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智千
摘 ?要:武術在中國源遠流長,能很好地幫助人全身心的發展,很多高校也逐漸認識到武術教學在學生教育發展中的作用,逐漸開設了武術教學課,但是實際教學中效果卻并不理想,遇到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本文針對高校體育武術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當下學生的需求和發展需要,提出了體育武術教學改革在高校教育中的策略研究方案。
關鍵詞:高校體育 ?武術 ?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1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a)-0217-02
高校學生學習武術對增強學生體魄,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體育武術對場地等硬件條件的要求不高,便于教學開展,因此很多高校都開展了體育武術課程,但在實際的武術教學中,由于課程內容、授課手段等方面的問題,造成武術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和熱情逐漸減弱,難以達到高校開設武術課程的目的,所以必須分析當下武術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找到原因,同時根據武術本身的特點,并結合當下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武術教學改革,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武術教學成果。
1 ?高校體育武術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未引導學生對武術建立正確認識,學生學習興趣逐漸減弱
大部分高校學生入學之前,都未接受正規的武術教育,認識武術的渠道主要來源于武俠小說、影視作品,甚至是電子游戲,這經過認為藝術化的武術與實際中的武術差距甚遠,很多學生懷揣著“武俠夢”選擇了武術課,但接觸之后發現,課堂教學的內容與自己理想中的武術有很大差異,形成強烈的對比和反差,很多學生難以接受,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迅速下降,這時如果沒有正確引導學生,放任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學生將很難認真學習武術和熱愛武術,武術教學想取得滿意的效果也變得非常困難。
1.2 現有的武術教材不滿足學生的實際教學需求
武術是具有理論性,同時實踐行很強的學科。另一方面,武術教材的使用對象很多不具備基本的武術知識,即使基本的武術動作對于他們來說,學習起來也有相當大的難度。但是當下很多使用的武術教材卻沒有重視這兩個特點,還是按照高校教材普遍的編制方法進行編制,趣味性差,難度高,學生通過教材進行學習有較大的困難。教材沒有起到輔助學習的作用,反而讓學生產生了畏難情緒,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1.3 高校體育武術老師相對缺乏
武術教師缺乏是很多高校在武術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很多高校雖開設了武術課,但并沒有專業的武術老師,很多老師經過臨時的培訓,然后開展體育武術教學,自身業務素質難以滿足體育武術教學的需要,能在武術動作上做到形似,但是對武術的其他方面,如內涵和理論等比較欠缺,不能很好提起學生的興趣,不能讓學生解決心里的疑問,難以樹立學生對武術的正確認識,所以教學效果不佳。有些高校有專業的武術專業教師,有很好的武術功底,但在教學中趨向于格斗和散打教學,沒有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武術背后蘊藏的傳統文化,與高校武術課程的設計目標有一定差距。
1.4 體育武術的教學目標不適應當下學生的發展需要
體育武術的教學目標是學生培養的指導思想和指南,對于武術教學的成果起到關鍵作用,但是目前的教學目標還是過于注重學生的武術技能的培養,武術動作的規范,而對武術文化和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理念關注的不多,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和傳統文化的傳承,很多高校學生學習武術課程后,只是單純記住了武術套路,沒有理解中華傳統武術的精髓,減弱了武術對于學生在身體、心理和思想培育方面的作用,也阻礙了武術教學在學生中的推廣,成為高校體育武術教學的困境之一。
2 ?高校體育武術教學的改革策略
2.1 以人為本,優化體育武術教材
學生的興趣和可接受度是武術教材編訂的重要參考,要以人為本,結合武術本身特點,在武術文化傳授方面,教材內容應該能夠引起學生的普遍共鳴,方便學生接受,而不是填鴨式的文字輸出,有趣而不枯燥,逐漸讓學生了解和喜歡武術文化,從而對武術產生興趣。在實踐教學方面,教材內容應該多用圖,文字要重點而且簡潔,通過教材,學生可以掌握武術套路或動作的關鍵要點,方便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武術動作。
2.2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
武術教學實踐性和互動性很強,要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在課堂上,從場地環境到老師的教學方式要主動營造一種比較輕松的氛圍,松緊有度,認真感受武術的魅力,一招一式皆學問,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充分展示武術動作的美,使學生喜歡武術。在課堂之外,可積極舉辦一些武術活動,邀請一些武術大家前來授課、講座。建立一些武術社團,積極引導社團成員參加一些武術比賽,通過社團的方式,使武術在學生之間做很好的傳遞和交流。另外也可以開辟一些聊天群、論壇、公眾號,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方便大家進行武術的交流,促進武術教學成果的提升。
2.3 創新教學模式,建立武術教學新方法
我們身處信息時代,特別5G技術的應用,將大大地改變人們日常的生活和學習,現在的學生也更加有自主意識,傳統的武術教學模式已經比較難適應當下武術教學的需要,學校和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特點和現有的硬件和軟件條件,建立新的武術教學模式,建立學習團體和學習組織,增加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外界、學生和學生之家的溝通渠道,減少溝通距離,實現互聯互通,運用新手段,使武術教學取得更好效果。
2.4 重視高校武術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技能建設
在高校武術教師的專業技能培養方面,一方面,可以引進具有專業武術技能的教師,另一方面,也可以結合學校自身實際,對武術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建立合理的上崗考核機制,具備合格的專業能力,才具備上崗條件,同時要對高校武術教師進行持續培訓,多給他們創造外出培訓交流的機會,進一步提升高校武術教師的專業能力。在高校武術老師教學技能方面,也要展開相應的培訓,使武術教師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更好地與學生交流,傳授技藝,提升教學效果。
2.5 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側重學生的長遠發展
我國高校當下的武術教學目標還是比較側重于武術動作傳授和競技武術,沒有將發揚和傳承傳統武術放在重要位置,所以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考慮武德,武藝和武術文化、武術傳承,使得武術教學更加豐滿,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學生也不僅僅能學到武術套路和動作,還能修煉武德,受傳統文化熏陶,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3 ?結語
武術教學改革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高校應該加大對武術教學方面的投入力度,從課程設計、課時、師資配備做工作。高校武術老師也需要結合當下學生的特點,在教材選擇、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做合理規劃和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喜歡武術,并從中受益,獲得身心發展,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使武術在學生中得到更好的推廣和傳播,促進武術教學更深層次的開展,為體育武術教學改善提供持續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黃海圣.論高校體育武術教學的改革[J].體育教育,2016(7):19.
[2] 王定安.高校武術教學改革探析[J].武術研究,2017(11):67-68.
[3] 劉會.高校武術教學中現存主要問題及對策探討[J].民族傳統體育,2018(6):174-175.
[4] 施國山.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視角下傳統武術的發展與傳承[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2):166-167.
[5] 周繼承.探析高校武術教學內容改革的措施及發展趨勢[J].教學實踐探索,2017(1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