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瑋
他被國家人社部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獲獎30萬元;他被江蘇省政府授予“江蘇大工匠”稱號,榮獲80萬元,記個人一等功;他19歲受邀到中南海,受到李克強總理接見……他就是登上“世界技能巔峰”,勇奪“金牌中的金牌”的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阿爾伯特大獎”獲得者宋彪。
讀技校,用技術武裝自己
1998年,宋彪出生在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邵樓村。兩歲時,父母去常州打工,他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宋彪靦腆少言,非常喜歡琢磨。5歲時,他拆開家里的鬧鐘,看鬧鐘為什么會自己走。春節,父母給他買了一把玩具槍,他用工具邊拆邊觀察,拆完后,按原位置裝上,放進子彈卻打不出來。他拿著玩具槍怯怯地請從事機械加工工作的父親幫忙。父親接過玩具槍說:“裝得挺好。”父親低頭拆裝,宋彪盯著看。玩具槍很快裝好了,子彈乖乖聽話,他崇拜地看著父親說:“爸爸真厲害。”父親看著他說:“組裝時要對準縫隙,螺絲擰到位。”宋彪連連點頭。而后,他經常拆裝玩具,特別享受拆裝過程帶來的快樂。
宋彪讀小學時,每到寒假、暑假,父母把他接到常州,他成了父親的小跟班。他每天去工廠看父親加工零件,對機械加工產生濃厚興趣,開始學做零件。小學五年級時,宋彪已經能獨立加工一些零件,雖然沒有專業師傅做得精致,但都是合格品。
2014年,宋彪初中畢業,中考成績剛到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父親與他促膝長談,從自己的經歷和想法聊到他的未來與理想。他從父親的話語中,體會到父母對他的愛和期望。他徹夜未眠,第一次思考人生和未來,覺得自己長大了。
次日,宋彪走到父母面前說:“爸、媽,我想了一夜,既然自己學文化不優秀,不如在技術上下功夫。我想去技校學一技之長,希望你們同意。”宋彪父母商量后同意了。
宋彪考慮父母在常州工作,決定到常州技師學院,學習機械工程系5年制模具設計與制造。
努力拼搏,問鼎世界技能巔峰
宋彪如愿進入常州技師學院,一心想學好技術。然而,他文化基礎知識薄弱,幾門功課聽不懂,成績到了亮紅燈的邊緣。他心急如焚,把不會的知識點標注在書上,下課找老師請教,起早貪黑學習,成績逐漸上升。
宋彪學的第一門專業課是鉗工。進入實際操作,他希望自己做得又快又精美,不間斷地練習,手上磨出許多水泡。他忍著疼,用針挑開水泡,繼續練習。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宋彪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他對自己的要求更嚴格。每天放學后,他獨自在車間苦練基本功。為了掌握手使用工具的力度,他買回氣球,吹起封口,放在腿上,拿一張白紙放在氣球上,用工具刀在白紙上刻圖形。他輕輕刻,未刻透白紙,再用力刻,氣球砰的一聲爆開,碎片飛起。他又吹起一個氣球繼續練,刻爆氣球,再吹新氣球接著練。慢慢地,他能在白紙上刻出各種花樣,氣球卻完好無損。
2015年11月,老師推薦宋彪參加學校技能比賽。他以一年級編外學生的身份參加校集訓隊選手選拔賽。此時距離比賽只有半個月,考試項目超出他所學范圍,壓力特別大,也激發了他的斗志。
老師規定每天訓練8到10小時,宋彪自己增加2小時。周末同學們回家休息,他在車間苦練。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以第二名的好成績進入校集訓隊。
宋彪進入校集訓隊,爭分奪秒練習。2016年6月,學校選中他參加世界技能大賽江蘇省選拔賽。集訓在暑假開始,他頂著40℃的高溫在車間苦練。他僅學兩年課程,所學有限,只有攻下每個技術難關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面對困難,他沒有氣餒,一心撲在訓練上。
宋彪以前未接觸過電焊,焊接時,由于只戴安全帽,沒注重頸部保護,造成頸部烤傷。教練讓他回家休養幾天。宋彪不肯回家,去醫院處置傷口后,繼續訓練。
頸傷痊愈后,宋彪繼續練習焊接。為了提高焊接時的專注度,在車間里一練就是一天,汗水浸透厚厚的防護服,焊渣飛濺,他堅持練習,焊接技術突飛猛進。最終,宋彪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代表江蘇省參加全國選拔賽的機會。
2016 年11 月,宋彪進入國家集訓基地訓練,更加刻苦。裝配調試是參賽項目最重要的環節,為了提高裝配調試的精準度和熟練度,他經常練到深夜,不停地重復操作,練到選擇裝配調試墊片不用尺量,憑手感就知道墊片厚度。
宋彪在一年多的備賽時間里,迅速掌握工業機械裝調項目所需的十八般武藝,不斷帶給教練驚喜。在“六進三”“三進二”“二進一”晉級比賽中,始終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晉級,最終成為代表國家出戰第44 屆世界技能大賽工業機械裝調項目的唯一正式選手。
2017年10月,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宋彪前去參賽。“阿爾伯特大獎”于1995年設立,用以獎勵每屆世界技能大賽中所有參賽項目總分最高的選手,滿分800分,被譽為“世界技能的巔峰”“金牌中的金牌”。
宋彪參賽的項目是工業機械裝調,不僅要熟練掌握鉗工裝配技能,還要掌握焊接、車工、銑工、鉗工、鈑金、電工等多工種技能,需獨立完成工業機械精密安裝、調試、監測和維護。項目環環相扣,不能有短板,否則會導致下一個步驟不能完成,最終使整臺設備無法安裝而失敗。
宋彪前3天的比賽很順利,最后一天比賽時間是3小時。他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由于裁判計算錯誤,告訴他比其他參賽選手晚半小時進入比賽。宋彪看著其他選手在賽場安裝、調試,心急如焚。他努力穩定自己,果斷對原參賽計劃做出調整。
宋彪進場參賽,迅速按調整后的計劃操作,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加快操作節奏,用嫻熟的技術快速完成每一步。憑借扎實的基本功和高超的技能,他從68個國家和地區的1260余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以779分的好成績,獲得大賽唯一的“阿爾伯特大獎”,成為全世界12名獲獎者之一。
宋彪感慨地說:“擁有精湛的技能,一樣可以讓生命熠熠生輝。”
提升自我,為有志青年傳授技能經驗
獲得“阿爾伯特大獎”回國后,宋彪受邀到中南海,李克強總理接見了他,親切地對他說:“你們這些青年人,肩上有著重擔,可以為國家走上制造強國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宋彪激動地點頭,認真記下總理說的話。
國家人社部、江蘇省和常州市政府以及各級共青團組織分別表彰獎勵宋彪。2017年11月21日,人社部重獎宋彪30萬元,授予他“全國技術能手”稱號,晉升高級技師職業資格。2018年1月5日,江蘇省政府為宋彪記個人一等功,破格授予他“江蘇大工匠”稱號,同時獎勵他80萬元。常州市政府獎勵他50萬元和100萬元住房補貼。今年4月,宋彪獲得“江蘇最美青年”稱號,5月,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宋彪回校后,學院為了全方位培養他,把他從模具制造高技專業轉入金屬切削師技師(中德合作班)專業學習,同時安排他擔任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工業機械裝調項目集訓選手助理教練。宋彪邊強化德語學習,邊為學弟備戰傳授親身經歷、經驗和體會,幫助他們向更高目標攀登。
今年7月,宋彪畢業,他選擇留校任教,希望把自己學到的技能傳授給更多有夢想的年輕人,幫助他們向更高目標攀登,也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年能憑借精湛的技能走上技能成才之路,讓人生出彩。
宋彪說:“我從自己的成長和參賽經歷中深深體會到,技能改變人生,技能成就夢想。我將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堅定走技能成才之路,用自己的努力闡釋新時代工匠精神。踐行技能之夢,也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年能憑借精湛的技能讓人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