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李紅梅
(新疆省巴音郭楞州和靜縣人民醫院,新疆 巴州 841300)
PICC是化療主要的給藥途徑,但是在留置期間需要注意活動幅度不可過大,以免造成導管脫落,同時需要定期對導管進行檢查和維護,以延長PICC留置時間和使用的安全性[1]。本課題選擇2015年8月-2018年3月在我院PICC門診進行導管維護的PICC置管患者310例作為研究對象,調查PICC置管患者導管維護依從性現狀,并探討護理干預方法,報道如下。
選擇2015年8月-2018年3月在我院PICC門診進行導管維護的PICC置管患者31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183例,女性患者127例;年齡41-76歲,平均(61.53±5.71)歲。入選患者均符合PICC置管條件,且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參加,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嚴重精神疾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者、語言或聽力障礙無法有效溝通者及生活無法自理者。
1.2.1 導管維護的依從性現狀調查 PICC置管后,收集患者的詳細資料,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齡、疾病類型、置管時間、聯系方式等,向患者講解PICC的作用、出院后對導管的自我護理方法、入院進行導管維護的時間以及重要性,督促患者按時入院維護[2]。護理人員記錄好PICC置管患者是否按要求準時入院進行導管維護、研究期間敷料的更換情況、維護過程中患者的配合情況,了解患者的導管維護依從性。
1.2.2 分析影響導管維護依從性的原因 積極與依從性較差的患者進行溝通,了解影響其按時入院進行導管維護的原因,對原因進行總結歸納,分析影響依從性的主要因素,為制定護理干預方案提供依據。
1.2.3 護理干預 (1)健康宣教:對患者進行PICC置管相關的健康教育,重點強調PICC在癌癥治療中起到的作用,以及不按時進行導管維護可能引起的并發癥、對患者身體造成的危害,促使患者能夠按時入院進行維護。(2)護患關系:患者入院進行維護時,為其提供舒適、溫馨的環境,積極與其進行溝通,關心患者的身體狀況、導管的自我護理狀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升患者的信任度。(3)針對性干預:部分患者因悲觀、絕望的心理因素導致其不愿入院進行維護,護理人員應給予鼓勵、支持,提升其治療信心和戰勝疾病的勇氣,使患者能夠主動配合維護;對于因經濟原因影響依從性的患者可采用經濟實惠的器材,為患者節省開支;對于病情較重或交通不便難以入院的患者可為其提供合適的交通工具,或者介紹就近能夠進行導管維護的衛生機構,便于患者進行維護;如家屬不支持入院維護,可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其認識到按囑進行導管維護的重要性。
依從性優:主動入院并能完全按要求配合護理人員進行導管維護;良:在家屬和護理人員提醒下能夠入院,且能夠配合導管維護;差:拒絕導管維護,要求護理人員拔管。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 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s)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0例患者中,依從性優占比60.32%(187例),良占比34.19%(106例),差5.48%(17例),依從率為94.52%。向依從性較差的17例患者了解原因得知,心理因素占41.18%(7例),經濟因素占29.41%(5例),交通因素占17.65%(3例),家屬因素占11.76%(2例),經過護理干預后,所有PICC置管患者均完成導管維護。
PICC在癌癥患者的治療中應用較廣泛,可用于化療、長期靜脈輸液、全胃腸外營養、反復輸血、長期輸入高滲透性或高粘稠度藥物等操作。由于大靜脈的血流速度較快,能夠迅速稀釋輸入的液體,因此可以避免藥物對血管造成刺激,可降低靜脈炎發生率,減輕患者的痛苦[3]。導管的維護工作直接關系到PICC留置時間和使用安全性,而部分患者受自身悲觀的心理、經濟困難、交通不便、家屬不支持等因素影響,導致依從性較差,因此需要對其進行護理干預,提升其依從性。本研究可見,通過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實施針對性干預等措施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導管維護依從性。
綜上所述,PICC置管患者導管維護依從性差者占5.48%,主要受心理、經濟、交通因素影響,合理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