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并不僅僅只是學校的職責,更加是學生家長的職責。為了學生能夠在初中階段茁壯成長,這就需要學校與家長能夠手牽手地一同開展對學生的教育工作,從而保障教育工作的全面性。而家校共育教學理念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僅能夠提高學校對于學生培養的效率,更加能夠滿足學生在校期間對于受教育需求的滿足。從現階段我國家校共育政策落實情況來看,我國家校共育政策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教學成果并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家校共育教學工作開展的專業性。但是,在各個學校具體進行家校共育實踐的過程中仍舊存在著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以下,本文以學校與家長牽手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的研究為題,從學校與家長牽手教育存在的問題、學校與家長牽手教育的有效對策兩方面展開論述,深度研究學校與家長牽手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關鍵詞:初中;家校共育;問題;對策;家長
一、 引言
所謂家校共育教師指學校與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能夠形成呼應作用,通過課上與課下雙重教育的方式保證對學生的培養。而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學校開始對學生課堂下時間的利用效率重視起來,這就需要家長能夠在開展家校共育政策時積極地配合學校、努力地迎合學校的各項教育方針,從而在課下和學校形成呼應作用,保證了學生的培養工作。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及廣大家長對于初中教學水平的需求來看,一方面來說,家校共育教學提高了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教育配合,從而科學地提高了家校雙方的教育效率。另一方面來說,家長也可以通過與學校的積極溝通及互相配合不斷積累教育經驗,逐步掌握學生在初中階段的性格發展趨勢、個人習慣發展趨勢及學習習慣發展趨勢,保障了家長對學生初中階段變化情況的進一步了解,有效地通過家校共育緩解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壓力,保障學生在學習初中階段的學習效率。
二、 學校與家長牽手教育存在的問題
學校與家長牽手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教師與家長溝通不足、校方對家長監督不力、部分家長存在懶惰情緒、教學任務分配不明四方面。
(一) 教師與家長溝通不足
從我國現階段各地區初中學生人數的普遍情況來看,大多數初中每一班級的人數都維系在30人到40人左右,部分初級中學較少、學生人數較多的地區甚至達到了50人到60人一班。而這樣的情況下,與家長溝通的問題就成了各班班主任及相關負責人所頭痛的問題。由于教師教學壓力及管理班級壓力較大等等原因,教師很難拿出較多的時間去與家長溝通,而班級人數較多的問題更加讓初中班主任及相關管理人員難以照顧到每一名學生、與每一名學生家長去做溝通。在這樣的情況下,初中家校共育教學政策的落實就出現了教師與家長溝通不足的問題。
(二) 校方對家長監督不力
在學校與家長手牽手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很多學校忽略了校方在家校共育教學體制中應當發揮的監督作用。這里所指的監督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來說,由于部分家庭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情況,而校方就應當在與學生家長手牽手的過程中做好家庭教育具體情況的了解,監督學生家長完成家庭教育。另一方面來說,校方還應當對家庭教育做的夠不夠好進行監督,雖然學生家長對于學生自身個性的了解程度要遠遠高于校方,但是對于學生在初中的各種表現以及有可能出現的問題等等校方所具有的經驗就是學生家長所無法媲美的了,而在實行家校共育教學機制時,校方就應當對學生家長在開展家庭教育時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監督,從而保證家庭教學的質量。而很多學校在與學生家長手牽手開展教育時沒有發揮出對于學生家長的監督作用,這就影響了家庭教育的開展質量。
(三) 部分家長存在懶惰情緒
在學生家長與學校相互配合完成家校共育的過程中常常做存在著校方對家長監督不力的問題。由于學生個人情況各不相同,很多家庭都存在著喪偶式教育或是家長因工作過忙存在隔代教育的問題,而這樣的問題就導致了學生家長在配合學校完成家校共育的過程中存在著偷懶或是對于學生學習情況不負責任的問題,這就影響了家校共育教學政策的落實。除此以外,部分學生家長由于工作較忙等等原因,初中班主任及相關工作人員往往難以及時地與家長取得聯系、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這樣的問題也就導致了學校在監督家長配合家校共育的過程中出現難以監督或是難以取得聯系的問題,進而影響了家校共育教學政策的落實。
(四) 教學任務分配不明
教學任務分配不明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師教學推諉和家長責任意識不強兩個方面。所謂教師教學推諉就是指教師在學校開展教學時常常存在著將學生在課上沒有完成的作業安排到課下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就給家校共育教學機制帶來了一定的負擔,更加容易造成部分家長存在不滿心理。另一方面,家長責任意識不強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部分家長將教育工作歸結為校方的責任,在對于學生的教育問題上缺乏一定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這樣的問題在家校共育教學機制的落實中是普遍存在的,這也影響了家校共育教學機制的落實。
三、 學校與家長牽手教育的有效對策
學校與家長牽手教育的有效對策主要有:增加家校溝通工作,提高家校默契程度;加強家長監督工作,保證共育開展效率;糾正家長不良情緒,促進家校共育升華;明確分配教學任務,維系家校和諧共育四方面。
(一) 增加家校溝通工作,提高家校默契程度
在我國初中開展家校共育教學方針時,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校方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問題,只有保證校方與家長之間的積極溝通,才能夠不斷地提高家校共育教學機制的發展,從而保證家校雙方在對學生開展教育的默契程度。這就需要校方能夠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積極的家長溝通,保證家校共育教學機制雙方的配合。首先來說,在實行家校共育教學機制初期,很多家長都存在著對這一教學機制理解不徹底的問題,而針對這樣的問題,就需要校方相關負責人能夠積極地與家長取得聯系,為家長詳細介紹這一教學機制的教學意義,從而引導家長積極地在家中完成家庭教育、配合校方的教學工作。其次,由于大多數初中生在初中階段上學放學都不需要家長接送。這就讓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機會相對減少很多,針對這樣的問題就需要教師能夠積極地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頻率,針對學生在校期間的具體問題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并了解具體情況,進而保證了家校雙方的配合程度。
(二) 加強家長監督工作,保證共育開展效率
從根本上來說,家校共育教學機制構建其目的還是為了引導初中生在初中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幫助學生形成有規律的生活。而在家校共育教學機制的落實中,常常存在著學生家長在配合校方完成家校共育教學機制時難以時時配合或是難以完成家庭教育的問題,這一點在一些工作較忙的學生家長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學生家長都是已經步入社會的成年人,在配合校方完成家校共育機制時,往往難以避免出現一些由于工作較忙而導致的教育問題。針對這樣的問題,就需要校方能夠在落實家校共育教學機制時主動地承擔起監督責任,帶領家長共同手牽手地完成學生在初中階段的教育工作。例如:校方可以成立專門的家長監督小組,校方在下達了對于今家庭教育的具體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后,經過統計,一旦發現有家長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或是家長沒有在規定時間內上交教學視頻等等問題,校方則需要由專人致電家長了解今天家庭教育的具體開展情況。而校方也可以成立輔助家庭教育專線,在完成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家長可以直接專線詢問問題或是及時向校方溝通,表達近期無法完成家庭教育的具體原因等等,從而通過校方發揮監督作用。引導家長完成家庭教育,保證了家校共育教學機制的開展效率。
(三) 糾正家長不良情緒,促進家校共育升華
在落實家校共育教學機制時,難以避免的一個問題就是部分家長可能會對校方要求配合的家校共育教學機制存在一定的疑惑或是存在一定的不良情緒,尤其是對于校方采取的監督機制、打卡機制等等難免會感到厭煩。而面對這樣的問題,就需要校方相關人員能夠及時地與學生家長取得溝通,為家長講述落實家校共育教育機制的相關好處等等,引導家長與校方一起共同為了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努力,讓學生家長能夠了解校方的良苦用心。
(四) 明確分配教學任務,維系家校和諧共育
家校共育教學機制是一種需要家長與學校相互配合才能夠完成的教學機制,而在家校共育教學方針落實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由于教學任務分配不夠明確的問題而導致的家長存在疑慮或是教師存在責任推諉。而面對這樣的問題,就需要初中教師在分配教學任務時明確的分配課上任務和課下任務。如教師應當負責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科教學、知識學習等等,家長則需要配合學校完成課外閱讀、知識復習、作業完成等任務,通過這樣明確教學任務來形成科學的家校共育教學機制,維系家長與學校之間和諧發展,共同完成學生的共育。
四、 總結
總而言之,家校共育教學模式在初中生教學機制中的應用在無數初中生教育工作者以及眾多教育專家的不斷實踐和經驗積累中,已經逐漸趨于成熟,家校共育教學模式在初中生教學機構中的應用也將對初中生未來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做人等等各方面產生愈發重要的作用。從而為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和國力的增強提供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楊金志.農村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家校溝通藝術探討[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三期座談會資料匯編.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550-552.
[2]黃麗華.互聯網資源在家校互助式初中英語提優輔差中的應用[J].廈門科技,2019(4):34-36.
[3]楊發林,王萬倉,聶文鵬.“互聯網+”背景下農村初中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啟示[J].中國農村教育,2019(18):42.
[4]秦敏.南寧市初中家校合作現狀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9.
作者簡介:
王克江,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翟家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