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家紅 葉百川
摘要:政府補助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本文梳理、總結了政府補助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的相關文獻,從企業的績效種類、所處行業、經營狀況、政府補助種類和企業特征五個視角進行歸納,說明了政府補助在不同情況下對企業績效影響的途徑和具體作用。最后對政府補助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新的看法。
關鍵詞:政府補助;企業績效;文獻綜述
政府補助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提高企業績效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政府補助的直接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績效。因此必須要深入分析政府補助對企業績效的具體影響,從而調整政府補助政策的實施,提高公共資源的使用效率和企業的真實績效。本文從政府補助和企業兩方面相關視角出發,對現有研究進行分類總結。
一、相關研究視角
(一)基于企業的績效種類視角
從不同的視角可以將企業的績效分為創新績效、財務績效以及社會責任的承擔等非財務績效以及其他方面。徐利飛等[1](2017)研究了政府補助對獐子島公司的財務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政府補助不僅沒有帶來公司財務水平的提高,而且使得投資人以錯誤的財務狀況評價企業。但政府補助同時也通過該公司帶來地區就業的增長和社會的穩定,為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社會績效。楊伊寧等[2](2015)研究了政府補助對可再生能源企業績效的影響。整體而言企業的績效與獲得的政府補助正相關,但對國有企業并不明顯。并進一步分析可能是國由企業的“尋租”行為導致對政府補助資源的浪費。更多的研究集中在政府補助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師雅敏[3](2018)、褚豪軒[4](2017)、陳世輝等[5](2014)研究都認為企業的績效受政府補助的影響較為明顯且存在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然而,企業可能存在的“尋租”行為以及股權的高度集中都會對政府補助促進企業創新績效的提高帶來影響。同時,研究結果表明,抑制政府補助對企業績效的提高發揮促進作用的因素還與企業的所有制性質有關,即國企的政府補助的作用不能得到較好的發揮。
(二)基于企業所處行業視角
現有研究表明,企業處于不同的行業,政府補助對其績效的影響途徑和作用也不同。鄒彩芬等[6](2014)以紡織企業和創業板企業為研究樣本,政府補助雖然增強了紡織企業的償債能力,但是與現金流能力負相關,表明政府補助并沒有從實質上增強紡織企業的績效;對于創業板上市企業,政府補助通過提高其研發和創新能力,帶來其績效的實質性增長。李子珺[7](2017)從投入與產出的關系視角研究政府補助對不同行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結果表明行業的差異性也會造成政府補助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的差異。整體而言,政府補助對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的作用更大,在傳統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幫扶作用,對其成長壯大沒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三)基于企業經營狀況視角
政府通常會對陷入財務困境的公司進行相關補助,那么公司的經營狀況會不會影響政府對企業補助的態度。財務困境公司獲得的政府補助是否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更大的作用。潘越等[8](2009)、田笑豐等[9](2012)研究了處于財務困境的公司是否可以通過獲得的政府補助來提高企業的績效。前者研究結果表明企業較差的經營狀況并不會帶來更多的政府補助,而企業的所有權的性質和政治關聯度影響政府的補助更為明顯。兩者的研究結果均表明陷入財務困境的企業并不能通過獲得的政府補助來提高企業的業績和獲利的能力。改善企業的業績的途徑更應該從企業自身開始,不應該過多依賴政府等外部手段的幫助。通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質量緩解企業的財務困境。欒甫貴等[10](2019)認為僵尸企業可以通過獲取政府補助加大研發的投入,提高其創新水平,進而改善僵尸企業的業績。
(四)基于政府補助特征視角
稅收和收入補貼是對農業公司常用的政府補助手段。冷建飛等[11](2007)研究表明稅收補貼僅僅增加了農業上市的公司當期利潤,與收入補貼同樣對農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的提高沒有顯著的作用,政府補助可能會加大農業公司對政府的依賴程度,造成了農業公司忽視從自身出發,沒有認識到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要提高公司的經營治理能力。曹陽等[12](2008)從政府補助的規模和連續性角度出發研究了對醫藥制造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結果表明企業的創新績效受到政府補助規模的抑制作用,而政府補助的連續性對創新績效存在促進作用,說明政府在對企業投入補助的時候要針對企業的需求,適時適度的為企業提供切實需要的補助,使得政府補助可以真正地提高企業的績效。
(五)基于企業所有制視角
企業的所有制結構不同,獲得政府補助的難易程度以及政府補助效率的發揮也可能不相同。政治關聯度的差異帶來民營企業對政府補助的取得和作用發揮的不同。潘越等(2009)研究了財務困境公司的政治關聯強度與企業獲得的政府補助之間的關系,認為高政治關聯度可以為民營企業帶來更多的政府補助。王一卉[13](2013)、王業斌[14](2012)和彭中文等[15](2015)曹陽等(2018)分別以高新技術企業、新能源企業和醫藥制造行業為研究對象,研究了企業所有制結構在政府補助對企業創新績效影響中的調節作用,國有企業相較非國有企業而言更加容易獲得政府補助,但是政府補助對非國有企業創新績效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而國有企業和政治關聯較高的民營企業可能存在“尋租”的動機來取得政府補助,這一動機的存在不僅沒有帶來企業績效的改善,而且使得政府補助政策的失效。
二、總結
(一)對政府補助政策的建議
政府補助在促進企業發展、績效提高的過程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進一步發揮政府補助的作用。首先,政府要健全政府補助的實施政策,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補助政策,減少甚至避免因為企業性質等原因帶來政府補助政策的扭曲。其次,政府要針對企業所處行業的特征采取不同的補助手段,充分發揮政府補助各種形式的作用。最后,要更加重視政府補助對企業創新績效的提高作用,加強對企業獲取的政府補助的利用效率,防止企業過多依賴政府的補助,忽視了自身建設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二)未來研究方向
已有的研究集中在對政府補助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的途徑和結果,不同的樣本和方法得到的結果認為政府補助在企業績效中發揮著正向促進作用的同時有時又會發揮反向的不利影響。然而政府補助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績效,促進企業的發展。因此,未來政府補助對企業績效影響的研究方向,應該集中在研究相關因素(如公司的內部控制機制、治理水平、股權集中度、董監高的規模等)是否會在政府補助對企業績效的影響過程中存在調節作用,進而調整相關因素增強政府補助對企業績效的提高作用。同時要關注財政撥款、貼息、稅收返等具體的補助手段對企業績效影響的差異度,為政府補助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徐利飛,張心靈.政府補助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以獐子島公司為例[J].財會通訊,2017 (23):95-100+129.
[2]楊伊寧,樊燕萍.政府補助對企業財務績效影響研究——來自可再生能源企業的證據[J].財會通訊,2015 (25):42-45.
[3]師雅敏.中國政府補助對公司創新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8.
[4]褚豪軒.政府補助及補助意愿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基于上證A股信息技術類產業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2017 (30):78-80.
[5]陳世輝,殷曉紅.政府研發補助、尋租與企業研發績效[J].會計之友,2019 (10):61-68.
[6]鄒彩芬,張惠,李靜,張燎.政府補助的動機、實質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傳統與新興產業的對比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4 (02):58-64.
[7]李子珺.不同行業政府補貼對于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效應研究——對行業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中國商論,2017 (14):158-160.
[8]潘越,戴亦一,李財喜.政治關聯與財務困境公司的政府補助——來自中國ST公司的經驗證據[J].南開管理評論,2009,12 (05):6-17.
[9]田笑豐,肖安娜.政府補助對財務困境上市公司獲利能力影響的實證研究[J].財會研究,2012 (19):49-52.
[10]欒甫貴,馬勤勤.政府補助、研發投入與僵尸企業績效[J].財會通訊,2019 (15):91-94.
[11]冷建飛,王凱.補貼對農業上市公司盈利的影響研究——基于面板數據模型的分析[J].江西農業學報,2007 (02):134-137.
[12]曹陽,易其其.政府補助對企業研發投入與績效的影響——基于生物醫藥制造業的實證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 (01):40-46.
[13]王一卉.政府補貼、研發投入與企業創新績效——基于所有制、企業經驗與地區差異的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3 (07):138-143.
[14]王業斌.政府投入、所有制結構與技術創新——來自高技術產業的證據[J].財政監督,2012 (12):70-72.
[15]彭中文,文亞輝,黃玉妃.政府補貼對新能源企業績效的影響:公司內部治理的調節作用[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5 (07):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