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繁 吳亞松

圖/李玉華
主持人:現在社會上有傳言,有些人感染艾滋病之后覺得自己得了不治之癥,覺得無藥可救,于是就開始報復社會,與他人發生不安全性行為或者去賣淫、嫖娼。請問呂教授,目前是否存在故意傳播艾滋病這種現象,應該采取哪些措施進行預防?
呂繁:故意傳播,實際上是伴隨著艾滋病的流行,在全球范圍內出現的一個現象。在國際和國內都有對于故意傳播艾滋病依法進行懲處的案例,媒體也有相關的報道。我們在防治過程中,特別是一線工作人員也感受到了或者有相關的一些線索。故意傳播行為是一個違法行為。我們國家對于艾滋病的故意傳播,既往有相關的刑法的條款,2017年又進一步明確了相關的條款,對于艾滋病故意傳播的界定應該更加清晰,對于依法防治提供了很好的法律依據。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在有些地方,近兩年有一些懲處的案例。依據現在更加清晰的一些法律條款,對于這些故意傳播、損害其他人健康的這些人員作出的一些處理。我們覺得對于這樣的情形,一方面要加強法治宣傳和教育,使廣大的感染者既要尋求社會的幫助,也不能自暴自棄,更不能報復社會。感染者都是受害者,社會整個環境越來越寬松,越來越給感染者以關愛,感染者本身也應該樹立社會責任感。另外一方面,通過宣傳教育,仍然有一些通過故意傳播損害其他民眾健康的,我們還是要依照相關的法律進行相關處理。我特別利用這個機會呼吁相關的部門,對于故意傳播的相關懲處案例,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要宣傳這樣的案例。也就是說,通過宣傳這樣的案例,讓更多人知道故意傳播是違法的,起到警示作用。應該用好典型案例做好社會宣傳。對更多感染者來說,要建立社會責任、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也是一個很好的警示。
吳亞松:我補充一句。感染者以前認為是不治之癥,所以自暴自棄,現在如果配合醫生進行有效抗病毒治療,這個病還是可防可治的,感染者也不要自暴自棄、報復社會,要樹立信心、配合治療。
主持人:謝謝呂教授、吳博士的解答。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的疫情評估數超過100萬,比以前公布的評估數高出很多,請問呂教授如何理解這個疫情評估?
呂繁:疫情評估是在發現診斷的感染者人數的基礎上,要看看整體上,包括沒有發現的,總共有多少人。我們國家是和國際社會共同對中國艾滋病疫情做估計,主要的一個參數是我們到底現在有多少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從2005年,每兩年通過原衛生部,現在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官方向社會公布疫情估計的結果。2018年的估計結果是125萬,衛生健康委已經向社會公布了這樣一個數字,與這之前最近一次公布的2013年估計結果81萬相比,兩個數字之間確實是有比較大的跨越,當然這也是經過了2013~2018年這五年時間。對疫情估計這個事情,全球從方法上都在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所謂的全球,應該是以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為代表的,他們有一個專家組,專門做艾滋病全球疫情估計的專家組,包括方法的開發和完善。2018年前的主要方法是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推出的Workbook方法,2018年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推薦了Spectrum方法,兩個方法都是國際社會對于不同的流行地區推薦的方法,但是兩個方法也有所不同。第一個方法是做斷面的估計,采用當年的數據,當年監測的一些數據,專題調查的數據。Spectrum采用的是從一個地區艾滋病流行開始以來若干年積累的數據,從方法來說,2018年做疫情估計的方法和之前的方法有所不同。還有一個是2013年之前和2013年之后,我們做的疫情估計掌握的數據也有很大的差別。我們國家有很完善的監測體系,包括病例報告,包括哨點,實際上每一年我們掌握的數據都比上一年豐富很多。你掌握的數據越豐富,得出的結果就越接近于實際的情況。所以,從工作本身來說,一個是方法上有了變化,包括我們在全球每一年對于疫情估計的方法多少都會有所改進,也包括我們國家做疫情估計這樣一些工作,反過來也會促進國際社會對這個方法的完善。2018年估計的結果,除了方法和數據以外,我們在操作的過程當中,也是和國內的相關學術機構、中國疾控中心,包括一些高校的專家,共同來進行測算。同時也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權威機構的權威專家的支持。大家共同參與這個工作。對于得出的2018年的結果,應該說是在我們現有的人類對于艾滋病疫情測算的方法的這樣一個水平之下,在我們擁有的數據基礎上,達成的一個共識。所以,大家對于這樣的估計結果,應該說認可度都比較高,可以說2018年的測算更能反映實際的情況。
主持人:謝謝呂教授。目前臨床上治療艾滋病常需要患者定期隨訪。請問吳博士,為什么要做定期隨訪?隨訪期間需要病人做哪些檢查?
吳亞松:隨訪監測是抗病毒當中很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抗病毒用藥以后大家關心兩部分內容,第一是治療有沒有效果,療效怎么樣;另外一個就是我們的藥物有沒有毒副作用。隨訪包括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是臨床隨訪,第二是實驗室檢測。臨床隨訪就是病人定期和大夫進行交流,自己有什么不舒服,有沒有新的癥狀,大夫進行體檢。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臟功能、腎臟功能、胸部X線等。通過臨床癥狀或者實驗室檢測結果,我們知道病人有沒有毒副作用。另外檢測也可以了解療效怎么樣,包括兩部分,第一是CD4細胞檢測,第二是病毒載量檢測。通過CD4細胞檢測,知道病人的免疫功能恢復怎么樣,病人的抵抗力有沒有恢復。通過病毒載量檢測,我們知道病毒有沒有被抑制。病毒載量檢測可以直接反映抗病毒治療療效。病人檢測結果給大夫看了以后,大夫可以根據病人的檢測結果和病人討論,判斷有沒有毒副作用、治療效果怎么樣。如果治療失敗,病毒載量很高,醫患雙方討論如何提高用藥依從性、有沒有必要進行下一步檢查以及有沒有必要更換藥物,更換什么藥物。如果病人發現嚴重的毒副作用或并發癥,可能需要轉到上級醫院進行處理。艾滋病目前已經成為可控的慢性疾病,作為一個慢性感染者,和非HIV感染者一樣會發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從這個角度來講,也應該進行定時檢測。了解有無這些疾病的發生。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謝兩位專家的參與和精彩發言。相信通過今天的在線訪談節目,網友們可以對艾滋病的相關知識都有所了解。由于時間原因,本期訪談到此結束,謝謝!再一次感謝兩位專家的參與。(完)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圖/李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