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光忠
摘 要 為進一步探索有效提升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學質量的途徑與方法,本文對云教學在解剖教學中的應用這一課題進行了全面的研究與分析。傳統單一的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學模式尚存在理論教學相對抽象、實驗教學單位課時內容多、時間較為集中的不足,而與現代媒體信息技術很好融合的云教學通過虛擬數字化解剖、在線問答溝通與交流機制等方法、手段的應用,無疑對調動學生對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破解課堂教學和課下教學熔接不暢的難題、加強教學過程的科學監控力度和精確分析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高職院校應加強和完善開展云教學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好云教學推廣應用工作以及改革傳統教學模式3個方面促進云教學在解剖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云教學 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學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12.063
Application of Cloud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Human Anatomy and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FAN Guangzhong
(Bijie Medical College, Bijie, Guizhou 551700)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ways and method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uman anatomy and histoembryology,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oud teaching in anatomy teaching. The traditional single teaching mode of human anatomy and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still has the shortcomings of relatively abstract theoretical teaching, more class contents and more concentrated time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units. However, cloud teaching, which is well integrated with modern 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undoubtedly helpful to mobilize students' interest in human anatomy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digital anatomy, online Q & a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mechanism and other methods and mean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poor fusion betwee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off class teaching, and to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monitoring and accurate analysis of teaching proces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and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cloud teaching infrastructure, do a good job in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loud teaching, and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cloud teaching in anatomy teaching.
Keywords cloud teaching; human anatomy and histoembryology teaching; application strategy
0 引言
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是醫藥類專業的一門橋梁學科,學生學習難度相對較大。目前尚有為數不少的高職院校或教師任然沿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的教學,即采用先理論后實踐的模式進行教學。然而,這種教學模式首先要求學生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之后再進行解剖實驗觀察,沒有切實體現職業教育理實一體、做學互滲的特點。同時,由于尸體的珍貴性,大多數學生在解剖實驗教學階段并不能得到有效的鍛煉,[1]未能良好達成實驗教學目標。迅猛發展的網絡及信息技術,智能手機等終端的大面普及和云教學技術的逐漸成熟與完善,為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學的模式的改革及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為進一步探索提高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學效果的方法與途徑,本文擬對在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云教學應用策略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1 高職院校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醫藥教學的快速發展,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的教學也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是由于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學科的特殊性,傳統教學資源及實體教學標本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局限性,加之醫學生數量的增加,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學然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缺陷,無法滿足實際教學的需求。根據筆者多年的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學經驗,并對現階段一些高職院校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學現狀進行總結與分析,認為目前高職學校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學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下不足和缺憾:
1.1 理論教學存在的不足
1.1.1 理論教學較為抽象
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理論教學是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入門的基礎,但課程整體較為抽象,在教學中存在著較大的困難。在理論教學階段大多數教師都是通過圖例、教具等向學生講述相關知識點,并引導學生對具體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分析,從而為學生開展實踐教學奠定必要的基礎。圖例、教具雖然能夠讓學生認識到人體的基本特征,但是與實際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差別,這就使得學生在理論學習階段所學習的知識以及所感知的形象與實驗教學之間的銜接力度存在明顯不足。盡管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形象化的缺陷,但距離真實情況依然存在著顯著不足。
1.1.2 觀念和方法略顯滯后
為數不少的教師觀念陳舊,尤其是稍微年長的教師,對現代媒體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相對較低,客觀上有抵制或不完全接納現代教學理念及手段、方法的現象存在,尚在使用“白(粉筆)+黑(板)”的傳統理論教學模式,盡管可能有極少數年長的教師使用課件進行教學,但大多數是用教材配套的課件,沒有根據自己教學設計的需要進行必要的修改,教學效果不佳。
傳統的理論教學主要集中在課堂教學時間完成,很大程度上任然教學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其效果不太令人滿意,大多數學生在課后往往無法與教師進行直接對話,從而導致學生在理論學習階段所遇到的問題無法得以有效解答,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理論教學效率的提升。[2]
1.2 實驗教學存在的不足
目前,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的實驗教學任然還存在實驗課時安排與教學內容匹配度不高、時間較為集中的現象。
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是基于大體標本而展開的實踐性教學,通過對大體解剖標本的觀察和解剖,學生能夠直接了解人體的組成和結構。目前一些高職院校在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方面都面臨著或多或少的缺陷,其中實驗課時多、教學時間安排過于集中是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由于實驗教學對教師的組織安排具有較高的要求,但是在日常教學當中大多數實驗教學教師均是由業務技術骨干所擔任,教學精力和時間相對不足,這就導致實驗教學的整體課程相對較為集中,教學質量不高。[3]
1.3 未能充分做到因人施教
從總體上來看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都是以00后為主要群體,這部分學生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的習慣有著相應的特點,這對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學所采用的方法核手段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首先,在生活當中00后學生對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與無線通訊工具的依賴程度明顯提升,大多數00后都具有多個社交網絡賬號,同時對社交網絡媒體的使用相對較為熟悉。
其次,在學習方面00后學生的個性更加開放,希望能以更加自由的方式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不太喜歡略顯沉悶的傳統教學模式,固定時間、內容、單一的教學形式等都是他(她)們不容易接受的教學模式。
再次,00后學生大多喜歡玩游戲,有些甚至有點沉溺。云教學模式通過移動教學平臺實施教學,和學生的喜好鍥合度高,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大幅提高。
2 基于云教學的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學特征分析
2.1 人體解剖虛擬化
虛擬人體解剖系統是利用信息與計算機技術整合重建的三維立體結構圖像系統。目前,大多數高校解剖實驗室使用的虛擬解剖系統教學軟件,其構建的人體三維結構模型,器官、系統的位置、形態與真實人體數據一致,可根據教學需要對組成人體的器官進行旋轉、縮放、拆分與組合等操作,便于從不同角度觀察。同時操作界面還設置了很多常用閱讀標示、隨手畫等功能。[4]
虛擬解剖系統還能夠更精準、清晰、完整的將相關結構展示在學生面前,所展示的內容還能增添相關標注。經軟件生成的結構圖像相對較為清晰,表面紋理也更加真實,能有效滿足人體解剖實際應用需求。
隨著VR虛擬現實等技術在現實中應用力度的進一步推廣,在未來該軟件還允許學生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通過軟件開展虛擬解剖。
2.2 教學資源數字化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都不同程度地開展課程數字化資源建設,作為醫藥類高職學校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的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更是課程建設的重點之一。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數字化教材、微課等數字資源建設的總量有了大幅度的擴容,這于云教學的開展奠定了必要基礎。
2.3 學教互動網絡化
云教學最大的特征在于完全打破時空的束縛,學生能與教師開展在線溝通對話,從而解決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云教學不僅需要具備虛擬數字功能,還應滿足“翻轉課堂”的基本特征,能為學生提供在線交流機制。近年來為數不少的企業開發出了很多專業移動教學平臺,為師生的教學活動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學生可以通過微信、QQ等連接到云端開展學習,也可以直接通過移動教學平臺開展學習。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平臺發布學習任務、進行考試檢測、分析學情、管控教學過程等,真正實現了課堂翻轉。這種教學模式超越了簡單的翻轉課堂教學體驗,為教師與學生提供了一個能夠直接用于溝通與交流的信息模型,不僅簡化了在線溝通交流的難度,同時也提升了理論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