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泉
摘要:本文介紹游戲運營收入三種運營模式下收入的總額法或凈額法確認方法,探討國內上市游戲公司對總額法和凈額法的運用。
關鍵詞:網絡游戲運營;收入確認;方法
網絡游戲,英文名稱為Online Game,又稱“在線游戲”,簡稱“網游”。現如今我國網絡游戲主要劃分成為客戶端游戲、網頁游戲以及移動游戲這三種形式。其中客戶端游戲又被人們稱之為端游,它是屬于網絡游戲的形式,只有用戶在電腦上進行裝置游戲客戶端軟件才能開始游戲;而網頁游戲則是被簡稱為頁游,那么頁游所指的則是用戶可以運用互聯網瀏覽器等網頁形式進行開始網絡游戲,而且網頁游戲還不需要用戶進行安裝任何種類的客戶端軟件;最后一項則是移動網絡游戲,所謂移動網絡游戲指的則是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在移動端上進行開始網絡游戲,而移動端主要是借助于互聯網進行傳輸,是以游戲運營商服務器和用戶所持有的設備為處理終端,與此同時用戶還可以在移動端上進行支付等游戲操作,是屬于一款多人一同在線的游戲模式。
一、網絡游戲運營模式的相關介紹
根據當前我國網絡游戲運營模式發展現狀來看,主要可以劃分成為自主運營模式、游戲平臺聯合運營模式以及授權運營模式這三種形式。
(一)自主運營模式
自主運營模式指的則是公司可以通過自研游戲和代理游戲等形式進而獲取到相關游戲產品經營權,在獲取到經營權以后可以通過自身游戲平臺進行發布或者是運營此類游戲產品,而公司進行負責游戲的運行、推廣以及維護等相關工作內容,在提供游戲產品的上線廣告投放、在線客服以及用戶充值收款等管理,游戲玩家可以直接在游戲平臺中進行登錄和注冊,當用戶在游戲中進行游戲充值的時候,就可以把自身所充值到游戲里的錢轉換成為游戲當中的虛擬貨幣,供給用戶購買相關游戲道具。自主運營模式的優點在于,游戲公司直接從游戲玩家處取得收入,資金回收周期較快,玩家的忠誠度較高。但是自主運營模式的劣勢就是在于游戲平臺規模較小,老用戶的留存率較高,沒能有效開發新客戶,存有一定的開發新客戶難度問題[1]。
(二)聯合運營模式
聯合運營模式指的則是游戲公司將和游戲平臺類公司開展相互合作,在和平臺商共同聯合運營的網游運營方式。游戲玩家首先需要能夠通過網絡注冊的形式進而成為網絡游戲平臺上的用戶,只有用戶登錄了游戲才可以在網絡游戲平臺商當中的充值系統進行充值虛擬貨幣,在回到游戲當中購買相關游戲道具。那么在聯合運營模式下,游戲平臺公司只需要針對網絡游戲平臺的提供和游戲推廣、充值服務以及計費系統開展管理;而游戲公司主要負責游戲的運營、版本更新以及技術支持等,在游戲期間給客戶提供服務,而且聯合運營模式下,游戲公司還可以根據游戲玩家的實際充值金額數量,在和網絡游戲平臺商合作協議進而獲取到的分成金額確認為營業收入,目前我國的聯合運營模式是國內網絡游戲行業中的主流運營模式。
(三)授權運營模式
授權運營是指網絡游戲廠商許可第三方運營游戲,一般在初始許可運營時,收取一次性的初始款項,并在后續運營期間持續提供后續服務,同時按游戲運營總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分成款。
二、游戲公司運營模式主要責任人和代理人之間的區分
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6號(征求意見稿)》法律規定當中就已經明確了:當企業進行區分有關交易是歸屬于銷售業務還是代理業務的時候,還應當全方面考慮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交易是否作為獨立于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交易的另一項交易,有效的判斷出企業在交易過程當中是作為銷售主體還是代理人。
(一)根據我國的相關合同條款表明,企業作為義務負責人,應當向客戶提供服務責任;
(二)當企業進行交易的過程當中,應當承擔所交易商品或者是服務所有權上的風險和報酬;
(三)企業可以進行自主選擇供應商以及客戶的履行合同;
(四)企業應當承擔所有有關產品銷售和服務的相關信用風險[2]。
三、不同游戲運營模式下收入采用總額法還是凈額法的確定
(一)自主運營游戲模式的總額法和凈額法的確定
在自主運營游戲模式下,游戲玩家是可以直接通過游戲平臺進行注冊游戲并開始游戲的,那么針對后期的游戲充值則是可以在獲取虛擬貨幣以后,合理使用虛擬貨幣在游戲中進行購買和使用游戲道具,在自主經營模式下,公司是符合上述中屬于銷售主體的規定,按總額法確認收入。
(二)聯合運營游戲模式的總額法和凈額法的確定
針對游戲研發企業來說,根據相關合同條款,其負責游戲的總體維護、升級及客戶服務等。若玩家在游戲過程中,有任何服務缺失而導致的不滿,研發企業為最終客戶行使申辯的首要義務人。而且游戲研發企業作為游戲的開發者,決定游戲中虛擬道具的定價和虛擬道具的功能和屬性,并且根據市場的反應進行調整和更新,從而決定整個游戲的開發和運營。
運營平臺企業僅負責游戲推廣及搭建收費渠道,并在扣除渠道手續費后支付一定比例的分成費給游戲研發企業,因此平臺不能決定該游戲運營模式中的產品定價,不承擔主要的業務風險。綜上所述,游戲運營平臺不是該運營模式中的主要責任人,而是代理人。盡管游戲運營平臺按照其從玩家收到的總額款項扣除平臺服務費后支付凈額給游戲研發企業,游戲研發企業的客戶仍為玩家,研發企業承擔整個游戲運營模式中的主要風險并且是主要責任人,按總額確認營業收入。若是針對游戲平臺企業來說,如果是自研游戲在自有平臺發布并運營,企業符合銷售主體的特征,按總額法確認收入。或者還可以通過代理的形式進而獲取到游戲產品的經營權,合理運用自身游戲平臺進行發布或者是運營此類游戲產品[3]。
聯合運營的游戲,游戲研發商已經按總額法確認收入,平臺企業按銷售主體的判斷標準,不是主要責任方,應按凈額法核算收入。但實際情況是平臺企業需要針對收取的款項向玩家開具發票,平臺企業也采用總額法核算為主。
授權運營游戲模式下,根據協議約定,游戲公司授權第三方公司運營游戲產品。游戲公司僅負責版本的更新及系統問題修復,第三方運營公司負責游戲的運營,包括服務器的提供、推廣和收費,且所有游戲及客戶數據歸代理方所有,并按協議約定的分成比例與游戲公司就游戲收入進行分成。游戲公司不承擔主要運營責任,按照凈額法,即第三方運營公司支付的分成款確認營業收入。
四、國內上市網絡游戲公司總額法和凈額法的收入確認方法匯總
經統計國內幾家上市游戲公司在2016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的收入確認方法,對于自主運營和聯合運營,均采用總額法確認收入;對于授權運營,采用凈額法確認收入。以巨人網絡為例,在其他游戲平臺(例如蘋果公司的應用商店)運營的收入,收入按個人玩家購買總額確認,而該等平臺收取的傭金則確認為銷售費用入賬[4]。
五、結論
綜上所述,由于網絡游戲是屬于多人一同參與的游戲形式,所以這就需要能夠在網絡運營過程當中明確哪一方是網絡游戲服務的相關負責人、哪一部分是代理人,從而確定最終的收入是運用總額法還是凈額法。而且當前我國的相關企業會計準則也已經明確了總額法和凈額法,所以針對整個服務鏈條當中僅提供通道和平臺業務的企業,將根據總額法確認收入,但平臺型的游戲公司需要就充值金額向玩家開具發票,其采用凈額法核算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難,需要會計系統和稅務系統方面綜合協調。
參考文獻:
[1]寧凱悅.網絡游戲企業收入確認探討[J].財務與會計, 2018(15): 41-44.
[2]戴建宏.互聯網企業游戲收入確認模式的探討[J].財務與會計,2018(12): 53-55.
[3]楊熠,陳喆,陳朝琳.網頁游戲業務收入確認相關會計問題——以X游戲公司為例[J].財務與會計, 2017(17): 38-41.
[4]張維.網絡游戲企業的虛擬商品銷售收入應如何確認[J].財會月刊,2016 (23):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