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錦峰
隨著現代世界各個方面的飛速發展,社會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而時代對人才的需要與標準也日新月異,因此現代人才都應該具備優秀的創新精神和自由的思維方式。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腳步,當今社會的教育理念也發生了改變,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后,有關教育部門更為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培養。而初中語文課程作為一門人文類學科,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前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此,教師應該對傳統的教育方法進行改革,從營造課堂氛圍、改進教學方法和增加社會性能幾方面出發,在課程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批判性思維方式的培養,以達到新教育理念的要求。
一、通過營造課堂氛圍培養批判思維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為教育的主導角色,而學生往往只扮演著被動聆聽的角色,只是知識的接受者,在課堂上的主動性不強,只能跟隨著教師的思維邏輯走。長此以往,學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和書本上的知識都是正確的,只要直接接受這些知識點就可以完成對語文課程的學習,久而久之,喪失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成為一臺“學習機器”。而教師可以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改變課堂氛圍,打造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增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動性,培養其批判性思維方式。而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成熟期,所以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思考時間。
比如,在部編版《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課程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情感進行分析與理解。如對于文中父親鼓勵引領孩子從懸崖邊走下來的事情進行分析,學生的理解往往是五花八門的:有的學生認為父親的做法可圈可點,幫助孩子戰勝了困境,而還有的學習認為父親的鼓勵并不是最有效果的辦法,他可以采取更為直接的解決辦法,可以更為嚴肅的引導孩子通過思考,找到辦法自己戰勝困難。“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位學生的看法都有其合理之處,教師不應該對學生的觀點進行一味地否定,而應該對學生這種善于思考,并勇于表達自己觀念的精神加以鼓勵,并正確引導學生運用辯證性思維方式看待問題,即培養學生面對問題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在這些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氛圍下,學生可以得到身體與精神上的放松,從而愿意于對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探索思考,并且勇于表達自身的觀念看法,學會運用辯證的思維方法看待并解決問題,得到批評性思維方式的培養。
二、通過改進教學方法培養批判思維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基本是圍繞著教材進行的,這也是教師展開一些教學活動的根本立足點,因此,若想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就需要對課程教材的講授方法進行改進,使其能夠助力于學生的批評思維培養。而在初中教材的學習過程中,擁有著許多滲透著批判性思維方法教學的課程內容,因此教師應該充分掌握教材的基本內容,對其進行正確分析理解,充分發揮其培養批判性思維的作用,合理進行教材教學的資源開發,通過改進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找到學習的模板,潛移默化的養成批判性思維方式。
比如,在部編版課程《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對文章作者的思維特點進行理解和分析。文章的標題即向學生表達出了作者在解決問題時的方法和策略,換句話說,作者堅持采取多個角度看待并解決問題的態度,認為世間萬物的正確答案遠遠不止一種,而文章內容則主要圍繞作者的觀點進行系統的解釋闡述。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絕大部分學生都對作者的觀念進行自己的分析與理解,在此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認為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看法正確嗎?”絕大部分學生都會認可作者的觀點,因此在得到學生的肯定答案后,教師即可帶領學生展開對文章主要內容的分析理解,圍繞作者的觀念展開對生活中“事物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實際事件的舉例說明,將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社會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進行培養,讓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更為貼近學生的生活,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語文基礎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得到思維的自然發展。
三、通過增加社會性能培養批判思維
在傳統初中語文的教學課堂上,學生和教師往往被禁錮于教室或校園的小小天地,初中生的思維發展也會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雙重限制。因此,教師應當改變傳統教學課堂對學生的思想束縛,增加初中語文課堂上的社會化元素和資源,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學生的思維發展空間得到提升。比如,傳統教學中,學生批判思考的對象幾乎被局限為教材課本,而課本上有許多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去甚遠,學生無法對其產生正確的理解,更不要說得到批判思維的培養了。對此,教師應當引進一些社會化元素到初中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
比如,在日常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每堂課開始之前抽出幾分鐘的時間與學生一起就日前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探討,開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如教師即可由“年輕人究竟該不該為老人讓座”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有些學生認為,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年輕人也應該傳承下去,為年老者讓座;而有些學生則認為,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較大,也會比較疲憊,若要求勞累一天的年輕人為一些精力旺盛的老人讓座實則是一種道德綁架。在問題的探討過程中,學生會表達并接受不同的觀念,豐富了自身的思維維度,促進了批判性思維的養成。同時,這種對時事熱點的討論,也會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對于現代人來說,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批判性思維方式應該是每個人必備的技能,所以應當從小對學生進行批評思維的培養。而初中作為學生思維方式成熟的關鍵時期,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批判思維的培養,做到活躍課堂氛圍,改進教學方法和增加社會元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最終使學生得到綜合素養的提升與批判性思維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