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銳
(河南省西峽縣一高附屬中學)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都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而這個時期的學生性格特點差異明顯,他們對于社會的認知較為模糊、陌生。所以學校的正確管理,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這將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因此,要加強初中學校的管理工作,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我國現行初中管理模式,其主要理念是“校本管理”,這種管理模式的主要表現為“一室三處”,即校長辦公室、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共同組成學校的管理機構。校長主要是作為處理日常校務的領導;教務處主要對學生的學業方面進行管理督促;政教處作為除教學管理之外最重要的學生管理機構,其主要職責是約束學生的日常行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總務處則是負責后勤工作,包括學校生活及設施維修等工作。
總地來說,這種管理模式就是“校長負責制”,這種管理模式層次分明,分工明確,但是也存在一定問題,如管理層次多,校長不易第一時間了解教學情況,基層參與管理的積極性不高等。
從目前的教學形勢來看,大多數學校更加注重分數和升學率的提高,考試成績成為了衡量一個學生優秀與否的決定性標準。這樣的做法導致學生不得不接受題海戰術,幾乎將所有時間都用于學習上,忽略了音、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這種模式顯然不利于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人格,同時還阻礙了學生的多方面發展。
一些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給老師布置不太合理的教學任務,過多的強調強化管理,忽視了對老師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個人計劃。對于制度化的過分追求,使得老師的工作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久而久之,老師就會對這種高壓的工作環境產生疲勞甚至厭倦,教學方式的一層不變,使得課堂缺乏創意、活力,學生對課程也會逐漸感到厭煩。
傳統的管理模式具有固定性,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沒有彈性的學校管理模式,缺乏開放性、個性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校的發展。學校規章制度過于嚴苛,要求學生無條件服從,只會激發學生更為強烈的心理反抗。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具有自我的思維模式,學校管理應該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制定靈活、有彈性的管理模式,適當合理的解放學生的天性,促進學生潛在能量的發揮。
校長作為領導者,應該遵循正確的辦學理念,樹立明確的課程建設目標。在比基礎下,要充分調動老師的教學積極性,老師作為將校長的辦學理念轉變為教學實踐的橋梁,他們的工作非常重要。老師積極地參與課題研究,才能不斷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作為校長,要深入了解每一位老師的教學思想以及老師的教學能力,這樣有助于教學計劃的制定,同時實現老師個人能力的培養發展。針對不同的老師,校長應該為其開辟合理的個人培養通道,為老師提供發展的平臺,積極指導老師發揮自己教學的優勢,不斷進行課題研究創新,盡可能開發老師潛在的教學才能。在完善老師校內培養計劃之后,校長還可以組織和其他學校進行交流學習,讓每一位老師加入到課題研究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
校長雖然是學校管理的領導者,但是如果缺乏老師作為載體,高質量管理教學也無法實現。所以,要督促老師參與民主協作管理,將學校的發展與個人的發展視為共同體,讓老師充分意識到,自身發展是建立在學校發展基礎之上的。同時,也可以使管理重心適當下移,讓基層老師更多地加入管理工作,縮小基層老師與管理層領導的距離,避免信息阻滯。管理層的工作也可以由此得到精簡,將精力放在主要事物上,提高工作效率,各部門間的職能也更加權衡,管理流程得到極大的簡化。
初中學校管理,應該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堅持和諧、民主的管理策略。首先要做到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每一個學生擁有不同的特點,學校應該接受學生的差異性,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老師和學生之間要建立良好、有效的溝通途徑,合理地采納學生提出的意見,讓學生也能以一定方式參與學校的建設管理。同時,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長,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平臺。學校應該改變如今的“強制性”管理措施,建立“最低原則”制度,在學生不違反學校最低原則的前提下,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由空間,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
由于初中學生處在生理心理的快速發展階段,他們對于社會的認識開始形成。這個時期他們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因此學校在該階段的正確引導非常重要。學校應該利用多種教學模式,實現對學生思想觀念的正確引導。同時,還要加強老師管理意識的培養,督促老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樣才能保證老師向學生傳授的是正確的思想觀念教育。除此以外,在素質教育的指導下,管理領導要以實際出發,制定符合學校長期發展的辦學思想,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帶動老師,樹立正確教學觀念,促進思想和教學管理的有效結合。
誠信管理是學校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同時也是現階段的學校管理中比較欠缺的。誠信是做人之本,同時也是教育工作的基礎。誠信管理的有效實施,有助于學生樹立良好的品德習慣,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對于學生的獎懲制度,學校要做到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學生的信服,同時建立誠信考場,促進學生自我約束力的培養。所以,以學校秩序和管理為出發點,誠信管理的內涵應在學校管理中得以體現。
隨著時代的發展,通信得到了極大的優化。學校應該緊隨科學的步伐,建立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平臺,促進學生、老師、家長間的交流。建立老師和家長的交流平臺,可以讓家長及時了解學校在校的學校情況,老師也可以增強對學生的了解,有助因材施教,建立個性化的管理模式。
初中現有的管理模式中,應該合理地融入彈性化管理。彈性化管理制度的加入,其目的在于確保學校秩序的同時,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要求,促進學校教育管理和家庭教育管理的結合,充分激發學生的個性化發揮,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自身價值。
良好的學校管理策略,既能促進學生的成長和學習,同時也能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積極的改革。學校要以學生的個性化為基礎,制定合理的管理計劃,對學生進行靈活的管理,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和諧共處。管理員應該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針對學校情況制定管理模式,確保初中學校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