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玲 張永敏 倪兵
摘 要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創意化發展路徑是新時代背景下的必然選擇,因而當前急需創意人才。但是在農村地區,創意人才相對較少。基于此,分析當前農村地區創意人才引進與培養的困境,提出了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涉農高校更注重創意人才的培養、激發返鄉農民工的創意創業熱情、加大輿論宣傳與政府的支持力度等措施來有效解除創意人才困境。
關鍵詞 鄉村振興;創意人才;困境;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3.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9.048
2017年黨的十九大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時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隨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時間節點越來越近,鄉村振興逐步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已經成為當下黨、國家、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將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體現,是基于我國社會現階段實際的發展需要而確定的。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必須使城市與農村協同發展、齊頭并進。而我國目前大部分貧困人口集中在農村地區,且基于歷史等方面的原因,農村與城市在經濟發展的速度與水平上還存在差距。因此,在奔小康的路上,農村地區仍是關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使農村地區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才能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也才能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1 農村地區創意人才引進與培養的困境
近年來,我國農業發展實踐和學者的研究中,多將創意與農業結合,出現了“創意農業”“創意鄉村”等概念。創意農業中,創意是重要基礎,知識產權是基本保障,而發展農村地區的經濟是主要目標。創意農業與傳統農業不同,其主要借助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的驅動力量,勇于創新新時代背景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在當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人才振興非常重要,而隨著創意農業的出現,創意人才的驅動力量更為突
出[1]。隨著科技的發展,新興產業的發展腳步逐步加快,只有不斷激發人的創造力,培養與引進更多的創意人才,才能更好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人才支撐,才能讓農村地區的發展更穩健,才能真正解決農民關心的現實問題。但從目前來看,無論是創意人才的引進,還是創意人才的培養,都存在很多問題。
1.1 農村地區創意人才引進的困境
1.1.1 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環境難以吸引創意人才
豐富的信息資源是創意人才不斷自我成長的重要基礎。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知,創意人才往往集中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思想更加開放的城市。而河北省目前比較普遍的現象是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落后于城市,且不具備創意人才需要的多樣化環境,于是農村地區就成為了創意人才流動時規避的領域,如在接受小規模調查從事創意文化工作的37人中,有32人愿意在城市地區生活和工作,只有5人表示可能會考慮到農村地區工作。
1.1.2 創意人才不懂農業與農村的發展特點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已不能靠原有的提供實體農產品的模式來帶動產業的高速發展。如何結合各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從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尋求突破,在涉及農業生產與服務的各個領域都注入創意這一關鍵因素,是當前人們需要解決的問題[2]。
創意不是空中樓閣,不能憑空產生,需要創意者對相關領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產生切合實際的精彩創意。但通過走訪調查發現,在創意人才群體中,大部分人對農村地區產業發展的特點、趨勢不太了解,無法真正融入農村地區,不能為農村地區的創意化發展提供意見。
1.2 創意人才培養的困境
1.2.1 思想觀念落后,創新勇氣不足
創意人才需具有靈活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的勇氣,這些特質雖然與天賦聯系密切,但是通過后天的努力與鍛煉,亦可獲得與加強。創意人才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更新思想觀念,突破現有模式、框架、體制束縛,利用自身的知識技能及可能利用的一切條件,創造更大社會價值的過程[3]。但在農村地區,大部分農民的思想觀念相對保守,希望能穩妥獲得收益,不愿意冒風險,這使得人們雖可能產生過一些比較好的創意,但沒有付諸于實踐,或者在已經有人實踐并初見成效的前提下,才會去嘗試一下。由此可見,由農村地區常住人口中促進人們向創意人才轉化的內生動力不足。另外,在城鎮地區很多年輕人也往往滿足于現狀,缺乏創新的勇氣,也無法在破舊立新的循環發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1.2.2 各高校在創意人才的培養中存在不足
各大高校擔負著為國家的發展建設培養合格人才的重任,所以在創新、創意成為國家發展重要動力的新時期,應關注社會需求,努力培養更多的創意人才。創意人才除了要具備創新能力外,還要具有優秀的與人溝通與協作能力,掌握扎實的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具備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等。在發達國家,20世紀70年代很多高校已十分關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我國在這方面起步稍晚。從目前來看,各高校都在積極推進各項改革,如課程設置改革、教學方法改革、學生管理改革等,但部分改革措施仍未達到預期目的,還需進一步完善。
2 解除農村地區創意人才匱乏困境的建議
2.1 更新思想觀念
思想觀念決定著人們的行為,想要成為一個創意人才,就必須改變落后的思想觀念,這樣才會有更多的奇思妙想,以推動農村地區經濟不斷發展。更新思想觀念,要先對自身的思想現狀有所認知,明確自己對某種事物是何觀點,同時要了解社會發展的現狀,通過不斷學習,使自己的思想觀念隨社會客觀實際的變化而變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勇于打破習慣思維模式和僵化的觀念的束縛。此外,更新思想觀念還要勇于實踐,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現新問題,產生新思路,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更好方法。
2.2 各高校尤其是涉農高校應注重創意人才的培養
各高校目前仍是為社會輸送創意人才的主要力量,所以教育者應率先轉變教育觀念,提倡創新、鼓勵創新。在教學中,既要使學生掌握豐富的文化知識,扎實的專業知識,又要讓學生保持好奇心,激發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培養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熱情。涉農高校更應利用專業、課程方面的優勢,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農村地區產業發展的特點。應強化校企合作,讓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促使學生產生創意動機,從而養成創新的思維習慣,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此外,在實踐中還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溝通能力,提高學生再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形成更好的創意奠定基礎。將創意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方案并付諸實施最終產生社會效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長期堅持。
2.3 不斷激發返鄉農民工的創意潛能
近幾年出現的農民工返鄉潮也為農村地區的創意化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潛在動力。農民工在城市主要從事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工作,多年在城市生活與工作的經歷,使他們見證了城市的發展變化,思想觀念也隨之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但由于年齡、心理、家庭等諸多因素,農民工回到了農村,而與此同時,他們也將一些新的觀念、工作技能帶回了農村,在為農村農業發展的各個環節注入新要素,實現農村產業結構升級等方面,均有一定作用。借助鄉村振興這一有力東風,在政府和社會的支持下幫助返鄉農民工克服害怕失敗的恐懼心理,使他們開動腦筋,從自身熟悉的領域、角度萌生創意,進行創業,能夠促使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如有些農民工返鄉后搞起了家庭農場,吸引了很多消費者。由此可見,返鄉農民工有著熟悉了解農村農業的天然優勢,只要能使他們產生好的創意,也可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村創意人才不足的問題。
2.4 加大輿論宣傳,為農村地區吸引更多創意人才
輿論是一種強大的社會力量,能夠影響人們的思想、認知、態度、行為。通過輿論宣傳,人們可以了解社會的發展變化,認識國家的發展策略,明辨黨和國家關注的重心。如2012年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美麗鄉村”這一概念,此后各大媒體紛紛刊載相關的理論文章與報到,人們對新農村建設中這一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很多人對農村的認識發生了改變[4]。在城市從事創意工作的群體中,有不少人與農村有密切的關系,如父母在農村或者親戚在農村等。通過廣泛的輿論宣傳,使人們全方位了解黨和國家促進農村地區發展的政策,看到農村發展的美好前景,對農村的未來有信心,創意人才才會愿意到農村地區工作。
2.5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河北省各地政府均積極部署,采取各種方法,帶動農民增收,因而,以政府為主導助力鄉村振興有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如果有更多創意人才加入新農村的建設,農村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速度與質量會更上量層樓。據調查發現,目前河北省創意人才的工資收入大多集中在4 000~6 500元,個別從事管理類工作的創意人才收入更高。如果要使農村地區吸引并留住更多的創意人才,應在工資、社會保障等方面給予較之于在城市地區工作更優厚的待遇、更充分的保障,使創意人才沒有后顧之憂,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振興鄉村的工作中去。總之,創意人才是較稀缺人才,吸引創意人才為農村的發展助力,需要多管齊下。
參考文獻:
[1] 鄭鑫.淺談創意人才的培養[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4):201.
[2] 張權,周啟良.新常態視角下創意農業人才開發途徑研究[J].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17,36(3):79-86.
[3] 顧藍丹,徐麗云,王凱,等.依托產學合作對創意人才能力提升方法解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4):417.
[4] 姜莉麗,郎雪松,張文喜.破解制約文化創意人才發展瓶頸的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38(3):7-9.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