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夏枝

摘要:作為當前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能源,煤炭燃燒過程中將會對外釋放大量的碳,是目前碳排放水平最高的幾種能源之一,是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重點整治的對象。所以,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全球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煤炭行業的發展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在客觀上使得煤炭企業財務風險不斷上升。所以,對煤炭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問題加以針對性的研究和探索,找尋低碳經濟視角下,優化煤炭企業財務風險的可行路徑,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關鍵詞:煤炭企業;低碳經濟;財務風險預警;指標
一、概述
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為主要特征的經濟模式。而作為典型的高碳排放企業,煤炭企業的生產、銷售活動均受到了直接的影響,由此所帶來的財務風險值得我們警惕。財務風險包括了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的定義。其中,宏觀上的財務風險,主要是指企業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多重因素影響而使得企業財務預期和財務結果之間出現較大差異,從而產生巨額經濟損失的可能。而微觀上的財務風險,則單獨指企業無法按照所簽訂合同按時還本付息的可能[1]。本文中所研究的煤炭企業財務風險,是宏觀層面上的財務風險,具有客觀性、全面性、可控性和不確定性等方面的特點。
二、低碳經濟背景
煤炭企業的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其財務風險主要有投資風險、籌資風險以及運營資金風險。而在當前階段我國經濟發展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煤炭企業的經濟效益目標不再是經營過程中的唯一目標,生態效益目標也同樣是煤炭企業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所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而在這一過程中,低碳經濟對于煤炭企業籌資活動、投資活動以及營運資金管理活動所具有的客觀影響,值得我們給予應有的關注和重視,下面我們將逐一加以介紹和分析。
(一)對煤炭企業籌資活動產生的影響
低碳經濟環境下,煤炭企業籌資活動將會遇到更多的阻礙,因此其財務風險將會進一步上升。這種阻礙作用,不僅體現在煤炭企業在當前市場經濟新常態環境下,更難從金融機構手中獲取貸款;而且也同樣體現在煤炭企業為了達到環保要求、碳排放要求而不斷購入新的設備、引進技術,從而使得煤炭企業雖然盈利能力不斷下降,但是融資需求卻呈現出不斷增長的態勢,這對于企業償債能力顯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處理不當,將會產生償債風險。
(二)對煤炭企業投資活動產生的影響
如上文中所分析的那樣,項目投資規模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增大,是當前階段低碳經濟背景下,煤炭企業投資活動最為主要的變化。首先,低碳政策的執行,在客觀上要求煤炭企業必須從新標準、新要求出發,不斷提升自身的環保能力、降低環境污染水平,而這對于企業固定資產的增加無疑是有著直接的促進作用的,也是固定資產所用資金占比不斷上升的重要原因[2]。其次,煤炭企業在低碳經濟背景下,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在環保項目上,從而使得自身整體投資規模的持續擴大。上述兩方面問題的客觀存在,不僅更煤炭企業帶來了投資回報達不到預期的風險,而且此類投資通常具有周期長、資金回籠慢的特點,所以對煤炭企業帶來了流動性風險。
(三)對煤炭企業營運資金管理活動產生的影響
運營成本持續增長,進而影響煤炭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是當前低碳經濟環境下,煤炭企業運營資金管理活動所受到的主要影響[3]。具體來說,隨著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持續推進以及生態環境環境日益惡化,政策層面對于低碳經濟的推廣和發展有了更為緊迫的需求,因此使得煤炭企業只能通過增加環境治理方面的投入,這將直接抬升企業的運營成本。同時,低碳經濟環境下,我國制定了節能減排的稅制體系,這也同樣會導致煤炭企業運營成本的進一步提升。上述兩個方面的影響之下,無論是投資活動還是籌資活動,都必然會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不利于煤炭企業的長期發展。
三、低碳經濟視角下的煤炭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
正如上文中我們所介紹的那樣,在全社會范圍內推行低碳經濟的過程中,煤炭企業的籌資活動、投資活動以及日常的營運資金管理活動等,都必然受到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所以,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對于煤炭企業更好地防范財務風險,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明確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
結合上文中我們所開展的針對性分析,在當前低碳經濟環境下,煤炭企業在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應遵循如下四個方面的原則[4]:首先是可行性原則,即指標體系的設定過程中,應盡可能的考慮數據獲取的難度和真實性、客觀性;其次是完備性原則,即所構建的指標體系不僅要涵蓋傳統的經濟指標,而且還能夠為煤炭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評價提供足夠的支持;第三是可比性原則,要求所選擇的指標,不僅可以進行橫向比較,而且還應支持縱向比較;最后,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相結合的原則。也就是說,所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僅要具有定量識別風險的能力,同時也需要有定性方面的內容,為財務風險的防范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二)進行煤炭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篩選并構成二級指標體系
結合上文中所介紹的煤炭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影響因素,本研究中分別從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和運營能力幾個角度,進行了二級指標的選擇,并重點介紹了選擇原因,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三)根據指標體系進行權重設置和預警臨界值的設置
通過上文的研究和探索,我們初步完成了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設定工作。以此為基礎,煤炭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當前階段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實際現狀以及企業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對指標體系中的指標進行賦權,并設定臨界值,為財務風險等級的有效鑒別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更好的預防、預測財務風險。
四、結語
低碳經濟的發展,是保障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及早實現的重要基礎。但是我們也同樣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當前低碳經濟的發展對我國傳統煤炭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帶來了嚴重的阻礙,尤其是財務風險方面更是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因此,本文結合煤炭企業經營特點,構建了一套相對完整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體系,希望能夠為當前低碳經濟背景下的煤炭企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提供一些理論上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劉文山.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管理機制建設[J].黑龍江科學,2019 (01).
[2]于閱閱.低碳經濟視角下環境會計探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 (05).
[3]王璟珉,李曉婷,竇曉銘.低碳經濟研究前沿——基于企業低碳管理的微觀視角[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 (02).
[4]黃小凡.企業低碳文化建設的影響因素與路徑[J].企業研究,201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