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是分析當前職業教育所出現的不公平現象,如何促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就必須要在教育公平理念下,促進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
關鍵詞:教育;公平理念;職業教育;改革發展
一、 引言
職業教育培養技術型和應用型的人才,隨著教育改革,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觀念都在不斷地創新,但是教育公平問題還是未能得到很大地改善。國家已經提出了促進教育公平,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當前我國職業教育不公平問題主要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資源配置不合理、內部教育體系不完善等,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就必須要在教育公平理念下,促進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
二、 職業教育公平理念
教育公平,是指國家對教育資源進行配置時所依據的合理性的規范或原則。要符合社會整體的發展和穩定,符合社會成員的個體發展和需要,并從兩者的辯證關系出發來統一配置教育資源。教育公平的內容包括:確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相對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教育成功機會和教育效果的相對均等,包括學生的學業成績上的實質性公平及教育質量公平、目標層面上的平等。教育公平要堅持的原則是平等原則、差異原則、補償原則,簡單來說,教育公平就是機會平等,資源配置合理。
職業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存在問題的主要部分,職業教育公平就是能夠獲得社會的公平對待,減少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偏見,應該與普通教育屬于同等的位置,而且每一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
三、 在教育公平理念下職業教育的發展
(一) 我國職業教育公平問題分析
雖然國家重視教育公平,提出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但是因為一些原因導致我國的職業教育仍然存在不公平的現象,阻礙了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1)傳統觀念的影響,導致社會還沒有完全認可職業教育,職業教育主要培養的是應用型的人才,也就是前線的技術人才,中國傳統的體力勞動者屬于底層的觀念導致社會對職業教育認可度低。另一方面是職業教育的學生被認為是被普通教育淘汰的,學校的教學設計也沒有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點,導致整個職業教育質量落后,得不到社會的完全認可。(2)職業教育的經費問題,本來職業教育的教育經費應該高于普通教育,但是實際上我國職業教育經費得不到充分保障,經費低于普通教育,而且不同地區的經費也是不同的,直接影響了職業教育的平衡發展。(3)教育自身的發展不平衡,差異性較大,教育形式單一,主要是農村職業教育不被重視,無論是思想還是觀念上都是遠遠落后于城市職業教育,忽視弱勢群體的職業教育,缺少對弱勢群體的關懷。
(二) 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措施
在教育公平理念下,如何加強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如何應對職業教育的不公平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1)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改變傳統的觀念,國家政府要重視職業教育,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要鼓勵職業教育與社會的聯系和結合,職業教育與社會合作,加強學生的培養,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培養出專業的人才,讓社會認可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另外,其教育的對象可以擴展到面向整個社會,不僅僅是學生,包括勞動人民、下崗工人、在職的員工等,擴大職業教育的對象,提高社會勞動人民的整體技術水平和職業素養,促進社會的發展。(2)加強對弱勢群體的職業教育和農村職業教育的重視。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同等的機會接受職業教育,特別是一些弱勢群體,那些個人支付能力不足,一般就會被排除在職業教育大門之外,所以政府要重視這一部分人群的教育,促進教育的公平。提供實現職業教育的條件,需要加大職業教育的投入,增加經費的支持,體現出教育的公平;完善職業教育制度,特別是對貧困生的支持,確保經濟困難的學生能夠得到職業教育的權利;加強對弱勢群體的培訓,能夠提供生存和發展的條件與選擇。另外是不同職業教育的資源配置,重視偏遠地區的職業教育,大力支持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讓農村的學生也能得到發展的機會。(3)完善職業教育公平機制的建設,建立專門的職業教育管理體系,讓整個職業教育的發展、投資、舉辦以及課程的設計和評估等等成為一體化的結構,堅持公平的原則,創造一個良好的職業教育公平的環境。
四、 結束語
本文主要是通過對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公平問題的分析,從改變觀念、擴大職業教育對象、加強弱勢群體的職業教育、加大農村職業教育的資源配置和完善職業教育公平機制幾個方面分析在教育公平理念下,促進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得到社會的認可,培養出滿足社會要求的人才,建設良好的職業教育公平環境。
參考文獻:
[1]王雪峰.教育公平理念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芻議[J].繼續教育研究,2017(01):76-78.
[2]王云波.走向教育公平的職業教育:問題與策略[J].繼續教育研究,2010(08):105-106.
[3]張作功.論促進教育公平與發展職業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6(03):106-107.
作者簡介:
徐小慧,湖南省長沙市,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