濟安全從而提高其競爭力。
6.2 增強技術搶占市場份額
老撾傳統農業正在逐步被現代化農業所取代,特別是在香蕉種植領域。因此,老撾香蕉產業必須具備先進、標準的種植模式,嚴格控制成本,提高質量,并有效地維護生態環境。那么在良好的生產環境下,就可以利用優秀技術,生產出優質的香蕉產品。塑造差異化知名品牌,推動中老兩國的經濟發展。提高企業自身的影響力是老撾搶占市場份額的重要因素,增強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所以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擴大市場影響以實現中老兩國的合作雙贏。
參考文獻:
[1] 張樂陽.香蕉生長的氣象條件分析[J].北京農業,2014(3):42-43.
[2] 朱仁顯,杜達萬.老撾對外開放的環境分析[J].東南亞縱橫,2014(5):3-7.
[3] 張毅.中國企業對老撾農業投資探析[J].經濟師,2012,7(3):78-79.
[4] 方蕓.老撾農業發展現狀及前景[J].東南亞,2005(1):39-40.
[5] 王玥.老撾農業現代化研究(1975-2010)[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5.
[6] 高源婕.云南企業面向老撾農業投資市場的調查報告[D].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14.
[7] 王斌,劉志強,方昭,等.老撾與廣西香蕉品質差異研究[J].熱帶農業科學,2015,35(8):42-44.
[8] 佚名.老撾香蕉出口中國有了明確的規定[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18(2):20.
[9] 柯佑鵬,過建春,王芳.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中國香蕉產業的影響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10] 佚名.老撾蕉成本優勢日漸喪失[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
2018(12):31.
[11] 黃艷.2018年老撾出口到中國的香蕉出口額下滑了184.04%[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18(11):26.
[12] 李賢高,趙明,王歆昕,等.老撾香蕉產業概況與發展前景[J].南方園藝,2018,29(3):18-20.
[13] 董濤,陳新建,凡超,等.中國香蕉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廣東農業科學,2013,40(11):220-223.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