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和撿
河南南陽市油田第五小學 李志恒
四兩撥千斤
看這個動作,需要眼睛來完成。要是有一位“小近視”坐在教室最后,黑板上的字太小,他的“看”,需要哪些肢體器官配合呢?
他用力把眼睛睜大,簡直能和一顆紅提子比美。脖子伸得好長喲,像長頸鹿!身體前傾,都趴到前面同學的背上了。大概還看不清楚,又慢慢瞇起眼睛,哈哈,像用刀片劃開的一條縫兒。眉頭也很配合,緊緊地鎖在一起,使勁低垂著,都挨著鼻梁了??磥?,字太小,他是看不到了。嘿嘿,所有的努力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一臉的無奈和不甘心?。?/p>
這小近視的“看”,真夠費勁的。不僅需要眼睛“睜大、瞇成一條縫兒”的變化,為了看清楚,還需要配合眼睛的“伸”脖子,“傾”軀體,眉毛的“鎖和垂”的動作呢。
“看”的描寫,僅有我們眼睛撲捉到的姿態還不夠,像小作者一樣,每個部位的動作都加上了猜測、聯想和評價,配合上瞬間的神態,就生動活潑了。
看的方式有變化:瞄一眼、盯了半天、眺望遠方、俯視身下、左右張望、凝視、斜視、回眸……這么多的“看”。看的方向不同,時間長短不一,眼睛的姿態有別,輔助的動作也就不一樣了。即便是同一角度,看同一事物,不同的人,輔助的肢體姿態也是不同的。
你知道了吧,“看”具有不可復制的個性。
撿,這個動作大多指向地面的“物”。撿,需要手來完成,手就是主體嘍。比如,撿起地上的紙屑。要完成“撿”,需要彎腰、低頭、伸臂等。細致描寫,就要把與“手”相伴的肢體動作按順序呈現出來。
打掃完衛生,她總要認真檢查一遍的。放眼往過道里看了看,咦,誰又扔下一團拳頭大的廢紙?哈哈,又要勞她這位千金的大駕了。她走過去,屈膝彎腰,探出她長長的手臂……
輔助動作完成了,主角粉墨登場——
伸出纖纖玉手,用拇指和食指做了個“鳥嘴”的造型,“叼”住紙團的一角……你說,撿個紙團也這么擺譜。哼!
真實的“撿”,每個人都這么做,但能不能構成細節,關鍵是看有沒有伙伴參與了。
需要提醒的是,給動作“找伙伴”,不能把做這個動作時,人的所有肢體、神情都寫出來。那樣有點做作,也給表達添了累贅。
思維做體操
1.卷子發下來了,可我心里沒底啊!老師說的“56”該不會砸在我頭上吧?我……(怎么看卷子呢?)
2.定位球已經擺好了,他(怎么踢呢?)
參考段落
高賜錦大模大樣地走到定位球前,下頜微含,眼睛睜得大大的,一動不動地盯著地上的足球足足三秒,好像在對足球交代著什么。你怎么這么磨嘰呢!這時,他彎下腰,搓搓手,咬咬嘴唇,跺跺腳。終于做好準備了!他退后幾步,如獵豹般飛跑到球前,左手猛地抬高,右手用力后甩,一只腳飛快自后而前,高高抬起,“嘭!”足球如流星劃過,直直地飛向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