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育
摘 要 教育管理心理學是目前在高校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管理方法,通過以學生的心理活動為研究對象,對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工作進行管理,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和改善學生的學習效率、生活態度和工作能力。但是,高校在運用教育管理心理學進行管理時,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導致學生未能得到真正的幫助,使教育管理心理學在高校心理學管理中形同擺設。因此,為有效提高教育管理心理學的應用效果,本文主要以新時期為背景,通過分析教育管理心理學在高效學生管理工作的運用,提出相關措施和建議,使高校學生管理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 新時代 教育管理 管理心理學 學生工作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2.061
On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Psychology
in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GU Yu
(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1170)
Abstract Educational management psychology is a kind of management method widely us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By tak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managing students' daily study, life and work, it can effectively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further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life attitude and working abilit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ects in the use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psychology in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leads to the students' failure to get real help and the 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psychology in the psychological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psychology,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the new era as the background, through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psychology in efficient student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the new era; educational management; educational management psychology; student work; application
0 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在新時代時期,高校在培養人才中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學業,還需要將工作重心向學生管理工作偏移,以學生管理為核心開展相關工作。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地方,在管理學生工作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心理管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心態,而且能夠調動學生積極主動行,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工作效率。另外,管理過程中,融入教育管理心理學,能夠使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同時還能促進學生自身發展。[1]
1 教育管理心理學理論
教育管理心理學主要研究的對象包括參與教育管理活動中人,例如學生、教師,分為學生管理工作和教師管理工作等,在教育管理心理學中,通過研究學生等活動主體的心理現象以及規律,使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教育管理心理學研究范圍主要包括研究個體、主體的心理規律、行為規律,研究群體心理和行為的規律。在教管心理學研究過程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測驗法等。
教育管理心理學是在新時代演變而來的一門與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相互融合的學科。高校在管理學生的工作過程中,通過應用教育管理心理學,能夠有效將其與教學管理工作、科研工作以及學生心理建設等相互結合,成為一個具有系統性的管理方法,在現代化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屬于系統性管理工程。教育管理心理學的主要內容就是將心理學中的相關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管理工作中,以高校學生為主要管理對象,通過學生心理表現、日常行為等,對學生進行綜合管理。[2]
在新時代時期,高校通過引入教育管理心理學,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管理的不足和缺陷,有效促進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實施,使學生學習、生活、工作的積極主動性得到有效提高,進一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2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心理學問題
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有的學校仍然沿用傳統的管理方法,導致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各種管理問題,尤其是在學生心理管理方法,由于管理工作沒有以學生為主體,忽略學生內心感受,導致學生配合度低,同時傳統的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員心理輔導意識淡薄、高校欠缺專業團隊導致心理輔導落實不到位等也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問題。[3]其中具體問題如下:
(1)未以學生為主體,忽略學生內心感受。在傳統的高校管理工作,很多工作內容和細節都是以學生學科學習為主,傳統管理工作認為高校的主要任務和核心工作是傳授學生知識,從而過渡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建設,導致很多高校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同時,在管理過程中,忽略了管理主體,沒有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相關教育管理心理學工作,在管理過程忽略和學生的內心感受,使學生在管理工作中非常被動,且沒有參與感。[4]
(2)心理輔導意識淡薄。很多高校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中,忽略了心理輔導和心理工作建設的重要性,相關工作人員和教師,在德育工作中,沒有發揮真正的作用,甚至有的高校心理輔導意識淡薄,認為在高校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管理并非管理工作重點內容,心理輔導意識較為淡薄,導致學生在高校學習期間,沒有形成良好的、健全的人格,在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存在較大的心理問題。
(3)欠缺專業團隊導致心理輔導落實不到位。隨著新時代的不斷發展,很多高校雖然意識到自身在管理工作較為欠缺的地方,同時也積極引入教育管理心理學等進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由于受傳統管理方法的影響較為深遠,很多高校在進行學生工作管理時,雖然應用了教育管理心理學的相關內容,但是因缺乏相關的專業團隊,導致管理工作不到位,同時由于沒有形成良好的管理體系,導致監管不到位,從而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心理學工作落實不到位。[5]
3 采用教育管理心理學改進學生管理工作的相關措施
(1)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在學生管理工作,高校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還需要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和心理,通過引入教育管理心理學,幫助和輔導學生,使學生逐步走向成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樹立遠大的目標。在引入教育管理心理學進行學生管理工作時,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對象,建立在平等、互相幫助、互相愛護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積極的管理工作。
(2)提高高校的心理輔導意識。高校在應用教育管理心理學對學生工作進行管理時,需要提高相關工作人員和教師的心理輔導意識,使相關教師明確輔導對象,提高教師對學生關愛程度。主動尋找校園內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不要給予太大壓力,同時通過開展各種心理活動、對心理輔導內容進行積極宣傳,組織和開展各種集體活動等,提高學生以及教師的心理輔導意識。[6]
(3)建立專業團隊將心理輔導落實到位。在新時期,高校在運用教育管理心理學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需要建立專業的管理團隊,成立相關工作室,由專業的教師、學校心理醫生等組成,通過系統的培訓和具有針對性的實踐,提高高校的專業性。同時,成立相關工作小組,對教育管理心理學開展內容和實施情況進行有效監督,從而使心理輔導機制落實到位。
4 教育管理心理學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目前,在新時期階段,高校在應用教育管理心理學時,取得一定的成果,例如學生管理、心理素質教育、班級管理等方面。其中,具體情況如下:
(1)學生管理。在新時代時期,隨著高校的自我發展和提升,教育管理心理學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中,學生管理是教育管理心理學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應用之一。高校在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生活、工作,開展各種活動時,通過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進行科學文化知識教育,給予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能夠有效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眼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能夠明確是非。由此可見,教育管理心理學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起到重要的地位。[7]
(2)心理素質教育。高校在應用教育管理心理學進行學生管理的同時,由于很多學生受到外界環境、網絡影響較為嚴重,導致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問題,僅通過學生現有的知識和能力,無法解決和承受這些問題時,學生就會形成一定的心理問題。高校在高校應用教育管理心理學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管理,還需要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建設和培養。通過心理素質建設,結合多種方式,通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合理釋放內心壓力,控制個人情緒,提高學生環境適應能力,通過應用教育管理心理學,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能力、生活質量、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3)班級管理。高校在應用教育管理心理學進行學習管理工作時,通過教育管理心理學能夠對班級進行有效管理。學生在班級班規以及相關班干部帶領下,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使班級的管理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尤其是在應用教育管理心理學過程中,通過激發學生集體榮譽感,能夠使學生真正成為班集體中的一員,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提高學生的參與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參與班級建設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榮譽感,使班級班風得到有效建設,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和學習能力。
5 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傳統管理思想的束縛,導致學校在管理工作中忽略了學生內心感受,同時由于學校和學生心理輔導意識淡薄、欠缺專業團隊等因素,導致心理輔導和相關管理落實不到位。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需要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校和學生的心理輔導意識,建設專業的管理團隊,將相關教育管理心理學管理落實到位,使教育管理心理學能夠有效應用到學生管理、心理素質教育以及班級管理中,從而有效提高教育管理心理學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小琴.懂點“心理效應”,讓管理更貼心靈——心理學效應對教育管理的啟示[J].教書育人,2019(14):12-14.
[2] 季思遠.新時期教育管理心理學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9(06):103-104.
[3] 劉翔.積極心理學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智庫時代,2019(34):86,91.
[4] 賀玉嬌.新時期教育管理心理學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4):99-100.
[5] 李曉兵.心理學知識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8.5(29):244-246.
[6] 郭玉華.新時期教育管理心理學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運用嘗試[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8):100-101.
[7] 王岑.應用心理學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有效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4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