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汝菲
(吉林省龍井市中醫醫院,吉林 龍井 133400)
胃鏡檢查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應用率,其可對消化道疾病進行有效診斷[1]。當在開展胃鏡檢查的過程中,由于會接觸到患者機體血液以及體液,因此若無法開展有效護理或消毒不徹底則可能引發醫源性感染的發生。本次研究就選取胃鏡檢查患者120例,探討胃鏡檢查及清洗消毒滅菌的護理干預措施。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鏡檢查患者120例,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齡24~41歲,平均(31.52±2.64)歲。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全部患者均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同意。
在患者接受胃鏡檢查前,護理人員需對患者自身的過敏史以及麻醉藥史進行了解,對胃鏡檢查的適應癥以及禁忌癥進行嚴格掌握,告知其在胃鏡檢查前12h停止食物的攝入,并將檢查所需要應用的器具準備完善,包括消毒胃鏡、氧氣、口墊、多功能心電監護儀、搶救藥品及器械等;護理人員需積極主動與患者開展溝通,將胃鏡檢查的目的、流程、注意事項、以及胃鏡檢查的可靠性進行說明,使患者感到安心,同時告知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不適感,并將配合方法進行告知。發生惡心時,患者需開展深呼吸,從而有效緩解惡心癥狀;當口腔內分泌大量唾液時,患者需應使其由口角自然流出,不可將其吞咽,從而防止唾液誤入氣管,導致嗆咳的發生。在檢查前,指導患者保持合理體位,指導其保持左側屈膝臥位,并將衣領和褲袋進行松解,取出患者的活動假牙,指導其將口墊咬好;為患者開展常規咽喉麻醉,使患者的機體肌肉保持放松。在檢查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對情緒緊張的患者的手部進行輕握,并告知患者不必過于緊張,以親和的語氣安慰患者,從而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鼓勵和支持,并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指導患者家屬在患者接受檢查的過程中,對其進行陪伴,從而使患者的安全性得以增強。檢查完成后,需對患者的機體血壓以及脈搏進行測量。
60例患者完成胃鏡檢查后,護理人員需對胃鏡表明采用酶液對分泌物進行去除,然后開展床邊清洗,清洗試劑為洗滌劑,從而使胃鏡上附著的血液以及黏液得以去除,同時開展抽吸,使胃鏡的各通道得到沖洗。其余60例患者不但需開展手工清洗,同時需將胃鏡放入清洗機中,清洗步驟為:①清水沖洗;②酶液清洗;③清水沖洗;④采用戊二醛消毒劑浸泡胃鏡的鏡身和活檢通道,浸泡時間為10min;⑤應用清水對胃鏡鏡身表明進行沖洗,同時對通道采用抽吸方式進行清洗,使胃鏡表面的消毒劑得以去除,沖洗時間為60s左右,從而實現徹底消毒。
全部患者均順利完成胃鏡檢查,通過對胃鏡開展徹底清洗消毒滅菌后,采集胃鏡表面的涂抹樣品開展檢測,聯合清洗組未發現Hp,胃鏡消毒合格率達到100.00%,手工清洗組中18副胃鏡上發現Hp,胃鏡消毒合格率為70.00%。聯合消毒合格率明顯高于手工清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21.177,P<0.05)。
胃鏡檢查會對受檢者的機體造成較大的刺激性,從而引發其機體出現較為明顯的應激反應。受檢者在胃鏡插入前,均會出現排斥心理,加之部分患者不具備充足的胃鏡檢查知識,因此可能導致其出現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影響胃鏡檢查的順利開展。因此為患者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其胃鏡檢查順利完成具有積極意義[2]。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開展積極護理干預后,本組患者均順利完成胃鏡檢查,未出現嚴重惡心以及情緒緊張患者。提示心理干預的實施可促進患者的緊張、恐懼情緒得以改善,增強患者的胃鏡檢查信心,從而使胃鏡檢查能夠順利完成。
同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實施胃鏡清洗消毒滅菌護理后,采集胃鏡表面的涂抹樣品開展檢測,聯合清洗組未發現Hp,胃鏡消毒合格率達到100.00%,手工清洗組中18副胃鏡上發現Hp,胃鏡消毒合格率為70.00%。聯合消毒合格率明顯高于手工清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21.177,P<0.05)。提示手工清洗聯合機器清洗可徹底清洗消毒滅菌,從而有效避免由于胃鏡檢查所導致醫源性感染的發生。由于胃鏡在使用后會殘留受檢者的體液,因此首先需將胃鏡殘留污染物進行有效清洗,其屬于清洗護理操作的關鍵環節。其次采用戊二醛消毒鏡身和活檢通道,可將胃鏡附著的微生物有效殺滅,此過程中需對消毒液的濃度以及滅菌時間、溫度進行有效掌握,從而使消毒效果得到保證[3]。
綜上所述,胃鏡檢查及清洗消毒滅菌護理干預的實施可有效避免胃鏡檢查所致醫源性感染的發生,使胃鏡檢查的安全性得到保證。