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Skift網站1月30日文章,原題:中國的旅游基礎設施熱潮正在設定新的全球日程上世紀90年代,中國斥巨資打造通信和互聯網基礎設施,使這個當時連固定電話都尚未普及的國家僅在約15年內一躍成為全世界最大的互聯網市場。如今,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比美國人口還多——超過7億且仍在增長。
本世紀前10年,中國通信熱潮讓位于如火如荼的鐵路建設。盡管中國已擁有全世界超級龐大的鐵路系統,但該系統正逐漸升級以適應高鐵,使京滬之間的鐵路行程縮減至區區4.5小時。移動技術和快速旅行正催生出新一代中國旅行者,他們正開始對渴望增長且已受到中國出境游推動的全球旅行產業產生影響。以下為他們的需求正在推動的幾種趨勢。
無現金支付系統:在中國,現金不再為王。中國已開發并采用幾乎能應用于所有領域的無現金支付系統。即便是預訂機票和酒店也能在手機上輕松安全完成。
快速列車:在中國,“沒主見的人”才乘坐飛機出行,尤其在航班經常因惡劣天氣延誤的季節。既迅捷又比飛機票便宜的高鐵當然是首選。中國人從小就乘坐火車而非飛機,且如今高鐵已成為國家自豪感的源泉之 一。
社交媒體:盡管電視和戶外廣告仍在吸引年齡較大的旅客,但對35歲以下的中國人來說,社交媒體才是廣告所在之地。旅行企業需要學會將它們當作傳播信息的界面。
過去才是未來:盡管中國游客熱衷各種科技產品,但最吸引他們的還是實體世界的服務以及目的地和有關場所的聲譽。能否享用到中餐仍是令中國游客最牽腸掛肚的事項。雖然他們對品嘗當地飲食越來越感興趣,但能在當地享用熟悉的美食仍是中國游客選擇旅游目的地時的“加分項”。▲
(作者斯蒂芬·施萬科特,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