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春
摘 要:無人值班變電站的主變低后備保護動作將造成低壓側母線失壓,用戶大面積停電,運行人員在路途上得花費一些時間,本文主要探討調度員在事故發生后的應急處理,在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快速送電。
關鍵詞:無人值班;低后備保護;備自投;加速元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1.154
無人值班變電站主變低后備保護動作后,相應10kV母線跳閘。變電運行人員自接到監控電話、出車、現場檢查、匯報調度,整個過程很難在30分鐘內完成。而根據南方電網事故調查規程,停電超過30分鐘,事故事件級別將上升一個等級。本局近年恰好發生幾起這樣的電網事件,低后備動作跳變低開關,同時閉鎖10kV母聯備自投,造成大量用戶停電。那么,在當前環境下,調度員該如何處理此類事故呢?先看以下案例。
1 事故經過及分析
事故1:2015年5月,某110kV無人值班變電站#1主變低后備保護動作,跳變低501開關,10kV 1M失壓。當值調度未發現1M任一饋線有保護動作信號,即令監控斷開1M所有開關,用501開關強送1M,#1主變低后備保護再次動作跳開變低501開關。30分鐘后巡維人員到達現場,發現#1綜合接地保護裝置冒煙(該設備僅通過5T11刀閘與母線連接),設備損壞嚴重。拉開#1綜合接地保護裝置5T11隔離刀閘后,試送1M正常,從跳閘到恢復負荷大約2小時。
事故2:2017年6月,某110kV無人值班變電站#2主變低后備保護動作,跳變低502開關,10kV 2M失壓,同時F25饋線亦有保護動作信號,但525開關仍在合位。當值調度判斷F25饋線故障越級引起,斷開2M所有開關后,強送502開關對2M送電正常,從跳閘到陸續恢復除F25外的所有負荷大約45分鐘。后經查線,明確為F25線路前段故障。
事故3:2017年7月,某35kV無人值班變電站#1主變低后備保護動作,跳變低501開關,10kV 1M失壓,各饋線均沒有保護動作信號。當值調度判斷母線故障概率較大,沒有選擇強送一次,而是通知配網轉電(僅能轉移部分負荷),等待各專業班組進站檢查。由于該站地勢較偏,班組路途花費3小時,加上停送電及試驗時間,共花費5個多小時才最終恢復所有用戶供電。造成事故的原因是F13饋線保護定值的過流III段控制字設為0,即過流III段未投入,線路故障在過流III段范圍,線路保護拒動引發變低后備越級跳閘。
從以上三個事故案例,我們可以看出主變低后備保護不但能夠保護10kV母線及附屬設備,還作為10kV饋線的后備保護。因此,當保護動作時,調度員首先需要判斷故障點的位置,是線路越級還是母線故障。事故2故障現象明顯,故障點容易找,較短時間內隔離故障恢復了其他設備送電。而事故3與事故1故障現象差不多,均是低后備動作跳開變低開關,且沒有饋線保護動作信息,鑒于事故1的強送加重了母線附屬設備損傷,事故3發生時,調度員也擔心母線故障,沒有及時強送,導致用戶較長時間停電。那么,主變低后備保護動作后要不要對母線強送呢?根據調度規程,除GIS母線不能強送外,其它類型母線并沒有明確要求,原則上可以強送一次10kV母線。考慮到當前用戶對供電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在不能通過調整運行方式恢復用戶供電的情況下,對母線進行一次強送是唯一的選擇。強送,可能成功,但如果故障點恰好在母線,必將造成設備更為嚴重的損毀,到底如何強送?如何將可能的設備損失降到最低呢?
2 控制措施
2.1 調度臺增加保信系統
保信系統能夠將保護動作情況詳細呈現出來,什么保護動作,故障相,測距,短路電流值等等。短路電流值的大小尤其能夠區分故障點是在母線還是在線路,正常情況下母線故障的短路電流要遠大于線路,但如果是線路近區短路,則比較難判斷。事故3中如果當值調度員掌握了短路電流值,大致就能判斷故障點不在母線了。
2.2 利用變電站遙視系統
通過遙視系統查看高壓室有沒有明顯的爆炸、冒煙、著火等故障現象,如果已經發現有明顯故障,肯定是不能強送,若沒有發現,則判斷母線故障概率降低,但也不能排除母線輕微故障的可能。當然,遙視系統目前還未普及,維護經常不到位,夜晚更是基本看不清設備,因此遙視系統的作用有限,僅起一個輔助作用。
2.3 主變低后備保護裝置增設加速元件
10kV線路保護配置了過流加速元件,110kV線路則有距離加速,因此線路強送時,合閘于故障能盡快跳閘。相對而言,主變低后備保護僅配置兩段經復合電壓閉鎖的過流保護,第一時限跳母聯,第二時限跳變低。由于主變低后備保護跳變低開關的動作時間整定為0.9s,倘若合閘于故障,這個時間就顯得太長,對設備造成的二次傷害較大。能否參照線路保護,在主變低后備保護裝置增加一個過流加速元件呢?當用變低開關強送母線時,若合閘于故障則加速跳閘,將強送對母線及附屬設備的損害降到最低。技術上,這個想法應該是行得通的。
以南瑞繼保NSR612RF 線路保護測控裝置為例,該裝置配備兩段經復壓、方向元件閉鎖合閘后加速保護,作為過流II 段保護、過流III 段保護的后加速保護。用于在手合或重合于遠端的故障時,在后加速保護開放時間內,以短于過流II 段、III 段的時限,快速切除線路短路故障。即無論手動或遠控合閘,或重合閘動作,開關由跳位變為合位的開放時間內,后加速保護有效;在開放時間外,后加速保護自動退出。通常情況下,后加速II 段保護、III 段保護的電流定值分別整定為過流II 段保護、過流III 段保護的電流定值,動作時限分別小于過流II 段保護、過流III 段保護的動作時限。
所以,通過對主變低后備保護升級,參照10kV線路保護,只要增加一個過流加速元件,在變低開關由分至合的開放時間內,短路電流達到定值則保護加速跳閘,跳開變低開關。
3 總 結
無人值班站主變低后備保護動作,10kV母線失壓后,調度員應立即處理,盡快恢復送電,配網能快速轉電的優先轉電,不能轉電時做好強送母線的準備,強送前利用保信系統、遙視系統等一切手段,盡可能多了解故障信息,排除母線故障的可能性。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保護升級,建議主變低后備保護裝置增設加速元件。
參考文獻:
[1]NSR600RF系列保護測控裝置技術說明書[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