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目前的小學教育中,對于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為從學生未來發展的角度看,英語能力決定著學生的發展高度,所以目前小學對于英語課更加重視,從而也就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進而保障學生在小學就可以得到較高素質的英語教學水平。本文所提出的多模態話語符號是小學英語教學使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它可以很好地提升英語教學質量,通過對于多模態話語符號應用方式進行分析,能夠更好地促進小學英語教學中多模態話語符號的應用,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進行英語教學方式改革,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多模態話語符號;分析應用
一、?引言
依據新課標的修改,需要對小學英語課程的教學要求等方面做出改變,要求英語教學需要通過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相結合來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培養多方面的語言能力,使學生在語言學習上更加輕松,更加有效。所以說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才能夠為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提供一定的保障,并且要充分利用多種教學用具和設備來進行課堂教學,才會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多方面全面發展,從而促進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二、?概述
多模態話語符號教學是指包括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包括圖片,文字,語言,聲音以及情景感受和觸覺等多方面的教學模式。利用這些方面的教學模式來進行英語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加強對英語的體驗,從而更好地使學生對于英語知識點進行了解與掌握,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情景教學可以促使學生的口語和聽力能力不斷進步,聽看視頻可以促進學生的聽力發展,通過看文字與圖片可以促進學生對英語單詞的理解,通過書寫可以幫助學生對英語單詞進行記憶,因此通過多模態話語符號教學可以促進英語的教學改革,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可以更加輕松地學到英語知識,促進英語課堂質量的整體提升。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包含著文化層面理論,語境層面理論,意義層面理論,形式層面理論以及媒體層面的理論,所以這一教學理論是非常豐富的。在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中,要對這些層面的理論進行綜合運用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多模態話語符號教學的實際價值。通過該教學模式還可以將各種教學科目進行交融,從而使學生可以在其他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加強對英語的理解,也可以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加強對別的學科知識點進行理解,這樣就能夠實現教學的互通有無與共同促進。
三、?種類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可以通過應用多模態話語符號技術來使英語教學涉及更多的層面,從而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能夠從多個層面來對英語進行理解。這樣一來在保證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在生活中處處發現英文的存在,進而可以更好地達到英語學習的效果。目前人們對模態話語符號的了解并不充分,那么本文就從兩方面分析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通過模態符號進行英語教學。
(一)?感官類
在感官模態符號方面,首先要講的是視覺模態符號。視覺是人們所有感官中感受能力最靈敏的位置,大約占據了身體的95%的感覺能力,所以說通過視覺來進行英語教學是十分必要的。教師可以通過文字,視頻,圖片以及表情等多方面的能力綜合進行應用,借助多種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學生對于英文的理解。并且在課堂中還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自我探索時間,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中對英文單詞進行自我理解,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英文單詞的記憶。通過圖片的模式可以使得學生對于英文的了解更加直接和清晰,通過表情可以使學生與老師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溝通,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深度。所以說通過視覺角度可以將抽象的英文單詞釋義,進行形象化具體化,從而方便學生理解。當學生想不起該單詞意思時,可以通過對于圖片或者視頻的回憶來使學生自我回憶該單詞的意義,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于單詞釋義的印象。
除視覺以外,聽覺也是比較靈敏的感官之一,因為在語言學習過程中需要練習口語和聽力,所以說聽覺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聽力當然需要聽覺來進行感受才能更好地對聽到的單詞進行理解與消化,而口語需要發出聲音,需要用耳朵進行聲音的收集并檢驗其發聲是否出現問題,從而對英語的發音進行糾正,這樣又可以更好地促進口語能力的提升。在英語口語的練習過程中,存在著各種重讀、輕讀、語調以及其他方面的注意事項,所以說需要積極參與把控,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口語能力的提升,通過對各種音調音色的分辨來提高口語能力,促進學生在口語方面的發展。
此外,在小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其感官方面還可以利用其他感官來進行英語教學,比如在學習感覺性單詞時,可以通過不同的感覺刺激來使學生對這些單詞進行理解,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對單詞的掌握。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單一地只使用某一種感官的教學方式,要進行交替式的使用,從而使學生不會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時刻保持著專注。這樣就會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班級整體的教學質量,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情景類
情景模式教學其實是對上述感官教學的綜合運用。因為在情景設計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對于每一種感官都進行利用,所以在情景設計過程中可以進行交談或進行聽力的訓練,并且利用口語的發揮來促進學生各種感官能力共同利用,來加強對英語能力的提升。同時教師還要根據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的情景相結合,從而使學生對語句或者段意的理解更加深刻,可以使學生更容易地讀懂某一篇文章或者某一個語句。此外,要在英語學習中增添一些娛樂化的因素,這樣就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可以將英語教學與學生愛好的項目相結合,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專注度,從而對于教學知識點的傳授有很好的幫助作用,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并且對于學生的成績提高也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四、?應用
(一)?資源利用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將多模態話語符號與英語教學相結合,需要開發一些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從而使英語教學更加的生動化,合理化。首先要提出的是對于教學資源的整合,要提高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力,在信息網絡中發現相應的教學資源,并對這些教學資源進行精煉提取,從中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進行授課教學,并對這些教學資源進行美化與修改,在其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對多模態話語符號能力的應用,可以在信息技術平臺中加強對于聲音,圖像,視頻等多方面的應用,使學生即使在課堂中也可以真正體會到實際的情景再現,使學生可以將英語教學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提高自己對于英語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學資源的整合和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要以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和語言進行傳授,從而使學生可以在理解過程中不會出現問題,進而可以全面地將知識點進行消化理解,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從而可以得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進度數據,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進一步提高對于教學計劃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效率,這樣才能夠使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另外需要開展開放式課堂,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在課件的整理過程中,要加強對視覺,聽覺的添加,從而可以更好地豐富課件內容,使課件更加生動化,形象化,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與注意力,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因為在小學教學中,小學生還處在一個天真爛漫的年齡,所以對于這些新鮮事物的接觸可以使學生在該方面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吸引,才能夠更好地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在視覺設計過程中,要添加多種文字,多種圖片,并以各種動態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可以使學生對這些課件的設計印象更加深刻,以此提高自己對于英語的記憶能力。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要增添聽覺設計,可以通過音樂,錄音,音頻等多方面的設計,來使學生對于英語聽力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對于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口語訓練,這樣就能夠促進學生在聽力和口語方面的雙向發展。
(二)?教學改革
此外要加強教學方法的改革,從而使教學方法更加的新穎化,這樣才能夠更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特點進行調查,在學習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多給學生留有課外學習的時間,使學生可以自主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通過一些情景設計使學生可以在完成自己的愛好的同時,也學到知識,這樣不僅可以促成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還可以促進學生在英語學習上不斷發展,具有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另外還要積極鼓勵學生欣賞英語歌曲和觀看英語電影,可以在課堂上集中進行英語電影的觀看,使學生在英語語感方面有所提升,這樣才能夠使學生自主地轉變自己的語言方式,從而可以找到對應的語感,對英語學習有著很重要的幫助作用。所以教師要積極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主動去選擇一些娛樂式教學方法,從而能夠在教學中取得顯著的成果,并且使教學進行得更加輕松和愉快。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目前這個新媒體的時代,教師可以通過各種社交網站以及各種信息通信技術來獲取相應的信息,來加強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資源的整合。并且可以利用這些信息進行多模態話語符號教學方式的設計,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開展新的教學思路,保障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黃辰.多模態話語分析視角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以全國優質課《Emperor?penguins》為例[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9(1):68-69.
[2]景嫣.轉譯與協同,優化學生語言輸出——例談基于“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的Project版塊教學實踐[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17(11):18-19.
[3]任皓.多模態話語分析下的幼師生英語課堂教學[J].校園英語,2017(41):53-54.
[4]林威.淺談多模態教學下的高職英語專業精讀課程詞匯教學改革[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52-53.
[5]李園園.基于數字化語言實驗室的英語多模態教學研究[J].數碼世界,2018(10):21-22.
[6]張曉穎.小議多模態語境理論在高職公共英語信息化教學的應用[J].海外英語,2017(1):96-97.
作者簡介:馬青山,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虹橋鎮北楊莊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