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焱 耿紀瑩 周君
摘 要 隨著“新工科”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提出,創新發展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科教融合教育勢在必行。結合研究生教育的特點,應用型地方高校研究生培養應以“科教融合”的教育模式進行。從科教分離到科教融合,有助于促進應用型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學科和制度建設,實現科研教學的融合與統一,從而更好地將科教融合運用于實際、造福社會、加快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 新工科 地方高校 研究生教育 科教融合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2.007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Education Mode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 Applied Local Universities
GAO Yan[1][2], GENG Jiying[1][2], ZHOU Jun[1][2]
([1] Key Laboratory of Transportation and Safety Assurance,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3;
[2]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3)
Abstract With the national "made in China 2025"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posed, the education concept of new engineer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popular among the public, and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integrating science and education is imperative. Combined with the features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e applied postgraduate training in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education mode of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From the sepa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t helps to promote the discipline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local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 and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so as to better apply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to practice, benefit society and accelera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1 新工科研究現狀
2016年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發展的戰略,隨后又相繼達成了“復旦共識”、“天大活動”以及“北京指南”,新工科的教育理念逐漸深入人心。[1]隨著新工科教育理念的建設與發展,新興的人工智能、大數據、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科技產業不斷改變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社會經濟結構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2]應用型地方高校傳統的教學模式受到極大的沖擊,現有研究生教育模式能否滿足新工科建設發展的需要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2 研究生教學問題和解決措施
(1)缺乏科學指導。從2012年全國研究生招生人數來看,應用型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數占全國研究生招生總人數50.37 %。[3]由此可見,應用型地方高校研究生的教學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全國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高低。應用型地方高校缺乏研究生教育的辦學自主權,要進行培養機制改革受到諸多的束縛和限制,應用型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研究勢在必行。
(2)教學資源匱乏。課本資源雖然可以彌補學生專業知識的不足,但是不能給予學生關于學術前沿的最新動態。這種現狀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學習激情。只有合理的引導學生,與學生達成共同的興趣方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就不僅限在探討某一個具體問題的解答方法,而是共同探討如何創新思考,如何采用新方法去解決一個社會實際問題。這樣才能達到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效果。
(3)教學方法陳舊。傳統的教學方法以傳授課本知識為主,很少有相關的討論環節,教師占有絕對主動權,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在這種教育方法,學生很難真正掌握知識,或者說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 科教融合現狀和培養模式
3.1 科教融合現狀
(1)教師一心科研,忽視研究生教學質量。教師教學課時多,教學壓力大,科研任務重,教師對教學工作投入的精力少,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教師從事的項目研究往往與科研相關度較大,與教學內容相關度不大,許多教師認為教學對于教師個人成長影響不大,久而久之,教師就會對教學工作產生負面情緒,甚至將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放在對立的位置上,嚴重影響到研究生的教學質量,進而導致科教分離狀況的出現。
(2)研究生重視考試,輕視實踐活動。在研究生教學工作中,并沒有相關的課程指導研究生從事科研工作。研究生主要通過參與導師課題的方式從事科研工作,然而高校教師將大量精力用于項目研究和教師個人的科研,忽視了對研究生科研觀念的培養與教育,導致許多研究生科研觀念模糊,不利于研究生形成主動探究科研工作的觀念。
(3)科教融合觀念難以突破。以應用型地方高校來說,大致經歷了重視教學、教學和科研并舉和科教融合等三個階段,科教融合是應用型高校教學發展的高級形態。由于受到傳統的教育觀念和科研觀念禁制,嚴重限制了科教融合的深入發展,科教融合觀念難以突破。如何建立科教融合培養模式,突破傳統的教育觀念和科研觀念禁制至關重要。
3.2 科教融合培養模式
(1)建立健全管理體系。應用型地方高校往往只有一套完善本科教學體系,研究生教學體系不健全。許多從事研究生管理與教育的人員,同時還是本科教學的人員。由于應用型地方高校培養重點是本科教學,往往忽視研究生教學,導致研究生管理與教育的人員身兼多職,力不從心。因此地方高校應該建立、健全研究生專職人員管理體系,為更好培養研究生做好制度保障。
(2)培養方式革新。應用型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以培養應用型研究生為主,應用型研究生應該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符合企業對于所需人才的要求標準。與研究型研究生相比,應用型研究生更加注重“工匠精神”的培養。建議:學校與企業建立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實習基地;將企業實習納入必修環節并進行重點考核;設置創新學分,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創新科研項目等;以“工匠精神”教育學生,符合企業對于所需人才的要求標準。
(3)與地方經濟相結合。應用型高校服務于地方經濟,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提供人才輸出。因此,應用型高校研究生的培養應以當地企業相結合,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以工程實踐能力為培養主線,以行業企業為依托,以項目為紐帶,以產學研合作教育為途徑,努力培養專業特色鮮明、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4)導師遴選品行和科研并重。導師作為研究生的引路人,導師的品格和科研能力直接影響到研究生今后的發展。立德樹人是研究生教育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導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他的人格品行直接影響到研究生今后的發展,因此導師的人格品行應該引起高校的重視。因此,高校在選拔研究生導師時,應該品行和科研并重。
4 結論
應用型高校研究生的培養應以當地企業相結合,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以工程實踐能力為培養主線,以行業企業為依托,以項目為紐帶,以產學研合作教育為途徑,努力培養專業特色鮮明、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項目(2016SJB790057);江蘇省本科生教育教學改革課題(JGLX18_159);江蘇省高校校級教改課題(2017XJGB10)
參考文獻
[1] 顧佩華.新工科與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實施路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6):1-13.
[2] Office of the 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of the army:Emer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ends:2016-2045,2016,4.
[3] 吳愛華,侯永峰,楊秋波,郝杰.加快發展和建設新工科 主動適應和引領新經濟[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