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錦麗
摘要:隨著新醫改的持續推進和深化,加強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成為開展各項醫療工作的重中之重,鄉鎮衛生院是一種衛生兼醫療預防工作的綜合型機構,在負責地方醫療衛生工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強財務管理可以促使醫療單位醫療防疫、保健等職能的更好發揮,進而有效解決農村地區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部分鄉鎮衛生院由國家財政提供差額補貼支持,不具有營利性,通過加強財務管理,可以促使財政資金合理化利用,從而更好的開展醫療服務。下文結合我國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進行探究,就財務管理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薄弱環節;優化方式;探究
一、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的必要性
加強財務管理有利于優化鄉鎮衛生院財務工作流程,約束財務人員的行為,從而保證財會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科學的財務管理可以立足于鄉鎮衛生院的長遠戰略目標,將長期戰略目標與短期效益相結合,發揮衛生院最大的資源優勢,實現最優醫療服務目標;鄉鎮醫院通過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可以有效的提升財務風險的識別和防范能力,從而規避財務風險,還可以為鄉鎮衛生院的運營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真實反映鄉鎮衛生院的運營情況和財務收支情況。鄉鎮衛生院通過加強財務管理,制度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能夠提升預算管理、收支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可以保證鄉鎮衛生院的收支合理性和規范性,確保資產安全,防止資產流失,同時可以提升資產的利用效率,實現醫療資源的最優化配置,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二、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財務人員對新會計制度認知不足。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鄉鎮衛生院財務人員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在此之前鄉鎮衛生院實施的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制度,財務人員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已經習慣了舊的模式,在會計核算時基本采用的是預算會計核算方法,而在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以后,鄉鎮衛生院的會計核算方法發生了一定改變,引入了財務會計核算,核算方法的變化會使得財務人員一時難以適應;部分財務人員對于新會計制度的認識不足,在工作中不注意遵循新會計制度開展財務工作,兩種會計制度之間的銜接不足。
其次,會計核算難度增加。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鄉鎮衛生院的記錄、核算執行等工作難度增加,信息要求更高;新會計制度增加了許多會計科目,使鄉鎮衛生院會計科目更加細化,要求核會計人員必須具備更高的會計專業素養;新會計制度要求鄉鎮衛生院實行平行記賬法,雖然便于及時發現錯賬,準確性高,但是記賬程序相較而言更加復雜,增加了會計核算難度。
最后,缺乏責任制管理,部分鄉鎮衛生院存在財務人員分工不明的問題,沒有實現不相容崗位的分離,職責不清,導致工作中存在推卸責任現象。會計基本職能無法有效發揮,財務監督職能部分喪失,審計監督執行力度不足,部分鄉鎮衛生院存在一人兼多崗的現象,如財務人員兼任審計監督,既是執行者又是監督者,無法保證監督的公平性。
三、鄉鎮衛生院加強財務管理的有效對策
(一)重視培養綜合型財務管理人才
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以后,鄉鎮衛生院對于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人員要積極學習新會計制度相關知識,并結合鄉鎮衛生院的業務實際,以適應鄉鎮衛生院的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對于新增加的會計科目,要在工作中更加熟練掌握,防止出現概念混淆;鄉鎮衛生院可以組織財務人員學習新政府會計制度,并定期參加財務相關培訓、學習活動,以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
(二)加強會計管理信息化建設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以后,會計要素和財務要求都有所增加,增加了5個財務要素、3個預算要素,103個一級會計科目。要求不僅要編制財務會計報表,還要編制預算會計報表,這大大增加了會計管理工作的難度,鄉鎮衛生院應重視采用信息化系統,可以引入ERP系統,并做好新系統與衛生院財務工作的對接,實現系統與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的有效融合,從而提升會計核算效率。通過采用信息化系統,可以提升會計處理的效率,減少核算失誤。鄉鎮衛生院在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以后,加強信息化建設,可以優化鄉鎮衛生院的會計管理體系。
(三)推動鄉鎮衛生院業財融合
加強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應重視推進業財融合,財務與業務的融合可以提升鄉鎮衛生院的決策效率和質量。鄉鎮衛生院應重視完善財務制度,將鄉鎮衛生院的財務收支、資產管理、會計核算等均納入財務管理范疇,由財務部門統一進行管理,同時對會計核算、科目設置等統一口徑,加強規范化管理;此外,鄉鎮衛生院要構建財務與業務的共享信息體系,打破傳統業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以實現鄉鎮衛生院財務系統與藥品、資產等系統的信息互聯互通,提升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
(四)構建鄉鎮衛生院財務預算管理體系
鄉鎮衛生院需要重視建立財務預算體系,以適應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要求。鄉鎮衛生院應制定科學的發展目標,并重視對成本管理的把控,鄉鎮衛生院應采用全新的預算管理方法,分解預算目標,并且將財務任務分配給各科室和部門,醫護人員可以根據就診人數、藥品售出金額等進行分析匯總,以制定科學的預算目標,編寫預決算報告。此外,鄉鎮衛生院要重視合理的開展預算編制,必須在年初制定本年度的收支計劃,然后交由衛健局進行核定,在編制預算時要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超支不補,結余留存”的原則;預算一旦核定,則不能輕易進行更改,必須嚴格根據鄉鎮衛生院的實際收入,對支出進行合理管控。
(五)建立健全衛生院財務管理制度
為適應新醫改的需要,規范衛生院財務行為,增強資金使用效益,保障基層醫療保健和基層公共衛生工作的正常運行,促進衛生事業健康發展,需要重視制定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為鄉鎮衛生院財務工作提供科學的制度依據。
1.重視收入管理
首先,收入管理,應重視以國家相關收費標準為依據,保證收費的合法性,不能亂收、超收;為了保證收入管理的規范性,鄉鎮各衛生院應將收入進行統一保管,不能由個人或者科室私自保管,禁止截留和代收行為,不能私設小金庫,或者設賬外賬,對于私自收費或者亂收費行為,一經發現嚴肅依法處理;其次要注意票據的管理,對于鄉鎮衛生院的收費票據,應嚴格執行統一標準,采用財政局印制的票據,否則作無效處理;票據的管理應由專人負責,并做好票據的登記以及繳銷工作,不能虛開或者多開票據;鄉鎮衛生院的各項收入應及時上繳銀行,并由衛生院進行統籌,不允許出現坐支或者挪用行為,以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加強支出管理
首先,確保支出合理性,鄉鎮衛生院應以財務管理制度為依據,加強支出管控;對于鄉鎮衛生院的各項支出應由獨立核算財務部門嚴格把控,并做好審批、監督工作;支出報銷必須規范,在支出報銷過程中必須以規范的原始憑證為依據,凡是不符合法律要求、不規范的原始憑證,一律不予報銷,確保支出“一支筆”簽字審批;其次,支出遵循“量入為出”原則,大額費用支出要合理,對于較大費用支出,必須提前制定詳盡的支出計劃,并做好資金儲備工資,對于支出計劃不足,支出目的不明確的款項,鄉鎮衛生院獨立核算財務部門應堅決不予審批,以確保支出有據、支出合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務管理在現代鄉鎮衛生院內部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加強財務管理不僅可以協調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關系,提升工作效率,還可以有效的規避財務風險,促使單位財務工作更加規范化、流程化;鄉鎮衛生院通過科學化的財務管理,可以有效的實現財務內控,降低運營成本,這對于發揮鄉鎮衛生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作為鄉鎮衛生院,應轉變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認識到自身管理中的不足,并不斷優化財務管理體系,制定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為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提供制度依據。財務管理是確保鄉鎮衛生院提供醫療服務的基礎,鄉鎮衛生院應認識到其重要性,重視財務管理模式的不斷創新,以促使更好的發揮醫療服務功能,促進鄉鎮衛生院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微.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和對策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8,493 (20):71-72.
[2]何鳳彬.探究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的優化措施[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 (19):215.
[3]吳仁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內控管理運作中的常見問題與對策[J].財會學習,2017 (19):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