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峰
摘 要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發展直接影響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當前,農業的發展速度取決于農用機械的實用程度,在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地區,農用機械的使用率高,反之則使用率低。近年來,隨著各項惠農政策的實施,基層農機化推廣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其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阻礙了農業機械化推廣的步伐。基于此,闡述了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當前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 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農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9.078
農業作為我國民生發展的根本,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各類農機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率。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各類大中型農用機械的研發和使用,在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的同時又降低了農業生產的成本,節約了勞動力,促使更多的勞動力轉移,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1 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的重要性
農用機械是農業科技的物化產品和重要載體,農業機械化是將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途徑。因此,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就是將先進的農業科技成果集成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加速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規模化、標準化應用,提升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效率和質量,起到了橋梁紐帶和加速推動作用。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是將現代農業機械與裝備研發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環節,同時還會通過多種方式,促使新型農機裝備與農業生產技術相結合[1-2]。
2 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基層農機推廣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隨著現代農業的不斷發展,大中型農用機械的使用率不斷提升,這標志著我國正在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發展對基層農業機械化推廣隊伍的素質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但是,目前很多地區從事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的人員普遍存在學歷不高、專業水平不過關的現象,大多數從業人員通過工作實踐以及不斷自學的方式來積累相關知識,知識結構單一,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欠缺,在知識更新的速度、深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農業機械化推廣。同時,一些高水平,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不愿到基層工作,使基層的新生力量匱乏,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制約了基層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的進程。
2.2 推廣資金不足
農業機械化運作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礎,而農用機械化運行離不開大中型農用機械的支撐。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經費問題,大多數農村地區對大中型農用機械的使用率和購買力存在問題,嚴重制約著農用機械化的發展。同時,為了更好地推廣農用機械,要對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以期能夠提高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但由于經費不足,從行人員無法得到有效培訓,致使其知識儲備和實際操作技能無法得到進一步提高,盡管一些新進人員有著較高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觀點,但基礎知識相對薄弱,不能因地制宜地把所學的技術有效推廣到實際操作過程。此外,專業的機械設備是保證農業機械化運轉的基礎,但由于資金投入不足,相關機械的研發進度不適應當前的發展速度,也制約著農業機械化發展[3-4]。
2.3 機械化技術推廣與實際需要脫鉤
一些先進的農業機械設備和技術推廣不及時,不能真正投入到實際生產過程中,因而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效益。如有些機械設備在研發出來后,沒有進行有效推廣,農民不會用,用了不會修,無法發揮其應有價值,與實際需要脫鉤。此外,農民自身的素質不高,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欠缺,致使其在了解好的技術時持懷疑態度,認為還不如沿用之前的生產方式進行生產,也阻礙了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
3 促進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策略
3.1 加強組織培訓,提高推廣人員整體素質
實際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離不開人員配備,而具有專業知識的推廣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農民能夠接受先進技術,并運用到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因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人員要具備良好的素質。組織培訓是提升相關人員整體素質重要措施。相關部門要對實際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讓工作人員及時掌握農業機械化技術,學習他人先進經驗,拓寬視野,具備良好的素質。同時,相關部門還要注重高層次人員的引進,提升基層工作部門的整體工作水平[5-6]。
3.2 加大資金投入
實際的推廣工作離不開相關部門的有利扶持,而經費作為實際推廣工作的基礎,必須要以政府部門為主體,加大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同時,在政府資金的扶持下,還要統籌社會資金,實現多元化資金投入。當前,我國出臺了很多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補貼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積極性。此外,還要爭取各項資金,投入到農業機械的研發上,保證研發出的農業機械能夠真正投入到實際生產過程中,促使農民真正增產增收。
3.3 建立推廣試點,以項目為依托提高推廣效果
建立農業機械化推廣試點工程,讓農民群眾能夠直觀了解到使用農業機械帶來的經濟效益。同時,試點工程要以農民在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實際操作和獲得的成效來打消農民的懷疑態度。基于農民對新事物、新知識、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差等原因,要利用足夠的時間,采用合適的方法對農民進行詳細講解,使其真正意識到技術能夠為他們帶來可觀的收益,從而引起農民對農業機械化技術的重視,促使農民充分了解到農業機械化帶來的積極效果,進而使農業機械化新技術得到有效推廣,并最大化投入到實際生產過程中[7-8]。
4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實際的推廣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嚴重阻礙了農業機械化技術的發展,影響了農村生產力的提升,阻礙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相關部門要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使農業機械化技術能夠真正應用到農業生產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西臣.農業機械化在發展現代農業中的支撐作用及推廣策略[J].農業工程技術,2017,37(17):43.
[2] 常正偉.農業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和推廣策略[J].農業工程技術,2017,37(8):42.
[3] 娜仁圖亞.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與策略[J].河北農機,2015(10):22-23.
[4] 趙亞玲.當前我國農村對農機需求特點分析[J].科技信息,2010(3):383,341.
[5] 陳棟棟.我國進入減人增機發展現代農業新時代[J].現代農業裝備,2009(11):34-35.
[6] 傅東興,陳斌.目前我國農機市場發展現狀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09(3):4-5.
[7] 張顯輝,王國義.當前我國農村對農機需求特點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6):196.
[8] 李雄川.我國農機市場營銷現狀及對策[J].農機市場,2003(5):23-25.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