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科學快速的發展到今天,形成了很多學科分支,如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原子核物理學、天體物理學、粒子物理學等等,其中包括大到宇宙天體、小到基本微粒的非常廣闊的領域。但是物理學的這些分支,仔細研究由物理學不同領域的實驗所確定的這些理論常數值,能系統考查物理學中一些基本理論的統一性和正確性。由于近些年應用了高穩定激光、約瑟夫森效應、X射線干涉術、量子霍爾效應等許多新方法,這些新的技術使基本物理常數測量的精確程度有所提高,許多物理常數的測量精確度已經達10-6的數量級,甚至更高的可達10-8-10-10的數量級。常數的精確值每增加一位,有可能就會發現物理學中前所未知的矛盾,也可能會發現解決目前所存在的某個矛盾的線索。
關鍵詞:物理公式;線索;領域
我們目前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很多時候通過控制變量法探究物理量間的關系,不論是力學的牛頓第二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還是電磁學板塊方面的庫侖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探究的思路差不多,得出的結論也類似,但是物理公式里面有幾處比例系數不一樣,為什么牛頓定律和電磁感應定律中的k可以取1,而萬有引力定律中的G=6.67259×10-11N·m2/kg2,庫侖定律中的k=9.0×10
9Nm2/C2,同樣的思路得到的物理量間的系數取值不同,學生很困惑。仔細思考其原因,幾處物理比例系數性質不同,因而,其處理的方法均不一樣。從高中生的角度對高中物理學習中和處理方式簡單總結。
在物理規律中,有很多是描述兩個參量間的關系,其中一個參量與另外一個參量成比例,要寫為方程就得乘比例系數。在不同情況下,比例系數的確立和決定因素一般不相同。從數學角度比例系數的基本意義就是所謂的在數學表達式之中,通過數學表達式的基本正比形式:y=kx,而k取不等于零的常數。再如形式為y=kx的函數關系,而k雖然是常數,但這樣的函數關系為k不等于零的反比例函數,而常數k也是比例系數。只有確定了這些常數,就可以確定正比例函數表達式以及反比例函數表達式了。
而在物理學中比例系數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人為規定,選取適當單位使其為沒有單位的等于1的常數;另外一類是由于各參量的單位已經確定,不再調整單位。利用實驗手段測量出來的且有單位的比例系數。
一、?關于第一種比例系數及處理方式
我們的物理學中很多定律、定理都是定量的描述物理量間的關系,其實物理量間的關系就是由比例系數決定,物理學中很多這樣的關系式。這種比例系數就是成立等式,只是一種倍數的關系,沒有深刻的物理意義。就像牛頓第二定律里面反映出了如此一個規定,如果質量m不變的情況下,加速度a與合外力F成正比關系;如果合外力F不變的情況下,那么加速度a與質量m成反比關系;如果外力F、質量m同時變化的情況下,這時加速度a,把它寫為等式就是a=kFm。在這個表達之中,k是比例常數,其不具備非常深刻的物理意義,其存在不過是為了確保等式的成立的某倍數關系。
如此的比例常數可以通過式子內的物理量的單位這一方式進行處理,讓其等于1,進一步將其化簡成物理公式。由于牛頓時代力沒有單位,就可以把
k取1,這樣就規定了力的單位,就是米、牛頓、千克,這部分均是物理量的國際單位。
二、?為什么同樣系數的不能取值1呢?
比如我們探究兩個點電荷間的作用力時:
1.?先構建情境,一個帶正電的絕緣體,一個帶正電的小球通過絕緣的細線,先后掛在鐵架臺上的P1、P2、P3三個位置,讓學生觀察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的變化情況。
然后拋出問題:
(1)保持小球的帶電荷量不變,將懸點由P1依次移至P3,小球所受作用力大小如何變化?說明什么?
(2)若保持小球位置不變,僅改變小球的電荷量,傾角如何變化?這樣的現象表明兩帶電體間的庫侖力大小如何?
引導學生討論、展示:
(1)小球受力大小逐漸減小,說明帶電體間的作用力隨距離的增大而減小。
(2)傾角與電荷量有關,電荷量越大傾角越大,電荷量越小,傾角越小。
2.?庫侖定律
(1)內容: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與它們的電荷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的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2)公式:F=kq1q2r2,其中k=9.0×109N·m2/C2。
那么這時候問題出現了,為什么上面的情況靜電力常量k就不是1了,而是一個這么復雜的數據?這種比例系數是因為各個物理量都已經有了固定的單位,所以這種系數只能有特定的數值和單位的。如果庫侖先來研究這個點電荷的問題,也可以先將k取值為1,那么力的單位就會發生變化,牛頓如果后來研究牛頓第二定律的話,在已經有了力的單位的情況下,a=kFm。在這個表達之中,k值就無法取1了。
再比如我們在講解萬有引力時:
1.?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
2.?表達式:F=Gm1m2r2。
3.?萬有引力的特性
(1)普遍性:萬有引力存在于宇宙中任何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之間(天體間、地面物體間、微觀粒子間)。
(2)相互性:兩個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符合牛頓第三定律。
(3)宏觀性:天體間萬有引力很大,它是支配天體運動的原因。地面物體間、微觀粒子間的萬有引力很小,不足以影響物體的運動,故常忽略不計。
4.?萬有引力公式的適用條件
(1)兩個質點間。
(2)兩個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間,其中r為兩個球心間的距離。
(3)一個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與球外一個質點間,r為球心到質點的距離。
5.?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
(1)物理意義:引力常量在數值上等于兩個質量都是1kg的質點相距1m時的相互吸引力。
(2)引力常量測定的意義
卡文迪許利用扭秤裝置通過改變小球的質量和距離,得到了G的數值及驗證了萬有引力定律的正確性。引力常量的確定使萬有引力定律能夠進行定量的計算,顯示出真正的實用價值。
同樣的問題,為什么上面的情況萬有引力常量G就不是1了,而是6.67×10-11N·m2/kg2?同樣道理這些物理量都已經有了固定的單位,所以這種系數只能有特定的數值和單位的。如果牛頓先來研究萬有引力的問題,也可以先將G取值為1,那么力的單位就會發生變化,1N=kg2/m2,那么當后來研究牛頓第二定律的時候,在已經有了力的單位的情況下,
a=kFm。在這個表達之中,k值就無法取1了。
以上所探討的這種現象,只是高中物理公式中的一部分,只是學生提出疑問比較多的地方。只要把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分析給學生聽,學生自然會理解。
參考文獻:
[1]聶玉昕.《中國大百科全書》74卷(第二版)物理學詞條:基本物理常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7):244-246.
[2]沈乃澂.《中國大百科全書》74卷(第一版)物理學詞條:基本物理常數:中國大百科全書,1987.
[3]田卜爽.物理課程階段性與學生認知發展關系的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于振濤,江蘇省南京市,江蘇省江浦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