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慧
摘要:改革開放之后,我國很多中小企業都迅速發展起來,這些企業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動力。但是,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導致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這嚴重制約了其未來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為此,本文本著促進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出發,以中小企業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分析,逐步探究了企業未來的融資之路。希望借助以下研究和探討能夠對緩解和改善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窘境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策略
根據2017年中國中小企業上市服務聯盟以及洞見資本研究院共同發布的關于本年度中小企業融資發展白皮書相關調查數據顯示,雖然在2016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態勢迅猛,且在利稅貢獻方面有著十分突出的表現,但在全國中小企業當中仍有98%的企業面臨著融資難的困擾,而57.4%的企業在新三板市場上顯示沒有交易動向。這充分說明了融資難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中小企業的運營,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為此,作為一名經濟研究人員我們有必要結合自身豐富的經濟學知識,來對目前擺在中小企業面前的主要問題——融資難,予以全面的研究與探討。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中存在的問題
中小企業的發展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發展動力,隨著中小企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逐步建立,經濟良好發展秩序逐漸形成。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小企業自身存在不足
我國很多金融機構在處理信貸的過程中,都選擇將貸款審批給大型企業或者國有企業,對于中小企業的信貸申請審批比較嚴格,同時給予否決的可能性很大。這是因為,中小企業自身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規模比較小,所以很多金融機構認為其發展前景有限,如果審批相應的貸款,可能會出現壞賬的現象,從而對金融機構造成重大的信貸風險;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的誠信比較低,很多中小企業是家族式企業,其組織架構存在一定的不足;另外,很多中小企業的信息不對外公開,導致無法對其進行科學的信貸誠信評級。
(二)金融機構支持力度不足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對象是金融機構,但是金融機構對其支持力度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我國很多金融結構在進行信貸審核的過程中,都需要面對一定的風險,因此大部分金融結構為了更好地降低自身風險,同時獲取較大的利益,往往會選擇盈利能力比較高的大型企業,對中小企業則不是特別青睞;第二,部分金融機構也會選擇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但是由于中小企業的信貸等信息獲取比較困難,而且無法給予有力的擔保人信息,因此最后金融結構選擇放棄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服務。
(三)信用擔保體系的不健全
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過程中,需要尋找相應的信用擔保機構,這些結構能夠促進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從而能夠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的融資。但是,目前信用擔保機制體系不健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雖然信用擔保體系能夠建立起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的融資橋梁,但是目前這一體系依然不完善,因此并沒有真正投入到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第二,信用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融資進行擔保,因此會收取一定的費用,所以中小企業就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對其發展造成更多的困境,增強中小企業壞賬的可能。
二、中小企業主要融資方式
(一)上市融資
中小企業上市融資主要指中小企業將自己的資產進行等額劃分,經過批準之后再公開發行。上市融資居于永久性,企業不需要向股票購買者支付本息。并且,上市融資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知名度,呈現品牌效應。另外,上市融資能夠為企業帶來大量的資金,緩解企業的短期資金需求。除此之外,上市融資的成本較高,需要承擔上市傭金、律師事務、企業評估等費用。
(二)貸款融資
貸款融資是當今中小企業最為常見的一種融資方式,其主要是通過將自身固有資產進行抵押來獲取銀行貸款的資格。但銀行出于對自身利益的保護,一般在貸款審核上都有著較為完善的風險控制原則,因此利潤、安全成為了銀行對企業放款的兩個并行的主要考慮因素。因此,在面對風險較大的項目或者實力不足的企業時,銀行一般都會選擇較為保守的貸款措施。而這對于在實力、收益、資金流量都較為不穩定的中小企業而言,形成了極大的限制,導致中小企業通過銀行難以融到足夠的資金。
(三)融資租賃
融資租賃是一種將傳統租賃、貿易、信貸融為一體的融資方式,通過對企業固有資產使用權的對外轉讓,來獲取一定的融資。對于承租人來講,金融租賃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緩解企業因固定投資所帶來的巨大資金壓力,促進企業資金的流動。
三、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策略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已經成為很多企業發展的制約條件,但是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必須要保持其快速穩定地發展,就需要解決其發展過程中的融資問題。因此,本文針對融資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一)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不斷完善
中小企業自身的原因是影響融資的重要因素,因此解決其發展中的融資問題,必須要從中小企業自身的完善開始,主要參考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中小企業應該積極配合信貸機構,將自身的財政狀況、經營狀況等等進行披露,從而能夠使得信貸機構為其建立良好的誠信檔案,成為融資過程中的助力;第二,不斷完善我國中小企業的人員組織架構,尤其是對于家族企業來講,一些裙帶關系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要更好地促進企業改革,不斷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解決其融資過程中的難題。
(二)不斷擴展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
雖然我國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是金融機構,但是通過金融機構的融資過程還存在很多困難,同時融資的流程和審批的流程都比較長。因此,中小企業為了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發展,需要不斷擴展新的融資渠道,主要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部分地方性銀行與中小企業的距離比較近,地理位置的優勢使得這些銀行能夠及時了解中小企業的相關信息,同時審批的流程也會加快,有助于促進中小企業的融資;第二,近年來,由于國家和政府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對民間融資進一步進行約束和規范,所以部分中小企業也可以考慮民間融資方式,不斷擴展融資渠道;第三,可以考慮境外融資的方式,很多中小企業與國外企業存在著外貿往來,建立了良好的信用關系,所以可以進行境外融資,進一步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
(三)加強政府的扶持和監管力度
中小企業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所以其融資問題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必須充分承擔自身的責任,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進行扶持和監管。為此,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政府可以出臺相關的政策,鼓勵商業銀行或者其他融資渠道,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促進其發展,例如:給予這些融資渠道一些獎勵或者補助等等,使得他們能夠更加傾向于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資金;第二,政府需要加強對中小企業融資的監管力度,通過多種方式深入了解中小企業的運營情況,建立針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同時,可以采用政府擔保的形式,為中小企業的發展爭取更多的融資機會,幫助中小企業獲得更多的發展資金。
四、小結
總之,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于目前擺在中小企業面前的融資難問題有了一個相對深入的認識,也看到了中小企業在目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所作出的突出貢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應在政府、企業以及社會金融機構的共同作用下,來逐漸放寬中小企業融資限制,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資金,為其新時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做好基礎保障工作,以此來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蔡苓.破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基于商業銀行“投貸聯動”視角的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16 (03):83-95.
[2]呂勁松.關于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思考[J].金融研究,2015 (11):115-123.
[3]陳子靜.芻議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對外經貿,2012 (07):122-123.
[4]劉宗歌,李小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國內外研究綜述[J].經濟研究導刊,2012 (0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