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政


摘 要:文章闡述了35kV環氧澆注干式接地變壓器線圈的設計要點,包括線圈結構特點、線圈局部放電的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種變壓器內線圈首、尾頭引出線的出線方法,提高了接地變壓器整體安全性。
關鍵詞:35kV;環氧澆注;干式接地變壓器;線圈設計要點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1.176
1 引言
隨著城市建設迅速發展,用電量的不斷增大,電力電纜數量明顯增多,此時電網的電容電流也隨之增大,當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會產生接地電弧,如果接地電弧不能直接熄滅,那么后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就會危及到電網安全運行。為了抑制這種弧光接地過電壓,就必須改變配網中性點絕緣系統,即在中性點不接地系統中人為地制造出一個中性點,因此需配置接地變壓器。環氧澆注干式接地變壓器已在35kV電力系統中廣泛應用,只有保證產品性能才能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性,線圈是變壓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是變壓器的心臟,所以保障線圈的性能顯得尤為重要。
2 線圈設計要點
2.1 線圈結構
35kV接地變壓器的聯結組別一般選擇ZN接法,圖1為ZN接法的原理圖,線圈結構為分段圓筒式。每相繞組分為內線圈和外線圈,內、外線圈匝數相同,內線圈的首、尾頭引出線從上、下兩個端面引出,外線圈首尾頭從出線面板引出。
2.2 線圈局部放電的控制
2.2.1 導體和絕緣材料的選擇
在選擇導線時應避免毛刺的存在,銅箔要選用優質的圓角銅箔。一方面當對變壓器繞組外加電壓時,電場會集中在導體有毛刺的地方,形成尖端放電。另一方面,導體的尖端有可能刺破絕緣層,也會導致局部放電。層間絕緣選擇優質的符合耐熱等級的材料。
2.2.2 線圈的絕緣結構
變壓器的絕緣分為主絕緣和縱絕緣兩部分,主絕緣是線圈對地部分的絕緣,縱絕緣是線圈匝間,層間,段間的絕緣。當繞組縱絕緣中某些區域絕緣設計不合理時,在這個位置會因受到過高的電場強度出現放電現象,使固體絕緣加速老化,直至發生擊穿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首先要根據匝間電壓選擇具有合適絕緣膜的導線,絕緣膜一般留有較大裕度,這是因為匝間短路不易通過試驗發現且匝間絕緣比較分散。然后計算出層間電壓,選取合適的層間絕緣層數,層間絕緣層數留有一定裕度即可,層數過多會增大線圈的輻向厚度,影響線圈的散熱。最后計算出段間電壓,預留合適的段間絕緣距離。
2.2.3 線圈的澆注工藝
真空澆注對線圈的整體質量水平有很大影響,如果澆注后線圈內部存在氣隙或者氣泡,當氣隙或氣泡場強升高到一定強度時就會引起局部放電。因此澆注線圈要遵循以下幾點:(1)樹脂、固化劑、填料配比嚴格按照比例調配,保證脫氣時間,并記錄必要的數據,如粘度、真空度。(2)澆注線圈時注意溫度和真空度的控制,溫度會影響樹脂的粘度和脫氣的速度,盡可能使線圈完全浸透樹脂,浸透程度越好,放電可能性越小。
2.3 內線圈引出線的處理
由于35kV接地變壓器內線圈的內側靠近貼鐵芯柱,外側靠近外線圈,所以線圈首、尾頭引出線只能從上、下端部引出,導體引出線根部因間隙絕緣無法加強,當產品運行或遇到過電壓時,容易發生放電或局部放電,使產品存在安全隱患。此時可以選則一種10kV電纜,其導體截面積要大于線圈導線的截面積,然后將線圈首、尾頭原導線與10kV電纜的一端焊接在一起,電纜的另一端從線圈的端部引出,見圖2,最后將線圈進行整體澆筑,使電纜與線圈形成一個整體,這樣線圈端部引出線的根部為10kV電纜,消除了安全隱患。
3 結束語
通過提出幾點線圈的設計要點,希望能夠從設計上提高線圈質量,減少缺陷。除了上述幾點外繞線工藝,材料性能,以及線圈固化和拆模工藝也會對線圈造成各種影響,要消除這些影響需要從原材料采購和生產制造工藝全過程去控制,只有實現設計和制造兩方面共同控制,才能真正的提高線圈質量乃至整個產品的品質。
參考文獻:
[1]路長柏.干式電力變壓器理論與計算[M].遼寧: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2]金朝輝.35kV環氧樹脂澆注干式變壓器局放的控制[J].電氣制造,2012(1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