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連被中國和印度超越后,2018年韓國汽車產量可能繼續被墨西哥趕超,落到世界第七位。《日經亞洲評論》30日報道稱,汽車產量的連續下滑令韓國感受到了壓力。
根據韓國“財經新聞”網站的報道,韓國產業銅山資源部本月公布的2018韓國汽車產業動向顯示,去年韓國汽車產業生產下降2.1%,出口減少3.2%,已經連續3年下滑。作為韓國最大汽車出口市場的美國,進口韓國車數量已經由3年前的100萬輛下滑至去年的70萬輛。
去年韓國汽車業的形勢可以用內外交困來形容。根據統計,去年韓國總共生產超過402萬輛汽車,比2017年下降2.1%,很有可能被墨西哥超過落到世界第七。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韓國內需不振和出口不力。受通用汽車在韓國群山工廠生產中斷的影響,去年汽車出口減少3.2%,為244萬輛左右,其中對美出口同比下降6.7%。此外韓國汽車在中東(-25.6%)、中南美(-11.6%)、亞洲地區(-22.7%)的銷量增長數據均不理想。韓國去年內銷汽車同比增長1.1%,為181萬輛左右,隨著近期韓國經濟未見起色導致消費者收入下滑,未來韓國汽車內需出現負增長不可避免。
有擔憂的聲音認為,今年韓國汽車業面臨的不穩定因素甚至超過去年,未來不排除整個產業繼續位于結構性危機之中,《日經亞洲評論》報道稱,受貿易戰影響,預計2019年全球汽車市場增長乏力。更重要的是,長期來看韓國車企面對互聯汽車、自動駕駛、共享技術、電動化等新一代技術準備不足。在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抱團取暖”的時代,韓國汽車產業需要同三星和SK等合作,促使其發展半導體和電池以外的汽車零部件業務。▲
(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